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分析以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2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分析以及对策

代迪

武汉文理学院   4300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已然成为这个时代不可忽略的青年群体,现代新兴的科学技术在生活中无处不见,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极大的犯罪。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单纯简单,与社会接触面较窄,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单一。尤其是在缺乏法律意识的情况下,自己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却浑然不知。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亟待提高,高校和社会也应逐步重视将提高法律意识和学习法律知识作为学生的必修课。针对这种社会现状,本文主要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做出探究,并提出如何增强法律素养的建议,为高校学生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法律意识

近几年,大学生群体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导致做出错事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中出现了一些犯罪事件引发起社会关注。[1]特别是现在社交媒体手段的发达,高校也应根据时代变化特点调整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意识,以便更好地走上社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自身法律素养现状

许多高校学生在法律素养上确实是薄弱的。缺乏法律信仰和基本的法律知识是首要原因。如今是信息手段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新一代的大学生面临的社交诱惑影响也比较大。尤其是近两年的学生大多都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我国从2000年之后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他们从出生就面临多种文化的冲击,因此所遭遇的网络诱惑不胜枚举,对社会纷繁的诱惑难以抵抗就会出现违法违纪的事情。第二,学生本身缺乏相应的法律常识。当代的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在应对生活时经常无法下手。社会生活的极其复杂,越大的利益往往存在越大的陷阱,当学生上当受骗时往往还不自知。第三,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维权意识,这是因为学生本身比较单纯,社会阅历不足。学生想要奋起反抗正当维权也是阻碍重重,法律证据的缺失,法律手段的不正确使用以及维权所承担的人力财力也是大学生无法负担的。[2]

(二)高校对学生的法律素养培育现状

当前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他专业对法律课程的设置还是比较少的。高校法治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还是依靠传统老套的课程,学生基本上没有兴趣去了解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进而导致高校法制教育也是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现象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造成对。其一,除了法学类专业学校,其他高校对法学课程的师资力量短缺,开设法学课程的老师大多是其他文科专业老师兼职讲授的。在专业的法律知识上是技艺不精的,这也就导致学生想要学习而无法深入理解的状态。其二,法学课程的设置量偏少。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是凭空产生的,提升法律意识一方面靠自身学习摄入,另一方面就要从学校入手,课程的及时更新和课程内容的紧跟时代也很重要,只有师资、课程量和教学内容同时达到才能提升大学生自身法律素养。其三,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在课程资源上没有给予其足够的发展空间,因而也没有加大法学课程资源投入力度,导致其教学空间不足,甚至有部分高校一直延续多年前的教学模式。

二、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

我国高校的法治教育多年来一直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学生也一直是被动接受法律知识的灌输,缺乏主动了解法律的积极性。学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是一大原因。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而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法学类课程,但也是教学时间和课时相对较短,无法将一门课讲通讲透,大多数是以普及宪法和民法典的内容,忽略了刑法和经济法以及劳动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学课程。

(二)高校法治教育的形式落后

国家在大力提倡全民学法的过程中,高校教育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其在培养学生法律素养这方面也应该是紧跟时代的,需要以学宪法懂宪法为依托,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所占比重。帮助学生在宪法的基础上懂得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学习宪法、培养法治意识将是培养法律素养的重要一环,但宪法本身比较枯燥和难以理解,如果不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从传统的说教式讲授中掌握和理解法条精神,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无法拿起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      

三、高校学生提升法律素养的建议

(一)适当增加法学教育课程比重

要想在校内大力提高法律知识的普及,主要方法是在学生所学课程中增加法律类课程的设置。从根源上来讲,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在设置法律类课程的同时需要辅以道德教育,学校在开展法治教育的同时可以从道德时间上入手,采取现身说法的方式,将德育与法育在校园有机结合。例如,可以邀请法律专业的教师以社会热点案例评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更好的理解深层次的法律知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以便在遇到生活问题时可以运用法律手段迎刃而解。

 (二)创新法律教学模式

高校可以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引进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缩短法律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第一要义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开展法律知识的教学时,可以采用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案例导入新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真实案例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疑难问题。以“校园帮助信用卡诈骗罪相关的法律事件”为例,教师可以从个人危害和社会影响方面深入分析这种现象在学生身上的体现,让学生不是只了解一下而已,更应该对此类案件的频发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三)加强法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高校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所学专业与法律知识互相融合,使学生深刻了解与自身专业有关的法律知识,学习过程中认清不同专业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开设相关的法律知识课堂,并定期回访学生了解学习效果,以此提升高校法治教育成果,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法治修养。

(四)提升相关专业教师法律职业培养

高校在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专业能力过硬、职业素养较高的教师来保证其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不能够仅仅依靠校外资源来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或者是校内思政教师的一般教学。为此学校应当着重培养一批高质量的法治教育教师团队。首先,学校应当加强人才招聘力度,并在招聘过程中加强宣传,吸引更过更加优秀的教师进入到院校中;其次,学校还应当加强对校内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开展省内外课程教研研讨会,搭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增加为专业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以此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结语

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高校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修养,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使用法律解决问题、保护自己的能力,将法律作为单独的学科开展教学,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身为高校学生也必须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重视法律课程,只有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并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思.新时代高校学生法律素养培育现状与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20(2):114-116.

[2]李洁.“互联网 +”背景下提升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探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21(1):62-65.


[1] 姚明敏. 高校法治教育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7):89-92.

[2]  黄佳. 高校法治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要求与对策[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