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的分析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2

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的分析和建议

徐莎

摘要: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关键词: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

1 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开展的重要性

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开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燃煤电厂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之一,开展碳排放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其排放量,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1.2 实现可持续发展:

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减少碳排放,可以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碳排放管理,燃煤电厂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其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4 履行社会责任

燃煤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可以展示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提高公众对其的信任度和好感度。

因此,燃煤电厂开展碳排放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助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还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履行社会责任。

2 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现状

2.1 数据时效性问题

无论是厂级还是机组级别的燃煤消耗统计,都存在统计周期过长的问题。这通常表现为煤质数据大多以月平均甚至年平均值来呈现,导致碳排放量的计算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无法准确反映电厂或机组在短期内的碳排放水平,也无法与实时发电量和供电量相联系。

2.2 缺乏机组级数据

部分电厂在计算燃煤过程的碳排放量时,主要依赖厂级燃煤消耗量数据。这种做法虽然便于统计,但计算得到的碳排放量是厂内所有机组燃煤过程的碳排放量之和,无法具体到某一机组。因此,无法从计算角度分析机组碳排放特性,也就不能体现出各机组之间的碳排放水平差异。

2.3 数据统计误差

燃煤消耗量统计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会直接影响到碳排放的计算结果。这种误差可能来源于多个环节,如燃煤的取样、化验、记录等,都可能存在误差,从而影响碳排放量的准确性。

2.4 缺乏有效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

许多燃煤电厂缺乏有效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无法实时、准确地监测和记录碳排放数据,也无法对碳排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 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改进措施

3.1 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

在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中,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中的应用:确保能够准确、全面地收集燃煤电厂的碳排放数据。这包括建立规范的数据收集流程,明确数据收集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以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了便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需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这包括数据的格式、单位、计算方法等方面。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以消除异常值和不合理的数据。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有助于发现碳排放的规律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加强与其他燃煤电厂、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的数据共享和合作。通过数据共享,可以获取更多的数据资源和分析结果,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提高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人员的统计和分析能力,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这有助于确保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建立有效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

为了建立有效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燃煤电厂需要遵循以下步骤:首先,燃煤电厂需要设定明确的碳排放减少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详细计划。这包括确定要监测的排放源,设定合理的排放限制,以及制定减排策略。燃煤电厂需要选择适合其设备和排放特点的监测技术。这可能包括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这种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排放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进行排放监测。燃煤电厂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和分析排放数据。这个系统应该能够实时接收和处理监测设备的数据,生成排放报告,并提供数据可视化功能,以便管理层能够直观地了解排放情况。根据监测结果,燃煤电厂需要制定具体的减排策略。这可能包括改进燃烧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使用低碳燃料等措施。同时,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排放超标情况。燃煤电厂需要对其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的运作方式,以及他们的职责和任务。此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最后,燃煤电厂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其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系统。这可能包括更新监测设备、优化数据处理算法、调整减排策略等。通过持续改进,燃煤电厂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其碳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3.3 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碳排放管理人员

燃煤电厂碳排放管理中培养和引进专业的碳排放管理人员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任务。首先,需要明确碳排放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包括熟悉碳排放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掌握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技能,具备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将有助于确定所需人才的类型和数量,为培养和引进提供明确的方向。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碳排放管理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组织研讨会、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鼓励员工参加碳排放管理相关的认证考试,如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资格考试,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竞争力。与拥有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碳排放管理研究和人才培养。设立实习和奖学金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碳排放管理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中来。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对应聘者碳排放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考察,选拔具备相关经验和背景的人才。可以通过猎头公司、招聘网站等渠道,积极寻找和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碳排放管理人才。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碳排放管理人才。建立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

3.4 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措施

燃煤电厂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应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过程中,燃煤电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碳排放,燃煤电厂可以通过技术升级,采用更加清洁高效的燃烧设备和控制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逐步转向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电等替代能源,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引入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从燃烧排放中捕集出来,然后进行利用或封存,以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量。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燃煤过程中的能源浪费,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燃煤电厂的监管管理,推动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引导企业积极采取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水平。

4 结束语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量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包括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与生态破坏等。二氧化碳减排依赖于准确的碳排放管理体系。而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因此,针对燃煤电厂的碳排放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包放.燃煤电厂碳排放核算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J].能源与节能,2023,(09):94-97.

[2]胡姝楠.燃煤热电厂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研究[D].浙江大学,2023.

[3]朱振兴.燃煤电厂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3,41(04):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