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专业课中的设计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3

课程思政在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专业课中的设计与研究

刘应玲洪娜  张开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摘要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全面推进高校 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势对临床医学课程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以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案例实施及教学反思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寻找课程思政与专业课在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维度上所具有的共性,以此开展教学,提升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程思政;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案例设计

  自 2019 年 3 月习近平书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来[1],各高校在坚持传统思政课程为核心的基础上,结合各校的特色,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中[2]。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医学相关专业包括检验专业、影像专业、公共卫生专业等基础课程,如何精确寻找到思政课与专业课在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维度上所具有的共性,  以此开展教学,需要各级教师积极探索。

本教研室在学校及医院领导的带领下,通过深入挖掘专业知识的德育元素和思想政治内容,  在临床本科专业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将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理念有机融合,使德育教育渗透并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以期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疗卫生人才。

目前,本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案例实施及教学反思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对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的思政课程体系加以分析,将医学严谨的临床思维与人文素养贯穿到整个课程中,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期为临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考。


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通过消化系统课程的学习,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和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掌握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及常见的检查手段,熟悉消化道急症的诊治流程,了解消化疾病最新的研究进展。

2  能力目标

(1)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和缜密的逻辑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例如可通过案例教学找出病例特点和疾病发生发展要点,并根据病例特点提出诊断、鉴别诊 断、制定诊疗方案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3]。

(2)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探寻答案。教师课堂上讲授大纲中要求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较充足时间阅读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课余时间可加强辅[4]

3思政目标

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为切入,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线”,从课程设置、课程参与主体(教师、学生) 两方面入手,逐步实现专业课的思政育人功能,从而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1  学生背景知识

内科学是临床专业本科段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以及一些诊断学等桥梁课程,对人体结构和机能活动    已初步掌握,具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而内科学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    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 是临床医学的基础也是核心,在本门课程学习之前,  职业认同感尚未完全建立,对于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尚缺    乏具体认知;加之此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后期年龄, 正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形的    最佳时期,需要教师在心理道德建设方面给予健康向上的正确引导[5]。

2教师准备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不仅需要本专业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还应善于从专业知识中提炼所蕴含的育人因素,将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巧妙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复推敲思政元素引入方式, 确保切入不生硬且深浅适宜, 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又不过多占用课堂时间。课后通过师生互动平台等多元化途径分享教学资源并对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展开讨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5]。

3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理论灌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也应从大学生年龄、专业特点, 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入手,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倡导专题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重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  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培养团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  识。

三教学案例设计

医学的奉献精神

通过引入幽门螺杆菌的故事,将科学前辈对医学的大无畏奉献精神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有良好的人生信仰,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培养救死扶伤的伟大理想,为“大健康”理念努力作贡献。 2005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


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 螺杆菌。马歇尔最初研究幽门螺杆菌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把细菌培养液喝到自己的肚子里。为了验证真理,他甘愿当科学的小白鼠。

2情景模拟——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吐血”之谜

在消化道出血章节中,由学生编写剧本,一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门诊就诊,医生接诊。就如何询问病史,查体,给出初步诊断,后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病人直接晕倒在诊室,医务  人员进行抢救及病情沟通等方面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们充分展示想象力, 并通过设置各种  “转折点”来掌握消化道出血这一章节中的知识点。

最后,由我们的助教老师给大家提问: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吐血”之谜,请大家想一想周瑜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呢?大家各抒己见,消化性溃疡出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动脉瘤破裂?主动脉夹层胸痛出血? 周瑜是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长期在长江流域一带, 极易感染血吸虫病,而长期的血吸虫感染,加上饮酒等各种因素,考虑出现血吸虫肝硬化,出现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症而呕血。当然,这也是我们的初步诊断。

本设计通过学生的参与,观摩, 并结合历史人物的事迹来提高对此病的掌握程度。

3 关注民生热点,培养责任担当

在炎症性肠病一讲中,一位25岁男孩他确诊为克罗恩病,此病又被称之“绿色癌症”,很多患者因患病而致贫致残。克罗恩病的患者多是有消瘦、严重营养不良、长期腹痛腹泻病史, 由于一般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患者多是辗转多家医院,已身心俱疲,即使明确诊断此病,后续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费用成为了家庭的重要负担。

在教案中引入我院的王巧民主任如何心系患者,积极促进医保部门将此病纳入“慢性疾病”管理中,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自费部分,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王巧民主任践行医学人文、一心一意为患者着想的医者风范,通过进一步强化道德意识,激发他们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年轻医者所肩负的使命和担当。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和克罗恩病。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尤其是小肠镜等技术的广泛开展,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罗恩病,更多的被认识并规范治疗。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不明显原因腹痛腹泻,可出现发热、腹腔包块,可表现为阑尾炎症状,可首发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可仅仅因为反复肛瘘,此病从诊断到治疗均是艰新的过程。本次课程的学习,能让大家熟练掌握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主要的治疗的原则,在日常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养成缜密的临床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仅要医术精湛,更要有爱心、同情心,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

4任务驱动教学——粪便的臭味从哪来的

慢性胰腺炎章节中,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和吸收不良综合征,其中脂肪吸收不   良最早出现,而当胰脂肪酶分泌量下降至正常的10%以下发生脂肪泻,可达10/天,大便量多,泡沫样、恶臭,表面发油光或含有油滴。授课中有学生提出问题:粪便为什么有恶臭味呢?课堂上,授课老师并未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并在下一次课中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下一节课中,此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展示。粪便的气味与进食的种类、疾病有关。正常粪便由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

硫化氢、氨、靛基质等而产生臭味,素食者臭味轻,肉食者臭味重。粪便里的恶臭之源—吲哚,却是香水的主要成分。高浓度的吲哚会有一种恶臭味,而低浓度的吲哚就是一种花的香味。分享的这一结果确实让大家惊奇。


“香和臭”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换,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的矛盾观点。

四、课程思政教学反思与评价

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验教书育人效果、提高教师育人质量的关键所在,可以尝试通过观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评教、现场展示、同行评价等多种手段,建立动态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控,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6]。有研究调查了课程思政融入内科学教学的效果,通过问卷和学生访谈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教师更具教学热情, 课堂氛围更活跃,感受到  强烈的职业荣誉感与使命感[7]。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帮助度较高,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关注度及融合度还有提升空间;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课程思政建设应该具体化,避免抽象,应结合当前家国大事、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进行思政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正确三观[8]。

讨论

现阶段,高校开展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四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综合素养课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专业课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等。而我们的内科学即属于专业课[9、10]。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对专业课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育教学设计等各项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能保证专业课教学中涵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重复、不教条而富有成效,做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前,形成协调效应,需要 教师们挖掘本系统知识点背后的哲学观和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思辨能力[11]。课程思政教育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落到实处,是一项需深挖掘、细布局、成体系、 广应用的工程。

总书记强调办事情要遵循问题导向,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指导学生,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开展学习,将书本专业知识转化为问题,思考一下学习这个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这样做事就有了思路。

邱伟光在《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一文中认为,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首先在于能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让教育始终坚持为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12]。陈华栋的《课程思政:从理论到实践》一书中指出,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    上的突破、队伍上的扩充、载体上的拓展、内容上的丰富和方法上的创新[9]。通过创新思想    政治教育理念,主动转变思路,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而扩    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外延,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 成效在学生。没有好的课程基础,课程思政的功能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3];而没有好的思政教育  功能,可能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  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14]。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9):4-11.

[2]  张玥,郭玉宇,喻荣彬,等.课程思政背景下医学院校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以医学人文课


程为中心的探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6):621-625.

[3]  王晓龙,杨攀,温宝伶,等.  以案例为载体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 继续医学教育,2023,15(3):175-179.

[4]  杨柳,王雨倩,朱婧,等.儿科学"课程思政"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7):149-152.

[5]  王宁,姜凤良,姜朋涛,等."思政元素"融入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3,39(2):399-403.

[6]  冯慧敏,许雪强,葛炳辰,等. 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进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10):1407-1409.

[7]  李焱,李苏华,柴让措,等. 课程思政融入内科学教学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1):153-156.

[8]  童杰峰,温丽虹,薛静.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1):51-53.

[9]  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34-35.

[10]  董海涛,张轩萍,郑洁,等. 医学教育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贯通研究[J]. 基础医学教育,2023,25(4):343-347.

[11]  新华社.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 陕西教育(综合),2016(12):5-6.

[12]邱伟 光 .课程 思 政 的价值 意 蕴 与 生 成 路 径 [J].思 想 理论教 育(上 半 月 综合版),2017(7):10-14.

[13]杨丽丽,周志鹏,何建芬.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之思想维度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5):105-107.

[14]刘 辉 , 朱 汉 祎, 佟 矿.   医学院 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 刊,2022,8(26):126-129,133.

刘应玲  副主任医师,教学执行主任  邮箱:liuyingling830@163.com

洪娜     主治医师,  内科学教秘    邮箱:hongnahappy@163.com

张开光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教学主任  邮箱:zhangkaiguang0097@163.com

课题资助: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级本科质量工程  2022xjyxm073  教学研究项目:基于Kirkpatrick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的评价体系的课程思政在消化病学教学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