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乡村建设规划设计一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乡村振兴建设规划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9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乡村建设规划设计一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乡村振兴建设规划为例

张晓琳

新疆西部同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镇化的内生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在原有的城乡二元制度下,城镇和乡村之间的投入不平衡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技术、资源和人才流入城镇;而农村在原有资源贫乏的情况下,得不到相应的资源补充,导致农村发展缺乏活力,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务之急。其中,以农村产业为依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与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建设;规划设计

引言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陆续开展了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一些地区规划成果看似“高大上”,但是“不接地气”,村民认可度不高。如何基于农村发展、农民需求,科学编制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为例,结合实地调研,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方面展开调查与分析,探索基于农村发展、农民需求为主导的乡村振兴建设规划。

克孜勒阿瓦提乡位于麦盖提县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邻;南与莎车县阿拉买提乡接壤;西与莎车县阿拉买提乡交界;北与尕孜库勒乡相连。全乡总用地面积约243.1平方公里,耕地共18.24万亩,下辖19个行政村,人口2.8万人,共7100户。

1、村庄问题分析

1.1产业结构多元化

第一产业以林果业种植、安格斯牛养殖为主;第二产业小型农产品加工厂为主;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

1.2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基本完备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基本完备,有村委会、便民服务中心、卫生站、文化室、四史馆、农民夜校、小学、幼儿园、足球场等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1.3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环境治理问题较为突出

村内有硬化道路,供水、供电、电讯设施齐全。但缺乏污水处理设施,现状雨水、污水直接排至路边、水渠。

1.4房屋分布散乱,缺乏地域特色

现状住宅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为沿街二层商铺,均以砖混结构为主。风貌建设已有一定的基础,建筑外立面大多已粉刷涂料,现状风貌单一,缺乏特色。

2、村庄规划重点内容

2.1产业规划——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有机红枣种植基地和万亩设施农业蔬莱种植基地,提升农业产业价值,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二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冷藏、交易、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2.2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首先梳理现状缺少及配置不达标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配置标准和设施辐射半径进行补充和完善,明确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公共设施布设点从村庄实际需求出发,为乡村提供便捷的生活设施。

2.3市政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补短板

生活垃圾采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村民分户设置垃圾收集桶,分组设置垃圾船。村中统一收集垃圾,由乡来负责转运,县集中处理。

新建一处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站,主要用于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公共建筑的污水处理,住宅的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

2.4人居环境——村庄风貌整治提升

建筑风貌控制。加强乡村建筑风貌管控。规划建议进行统一设计,有序引导。

公共空间的营造。规划村集体活动广场,新增健身场地、文娱休闲场地,铺设乡村风格铺地,增设健身设施、宣传栏、文化墙等设施。提升村庄公共空间使用效率与文化氛围。

2.5 村民参与

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划前期详细摸查村基本情况、扶贫工作、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情况,并积极征求村委、村民意见和建议。

3、村庄规划发展策略研究

3.1 规划应体现前瞻性,多角度认识乡村问题

规划要强调前瞻性、编制规划时要正确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充分考虑适度超前。由于乡村地区建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比城市要复杂得多,因此在编制乡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村庄基本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等问题,全面对接乡村振兴建设规划内容。

3.2 挖掘村庄特色,保护传统风貌

针对我国某些地区村庄传统风貌被破坏、“千村一面”的问题,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应的乡村规划政策。在进行村庄规划建设时,应注重保护村庄传统建设风貌,新建设的房屋要和村庄的整体特征保持一致。同时,在充分尊重传统村落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有序引导村庄产业发展,发展能与之相融合的特色产业,丰富乡村社会的内涵和形态[1]

3.3 按照“乡镇政府所在村整村推进模式”进行建设

避免各村独立地以各个村为基本单元编制规划,尽可能做到整个乡(镇)及其管理的村庄同步编制规划。把集镇(乡镇政府驻地)打造成为服务农牧民的区域中心,基本形成30分钟公共服务圈。通过发展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着力完善提升“一中心两基地三场所”综合服务功能,“一中心”即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婚姻登记);“两基地”即产业就业基地(加工园区、实用技术培训)、民生服务基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民政福利、殡葬服务);“三场所”即生活服务场所(第三产业一条街、馕屋、农贸市场、农资供应)、便民服务场所(客货运站、停车场、公厕、邮政快递、规范化经营网点、信息化、电子商务)、休闲娱乐场所(文化活动、娱乐、电影院)。要立足现有基础条件,突出民族特色风貌,对主要街区外立面进行改造;实施镇区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一体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环节,它对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还要对乡村展开整体、统一、规范地建设。规划设计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充分做好对农村社会现状的调查工作,应该本着生态保护优先、遵循因地制宜、发挥村民作用、推进产业发展、实施整体推进等原则,对乡村进行科学的规划编制、精心的特色设计,实现长效的发展,让乡村地方的文化经济特色得到突出,让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促进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加快乡村振兴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洁,陈美娇.新时期对村庄规划发展的探讨[J].城市建筑,2021,18(09):35-37.

[2] 喀什地区乡村建设行动规划指导意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