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

崔佳佳

郑州国水机械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市 450044

摘要:在国家会计体系下,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健全资金运行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根据作者的工作经历,对新的政府会计体制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新的政府会计体制下的预算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当前,事业单位正在逐渐地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尤其是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原有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新规定有了一些不同,所以,必须在管理制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调整和改进,希望能为事业单位建立更有效的预算管理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1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1.1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资产配置与资产存量状况衔接不够。资产配置标准尚不健全,各地区各单位资产状况苦乐不均。资产配置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不够紧密,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的配置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化。财政资本性支出与形成的资产和国有权益没有建立严格的对应关系,有些资本性支出违规用于人员或日常公用经费,形不成任何资产。

1.2引入权责发生制

当前,事业单位要实现预算管理的最优,就必须改革其会计核算体系。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有显著差异,事业单位更多地采用现金收付制进行会计计量。在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运用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也逐渐采用利用权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这也是新时期的一种发展趋势。运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提高企业对资本的计算精度,对企业所面对的各种财务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把握。

1.3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当前,事业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的预算管理改革工作,事业单位也将其实施预算管理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此,必须对各部门的预算问题予以明确,并对其进行统一的汇总、分析。在这些改革中,以财政支出和预算实施为重点。为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推动部门预算改革工作的实施,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确保其所执行的预算科目、管理体系及相关的考核制度均合乎有关规定,同时也与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2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编制容易造成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混淆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是基于收付实现制开展的,新政府会计制度虽然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并提出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并行,但很多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由于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根深蒂固,并没有完全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进行适度分离,导致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业务处理混淆,主要体现在会计科目设置、会计业务处理、会计报表填制混乱等几个方面,不利于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

2.2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收集、处理等方面。理想的预算管理应该建立在实时准确的数据之上,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数据收集与处理仍然依靠手工进行,这样的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从而影响到预算的制定与执行。其次,我国财政预算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这一点也反映在财政预算的分析与决策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机构的预算管理还停留在人为的经验与直觉上,缺少一种科学的辅助手段,从而影响了其科学合理的运行。

3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事业单位要增加经费投入,并主动引进信息技术,以促进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结合,降低重复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信息数据的即时分享,方便内部的预算数据的查询。同时,还可以对预算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精确的预测与监测,对预算进行标准管理,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使预算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

3.2构建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强化内控

第一,要建立健全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设立专业的监管机构或工作团队,对整个预算管理进行监督;强化对资金运用的审计,对每个单位的资金流动进行严格控制,对资金的实际支出情况进行定期核查;及时公布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各部门资金运用的规范性;建立具有约束力的问责制度,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查找根源。第二,机构应当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注重对企业的内控程序进行优化,建立多个负债风险管理的结点与流程,实行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分析的工作流程。

3.3优化考核指标,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为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事业单位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需要考虑行业特点,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确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其次,需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员工,设定符合其岗位职责和能力水平的考核指标。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必须确保评价标准实事求是,科学和可测。评价指标要具体到可以量化的指标,如成本控制、就业增长、经济效益、科技创新、环保效益、社会服务质量等。这些指标既要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又要能够客观反映绩效表现。此外,在制定绩效目标和考核标准时,机构需要考虑项目的特点和财政支持,确保绩效目标与项目预算相结合。同时,应建立健全的自我评估制度,吸纳外部组织的评估意见,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评估系统。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机构等应参与评估,共同监督和评价事业单位的绩效表现,确保考核体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优化考核指标、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健全自我评估机制,才能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绩效水平,实现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3.4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预算是对制度资本的整体运用进行全面的计划。所以,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提前进行安排,对各部门的各种基本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搜集,为以后的预算编制提供更加详细、真实的信息数据支撑。事业单位应改进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上年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结合当前编制人数、资金配置等因素,结合下一年的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对资金进行精确的预测与评估,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增强其编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事业单位应从各业务部门的需要出发,对经费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全面的论证与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

4 总结

目前,政府会计体系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必须用一种崭新的视角来审视两者的关系,对会计核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各单位要持续提高自己的预算管理意识,强化对预算的精细管理,将权责发生制贯彻到底,强化财务和资产的管理,保证单位的数据信息真实、准确,提高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推动单位的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涛.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实践研究[J].财经界,2023(03).

[2]罗开造.浅议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J].理财(财经版),2020(06).

[3]裴琳娜.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建议.当代会计,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