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二甲双胍改善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小剂量二甲双胍改善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

吴腊梅    谭宗泽  蓝燕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 524038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剂量二甲双胍改善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随机挑选医院2021年8月-2022年6月内于本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发现的6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为对象,通过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组为药物+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体质量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胰岛素抵抗通过服用小剂量二甲双胍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应用效果

胰岛素抵抗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特点,可能和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等情况有着一定关系,近几年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是上述各个病症发生的共同病理特征。胰岛素抵抗主要指的是在胰岛素刺激下导致葡萄糖利用功能逐渐降低,这时患者糖代谢会表现出异常,且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增高,甚至可能会影响机体健康,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预后效果表现不佳,需及时进行干预。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可以发挥出一定作用机制,对患者血糖控制起到积极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观察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素改变,分析二甲双胍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随机挑选医院2021年8月-2022年6月内于本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发现的6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患者共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范围37-71岁,平均年龄(53.74±2.56)岁,病程时间1-2年,平均病程(1.13±0.22)年;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范围38-72岁,平均年龄(53.81±2.62)岁,病程时间1-2年,平均病程(1.14±0.24)年;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组采取小剂量二甲双胍治疗,口服用药,每次服用250mg,一天1次,外加生活方式干预。

1.3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分析,X2、t检验,并用(n/%)(±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血糖控制效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指标对比,显然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比较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体质量指标±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空腹胰岛素(mU/L)

体质量(kg/m2)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50)

6.3±0.52

5.88±0.85

19.61±3.52

18.56±2.41

24.02±0.52

22.21±1.94

研究组(n=50)

6.62±0.89

5.33±1.02

19.66±3.41

16.11±2.42

24.09±0.61

20.25±2.08

X2

0.1550

4.6205

0.0645

4.0911

0.5523

6.5818

P

0.8772

0.0000

0.9487

0.0001

0.5823

0.0000

2.2血脂指标

血脂水平比较具体见表2。

表2比较治疗后血脂水平(n/%)

组别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50)

8.51±1.36

7.01±1.35

3.24±0.74

3.04±0.97

0.72±0.34

0.79±0.14

研究组(n=50)

8.74±1.28

5.89±1.42

3.35±0.89

2.52±0.88

0.74±0.35

1.31±0.28

X2

0.7789

3.6153

0.6011

2.5111

0.2592

10.5056

P

0.4384

0.0005

0.5495

0.0141

0.7961

0.0000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病,疾病发生可能和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或者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在全球数据资料统计中发现,和高加索人相比较,亚裔美国人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降低,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在进餐后血糖增高时不会出现胰岛素代偿性分泌提高。当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后,VLDL的分泌明显增加,其增加的机制不明,但与多种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FFA具有调控机体激素这一功能。在机体内,当胰岛素抵抗脂质分解或服用抗脂类药物时,血液中的非酯基自由脂肪酸(NEFA)维持不变,VLDL的生成和释放降低血液中 VLDL的含量。此外,胰岛素还可以调控餐后 VLDL的代谢。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由于其对脂肪的抑制,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从而使肝内 FFA流动增多,从而促进VLDL-TG的生成。前期研究表明,在胰岛素抵抗持续影响下,VLDL在体内的半衰期变长,其清除速率降低,参与VLDL代谢的脂蛋白酶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LPL活力降低,VLDL的降解能力降低。然而,其他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和不抵抗患者的LPL和 HILs活性无显著变化。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血糖指标及血脂指标治疗后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这也体现出二甲双胍的研究价值,二甲双胍可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提高机体对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机体与机体之间的结合能力,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重要途径。ACE抑制剂能增强餐后的胰岛素敏感性、降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对胰岛素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肝脏和肌肉却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在糖尿病早期治疗期间,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对胰岛β细胞进行保护,有助于胰岛素抵抗改善,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帮助患者降低血脂,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韦俊杰.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28-29.

[2]宋微,张维亮,樊晓红,吕蕾.益气化浊胶囊联合二甲双胍片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4):2533-2534.

[3]陈停停,石春明,苏晓辉.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胰岛素抵抗改善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3):108-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