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干预在抗结核药胃肠道副反应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穴位贴敷干预在抗结核药胃肠道副反应中的疗效观察

[1]秦阳

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 中医科  545005

【摘要】目的:评价穴位贴敷干预在抗结核药副反应腹泻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2],从我院收治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发生副反应腹泻患者为观察对象,统计出5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联合穴位敷贴干预,每组各25例,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副反应缓解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药物副反应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胃肠道副反应治疗中选择穴位贴敷干预能大大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使患者尽早康健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穴位贴敷干预;抗结核药;胃肠道副反应;[3]康复效果

抗结核药是一种用于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最典型的结核病是肺结核,其传染性强,治愈难度大,病程长,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控制疾病发展并帮助患者康复。然而,在使用抗结核药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水等严重后果,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来减轻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副反应显得尤为重要[1]。穴位贴敷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在减轻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副反应,穴位贴敷也被证明是一种可行的干预手段。故下文对我院纳入的50例抗结核药胃肠道副反应患者展开研究,分析穴位贴敷的干预效果和康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1年5月~2023年5月[4]为研究区间,观察对象为在我院就诊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产生胃肠道副反应患者,统计出5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均匀分组,对照组25例,男女性别比例=15例:10例,年龄23~67岁,平均(45.16±3.99)岁;观察组25例,男女性别比例=14例:11例,年龄23~69岁,平均(46.04±3.42)岁。以上2组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优异的可比性,此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均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副反应[5];年龄>20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传染病、恶性肿瘤;药物过敏体质;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智力、精神障碍者;认知、交流障碍;合并皮肤溃疡、坏死及其他皮肤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遵照医嘱合理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掌握用药剂量、方法和疗程等,用药期间对患者展开常规教育,详细介绍肺结核相关知识、药物治疗要点及常见的副反应等,告知患者发现药物副反应的正确处理方法,并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叮嘱患者保持放松,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穴位贴敷干预,具体方法:取穴中脘、神阙、天枢和足三里穴[6],取吴茱萸粉8g,用食醋调制呈糊状后,分别在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上均匀涂抹贴敷,每个穴位贴敷直径2cm,厚度0.3cm,上面用医用胶布遮盖,每个穴位贴敷6h后去除,每天贴敷一次,连续贴敷一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患者干预后发生腹泻、恶心呕吐和食欲下降的发生情况。

    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评估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物质生活,以百分制测评,得分越高生活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3.0统计分析,用率(%)描述计数资料,检验用X2,用(±s)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P<0.05,见表1。

表1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腹泻

恶心呕吐

食欲下降

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

25

1

1

0

2(8.00)

对照组

25

3

2

3

8(32.00)

X2

-

-

-

-

4.500

P

-

-

-

-

0.034

2.2 GQOLI-74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GQOLI-74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生理

心理

社会

物质生活

观察组

25

90.77±6.44

90.68±6.37

90.67±6.38

90.84±6.88

对照组

25

80.36±5.58

80.73±5.71

80.56±5.59

80.91±5.93

t

-

6.108

5.816

5.959

5.46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关键药物,如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能有效缓解结核病症状,治疗效果理想,但是可能会对胃肠道[7]产生刺激作用,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导致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症状发生,为了提高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

[2]

    穴位贴敷干预是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相对于口服药物来说更加安全,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或贴敷压力敷,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胃肠道症状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3]。穴位贴敷干预可以显著减少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腹泻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其治疗效果稳定、持久,另外不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方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而且治疗成本低,安全性高,能直接作用于穴位上使得药效快速吸收,尽早起效发挥缓解副作用的效果,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4-5]。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合上述,穴位贴敷干预不仅能减轻抗结核药物的副反应,还能协助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促使患者早日康健,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傅根莲,蒋燕红,刘晓霞.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熨对改善抗结核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9,18(8):69-71.

[1]石燕,周日花,林立华,等.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157-159.

[3]李剑鹏,谢飞龙,李超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阴虚型结核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7):150-153.

[4]马仲序,童晓燕,唐理斌,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抗结核治疗对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12):149-151.

[5]黄晋,范春,潘静洁.穴位敷贴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阴亏虚型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2):386-392.


[1]标题改成穴位贴敷干预在抗结核药胃肠道副反应中的疗效观察

[2]2023年5月

[3]胃肠道副反应

[4]2023年5月

[5]胃肠道副反应

[6]改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按摩可以去掉吗

[7]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