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研究进展

周玉陈庆玲(通讯作者)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100

【摘要】目前国内外有关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措施研究较多,但至今尚缺乏公认的针对儿童的特效方法。基于此,本研究介绍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综述相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及为今后护理实践中减少儿童静脉输液外渗、降低外渗引起的损伤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研究进展

静脉给药是各级医院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儿童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据报道,不同规模医院静脉输液使用率为93.13%[1],国内住院儿童平均输液率为73.35%[2],输液外渗发生率为2.4%[3]。与成年人相比,儿童输液渗出率较高,易引起儿童局部软组织损伤,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构建输液安全管理模式联合早期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儿童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早期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儿童输液外渗的文章报道较少,现将有关儿童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综述如下。

1静脉输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外渗液体在留置针穿刺部位渗出,可出现疱疹、水疱,手触诊周围皮肤温度低。进一步发展为水泡破溃,严重时可见皮下组织坏死,常呈黑焦色[4]。不同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尤其是急诊常见的高渗性溶液,如:纠正低血糖的50%葡萄糖、纠正低钠的10%氯化钠和降颅压的20%甘露醇等。由于使用急迫,浓度高,常发生外渗。会快速出现局部红肿或红白相间的外渗表现。

2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2.1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皮肤薄而嫩,常用的注射部位为头皮、手背、足背等,这些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薄,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容易外渗。另外,儿童因自身承受能力不足,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易哭闹。此外,儿童好动性强,配合度低,输液时随意乱动,可造成针头划破血管,进而发生外渗[5]

2.2护士技术因素

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影响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如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欠缺、知识缺乏、穿刺技术差、操作不正规、输液工具选择不当和巡视、宣教不到等都会增加静脉输液外渗的几率。常见的情况有:年轻的护理人员由于缺乏经验,对血管不是很了解,对儿童局部解剖的位置不清楚;亦或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针尖端刺破血管壁,使静脉输入液体进入血管周围的组织。即使医护人员的操作都正确,留置针尖端在血管内,因为静脉输入液体引起的静脉收缩,导致尖端对血管壁的刺激,产生向后的压力,使输入液体从留置管留下的针眼处渗漏[6]。高渗性或其他性质的药物输入液体,也可能刺激静脉血管壁,从而引起液体扩散而造成外渗。

2.3药物因素

影响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药物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刘瑞芬[7]等研究显示:使用苯妥英钠、10%葡萄糖、类固醇、万可霉素、高浓度电解质、儿茶酚胺类、间羟氨与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后,增加输液外渗发生率,这与李云丹[8]等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苯妥英钠是一种强碱性药物,万古霉素是一种强酸性药物,强酸或强碱性均会破坏细胞蛋白,降低静脉内皮的耐受性,造成静脉血管破裂,药物外渗至血管外。

2.4疾病因素

儿童因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机体免疫力较低,自身保护意识缺乏,因此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炎等病。由于长期的输液,持续的输液,产生的血管损伤及血管壁破坏,造成血管弹性差,穿刺难[9],易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

2.5家长因素

患儿家长缺乏有关安全输液方面的知识,疏于照料或随便患儿玩闹,导致针头松动或者刺破血管而发生输液外渗。患儿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的静脉输液渗漏占59.06%[10]

3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护理方法研究进展

3.1儿童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方法进展

3.1.1常规护理

医护人员可在静脉输液外渗后48小时内将受累部位抬高,帮助外渗药物的吸收。静脉输液时,若出现外渗或疑似外渗,需马上停止输注。普通药物外渗早期可进行热敷处理,将毛巾浸在35到49的热水中。拧干后与透明敷贴避开针眼,敷在外渗部位。每隔5分钟左右更换毛巾。整体热敷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日3~5次,可通过局部热敷,促进外渗药液的散失。但对于发泡剂外渗与局部炎性水肿,早期首选冰敷。可促进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减少外渗。若外渗处出现水泡,先用碘伏局部消毒,使用注射器抽吸水泡底部[11]。吸出所有渗出液后,将1%碘伏注入水泡内。注射量需以填充原有水泡为宜,且局部无疼痛、肿胀与不适。为避免儿童挠破水泡,发生感染情况,要及时修剪指甲。

3.1.2药物处理

静脉输液针头会损伤儿童局部皮肤组织,诱发水肿。可用75%乙醇、60%硫酸镁与生理盐水湿敷在水肿局部,加速组织修复。由于酒精自身是一种高渗性液体,仅可用在血管通透性高导致的外渗部位。若将硫酸镁或酒精用在高渗渗漏部位,可造成局部组织脱水加重[12]。另外,可将消炎止痛膏均匀地涂抹在外渗部位,并沿血管的方向螺旋式按摩,每天3次或4次,取得满意的效果。

3.1.3新型敷料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患处愈合提出了许多新理念与治疗措施,新型保湿敷料不断涌入市场,并提出了湿性愈合的新概念。其中水胶体敷料适用于皮质浅部及表浅受损,渗出量小到中等的创面。该敷料的主要成分包括疏水性聚合物与亲水性颗粒等,能吸收少量至中等量的外渗液,提供湿润的伤口恢复环境,加速上皮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刺激细胞增殖,避免细菌侵袭。水凝胶敷料:作为水活性胶体软膏之一,适用于黑色坏死或黄腐创面、局部或全部皮质创伤伤口。

3.2儿童静脉输液外渗预防方法进展

3.2.1合理选择血管与穿刺部位

尽量选择头部正中或前额进行头皮静脉输液,避开耳后与两侧部位。应选择直、粗、有弹性的血管进行穿刺,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穿刺训练,力求一次性成功。

3.2.2加强宣教

儿童因年龄小、好动,加上输液穿刺带来的恐惧,以及病痛折磨爱哭闹,在输液过程中配合度低,这时需要护理人员多与儿童家属沟通,说明输液常识、注意事项与配合要点,取得家长信任与支持;并以亲切的语言、配合抚摸等方式安抚和鼓励儿童,对配合静脉输液的儿童多给予表扬,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13]

3.2.3药物输注预防

掌握好输注药物的特点、性质及注意事项。优化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可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如果静脉注入强刺激性液体,使用粗直的血管注射,尽量用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确认穿刺成功后,可静脉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密切监测输液情况,保证针头在血管内,避免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注意药物静脉输液的速度,婴儿的输液速度控制15~20滴/min,其他30~40滴/min,以免引发输液外渗[14]。石冬莹[15]分析了儿童门诊的输液渗漏情况,并找出渗漏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儿科静脉输液渗漏率为5.6%,护理静脉输液渗漏率降至2.5%(P<0.05)。提示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术,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率,提高输液治疗效果。

4小结

儿童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发生静脉外渗,不但造成儿童及家属的痛苦,延长治疗时间,也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因此,做好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早预防(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巡视及宣教工作,提高操作技术,合理使用静脉),早发现,早处理(在发现外渗的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将外渗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耿妨妨,张满英,韩蕊.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儿童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86.

[2]马亚囡,桑艳.阳性强化法提高儿童静脉输液穿刺效果及依从性的评价[J].安徽医药,2019,23(05):888-891.

[3]蒋名丽,赵磊,时富枝等.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04):411-414.

[14]陈晓春,徐红贞,梁玉琴等.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预防的最佳证据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1,20(04):71-75.

[5]彭红,李梅,彭巧丽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童急诊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9):1783-1786.

[6]阳咏芳.门诊儿童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9):92-93.

[7]刘瑞芬,陈莉桦,宁新燕等.探讨儿科药物外渗后的处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1):83+92

[8]李云丹,张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9):1280-1281.

[9]朱晓霞.量化评估策略下护理干预对静脉输液儿童液体外渗的预防效果[J].交通医学,2018,32(03):279-281.

[10]石宝燕.儿童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91-2192.

[11]甘沈娟,钱华俊,朋玲龙.品管圈活动在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5):29-33.

[12]付云霞.综合护理方案在静脉输液儿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6):55.

[13]夏云,施慧,俞珍.儿童专科医院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现状横断面调查及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8):169-171.

[14]陈尚学,徐静.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0,43(01):90-93.

[15]石冬莹.儿童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护理策略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