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疗养员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心理护理在老年疗养员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陈艺香,李芳, 陈静 ,单长鹤,钱雯 ,连夏茵,游小彧,潘晓蒙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厦门特勤疗养中心,福建厦门,361002)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疗养员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某疗养院收治的66例老年疗养员作为观察对象(疗养员入院时间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采取简单随机法将老年疗养员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的面对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屈服、回避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的CD-RISC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CD-RISC评分比干预前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D-RISC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疗养员的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疗养员康复护理

老年疗养员普遍存在各种基础疾病,对优质护理服务和精湛医疗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多且要求高。同时影响老年疗养员心理变化的因素较多,包括病情变化或检查中发现新的疾病、环境刺激等原因,使其出现厌烦或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老年疗养员的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为达到预期的康复护理效果,需要护士加强重视对老年疗养员的心理康复管理[1]。通过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干预,提高老年疗养员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应对方式,主动摆脱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其处于最佳康复治疗的身心状态,积极改善预后,推进疗养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2]。鉴于此,本文研究了2023年1月-2023年12月疗养院收治66例老年疗养员的康复护理效果,发现心理护理的干预价值突出,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以某疗养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经收治的66例老年疗养员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分为观察组33例,加强心理康复护理。66例老年疗养员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男(n=60例)、女(n=6例);年龄平均:75.8±3.6岁。比较两组疗养员的基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服务,护士根据护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供饮食指导和病情观察等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康复护理,方法如下:①提供支持与理解:老年疗养员在基础疾病预防和诊疗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恐惧、焦虑、沮丧等多种负面情绪。护士需要提供支持和理解,倾听、接受并尊重疗养员的表现,避免指责和评判其负面情绪,教会其如何利用心理暗示和转移注意力等措施调整情绪,帮助老年疗养员应对和管理负面情绪。②健康教育:护士用言简意赅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疗养员讲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使其掌握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护士做好信息咨询和解疑答惑等服务工作,满足疗养员在并发症预防和生活健康指导等方面的认知需求,使其做好角色定位,客观看待疾病治疗。③鼓励积极参与:护士应该鼓励老年疗养员积极参与护理管理和治疗,指导疗养员正确进行病情监测与调整饮食和运动锻炼等,主诉不适和护理服务需求,便于护士调整护理方案,以提高其生活质量。④提供情感支持:护士通过倾听、安慰与鼓励等方式提供情感支持,减轻疗养员的痛苦与不适。通过和蔼的语气、温暖的拥抱等方式,给予疗养员安慰和支持。护士提供实用的治疗挑战和痛苦的应对方法,使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护。⑤培养积极心态:护士通过病友交流、阅读前沿资料和家庭力量支持等方式,帮助疗养员培养积极心态,增强治疗的信心。⑥提供舒适环境:护士加强环境管理,满足疗养员对舒适与安静疗养环境方面的需求,减少噪音和强光等不良刺激,使其放松身心与缓解精神压力。

1.3观察指标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的量表含面对、屈服、回避的三个维度,共20个条目,各条目采取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应对方式越易被采纳。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进行评价。该量表含乐观、自强、坚韧的三个维度,采取百分计,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好。

1.4统计学

数据处理用spss19.0软件,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应对方式

观察组的面对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屈服、回避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1所示。

表1 MCMQ评分比对(±s,分)

组别

n

面对

屈服

回避

对照组

33

17.41±3.29

7.56±2.15

15.36±3.23

观察组

33

19.37±4.16

5.19±1.27

12.18±2.16

t

5.268

5.235

6.269

P

0.020

0.020

0.015

2.2心理弹性

干预前两组的CD-RISC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CD-RISC评分比干预前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D-RISC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所示。

表2 心理弹性水平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对照组

33

49.36±3.15

62.41±5.19

14.636

0.000

观察组

33

49.59±3.32

73.09±6.26

25.348

0.000

t

0.658

12.635

P

0.314

0.000

3讨论

 老年疗养员的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管理,促使其身心压力较大。护士通过心理康复护理,使其客观看待疾病治疗与负面情绪,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强化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心理弹性是指疗养员在面对疾病与治疗等挑战及压力时能够客观看待,迅速恢复心理平衡,端正心态并积极应对。护士根据疗养员的情感支持和认知宣教、心理疏导等护理服务需求,通过说服和评价、放松疗法、健康教育、社交支持等方式,帮助疗养员宣泄内心的压力与负面情绪,减轻疗养员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增强心理弹性[3]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疗养员的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晓莹.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抑郁与焦虑共存的心理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62-63.

[2]艾敏,张莉,朱燕琴.互动达标理念的护理措施对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43(2):236-240.

[3]徐秀兰.知信行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0):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