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1
/ 2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熊豫川

垫江县第十一中学校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加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阳光明媚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政教育;教育融合

引言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此时他们的认知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同时,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开始觉醒。加之现代社会网络技术普及,各类电子产品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网络上各类信息参差不齐,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初中生更容易受到各类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侵蚀。所以,在这一阶段,增加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培育其良好的品德,从而真正使之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非常必要。因此,初中各学科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均应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体育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深入挖掘体育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不断探索体育课程中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向,充分实现体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1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1.1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育能够产生协同育人效应

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的初中体育课程,深度挖掘体育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对实现学校体育持续发展、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意义重大。思政教育要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研究发现,体育课程蕴含思政教育资源,个人体育项目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的精神,集体体育项目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规则意识与合作精神。个人体育项目和集体体育项目都能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健康,思政教育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所以中学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相互融合,能够为初中教育提供新思路。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注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要求,能够让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产生协同育人的效应。

1.2体育教育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实践空间

初中学龄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体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其丰富的内涵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体育运动中,奥运会等国际比赛能融入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等精神力量;篮球、足球等集体运动能融入团结意识、分工协作等理念;体育竞赛中的竞赛规则能融入遵守国家法律意识、社会规则意识、公平公正意识等正面的集体意识;一些运动过程会对人的身体进行超负荷锻炼、促进超量恢复,提高身体素质,这一过程能融入吃苦耐劳、战胜自我等个人意识。由此可见,体育教育过程可以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与思政教育契合度较高。

2初中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2.1体育课前准备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部分初中生对体育课程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又信心不足。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练习强度达不到要求,这与机体忍耐力不足和练习习惯尚未形成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理论讲授,在教学体育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具体可从以下五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一是养成锻炼的习惯,将体育锻炼常态化、简单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布置锻炼任务,课前进行体育任务检测,促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学生带着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体育课堂上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纠正学生的锻炼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具有时间观念,要求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的良好习惯,在上课前准时来到体育场地,这体现了一种契约精神;另外,教师也要按照教学目标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锻炼,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三是遵守纪律,这要求学生尊师守纪,认真理解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布置的任务,配合教师的教学和同学的自主练习。四是自觉守信,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因此,应避免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由于懈怠而减少运动量,以防达不到运动的效果。

2.2积极创新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丰富,让学生在多元化体育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为思政教育的融入创造条件。比如,在100米短跑训练中,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跑步训练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以6-8人为一组,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跑比赛,以最快、最规范完成接力跑的小组为胜。在篮球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男女对抗赛、男女混合赛,甚至是班级篮球竞赛、年级间篮球竞赛等不同方式开展竞赛活动。这样以比赛方式进行教学,既能激起学生的胜负欲,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从而强化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其身体素质;又能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及比赛精神的内涵,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观念也有积极意义,从而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关联,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有效路径,可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思政的引领价值。

2.3重视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在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体育学科而言,同样如此。然而,传统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通常比较单一,多以学生的练习结果为导向,评价内容不全面、标准片面,难以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在立德树人任务背景下,作为初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同时需要增加对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的重视,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建立完善、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优化完善中,既要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重视学习效果,同时需要将思想政治素养融入评价指标,关注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情况、课堂表现状况、训练态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中的表现情况等,从客观、全面的角度给予学生评价。只有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开系统评价,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体育课堂思政建设的效果,为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改进提供有效指导。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和心智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间段,教师要以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身体的发育提供保障。同时,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完善,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思想引领来保障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目前,传统的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交集不多。因此,新时代初中体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初中生的课程教育培养体系。另外,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挖体育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只有初中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体育课程向体育思政课程的完美转变。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是协同育人、相辅相成的,思政教育以初中体育教学为载体,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课程体系才能更加完善。初中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思想。在体育教育中加入思政元素将提高学生的锻炼自信心,从而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达到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森.探究思政教育与中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途径[J].学苑教育,2021(13):41-42.

[2]王顺兴.后疫情时代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1):91-93.

[3]李林.“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学,2021(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