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4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周启军  曾碧琴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贵州 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产生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案例选择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康复科接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将所选择的30例患者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并相应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方法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更佳(P<0.05);对比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级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管控(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减少留置胃管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训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效果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类因脑部血管突发破裂或血管堵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向大脑,从而引起脑细胞损伤的紧急脑血管病症[1]。此类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几率更高,大约占到所有脑卒中病例的60%至70%。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主要包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闭塞或狭窄,通常影响40岁及以上人群,男性患病比例高于女性,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2]。即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也可能遗留下如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3]。以患有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为研究对象发现,这类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情况,这不仅加剧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对其恢复过程中的配合程度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4]。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治疗这种吞咽困难的方法主要集中在通过呼吸功能训练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和改善吞咽与呼吸的协调性,以期达到改善吞咽障碍的目的[5]。尽管这种方法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其效果通常有限。为了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临床医生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并发现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技术具有积极的康复效果[6-7]。基于此情况,本文对相关病例进行了选取,旨在探究并分析对脑卒中产生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汇总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康复科接受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功能困难的患者,将所选择的30例患者以完全随机的方式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并相应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方法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本次研究的患者年龄处于50-75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8:7,年龄情况68.32±3.7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9:6,年龄平均68.02±4.03岁。经检验计算,确认患者间的初始数据未因随机分组产生过大的初始差异(P<0.05),因而可以对后续研究的结果进行有价值的讨论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在治疗前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进行评估(1)腹式呼吸训练:在进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时,操作者将双手放置在患者的腹部上方。通过在吸气阶段增加腹部的阻力,指引患者主动膨胀腹部以抵抗这一阻力。(2)电刺激治疗:采用体表低频电刺激治疗,通过大脑皮层感觉运动的神经调控机制,改善咀嚼、舌的感觉及功能活动。(3)冰刺激治疗:将冰块放置于舌根部,使局部产生充血、肿胀,随后再使用低温刺激仪进行治疗,利用低温刺激咽喉部的肌肉,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4)口轮匝肌放松训练:通过嘴唇操、口角训练、吹气练习等方式锻炼相应功能。(5)舌肌牵伸及舌肌抗阻训练:舌略向外伸,用牙齿轻轻咬住舌头或操作者戴手套帮助患者固定舌头,嘱患者吞咽,维持舌位置不变。增加患者舌根的力量;延长舌根与咽喉壁的接触时间;促进咽后壁肌群代偿性向前运动。(6)门德尔松法治疗:在患者吞咽唾液时,引导他们感受喉部向上移动的感觉,并尝试维持这一喉部抬升的状态几秒钟;或者在吞咽过程中,指导患者用舌头抵住软腭,暂停呼吸,并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同时,患者需要用食指触摸甲状软骨的上方,中指触摸环状软骨,以便感受到喉咙的上移。进而增加环咽段开放的宽度和时间,起到治疗的作用。(7)用力吞咽(也称作强力吞咽)主要是为了在吞咽期是增加舌根向后的运动而制定。多次干吞,少量门上吞剩余在咽喉的食物被清除,并借此改善会厌软骨清除食团的能力。(8)声门上吞咽法:也叫自主气道保护法,使用于减少吞咽前,中,后误吸。(9)摄食训练: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包括进食体位和姿势、食物性状、食团入口位置、一口量、进食速度、气道保护手法及进食时提示、进食环境等。

观察组:联合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保持相同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取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翳风,咽后壁点刺,三穴均向喉结方向斜刺,进针2~2.5寸。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要求双手操作同时捻转,留针30分钟。期间需多次刺激这些穴位;同时对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和委中等穴位也执行针刺,具体操作方法,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两筋间,直刺 0.5~1.0寸,内关穴采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配合提插,双侧同时操作,施手法1分钟。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上1/3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重雀啄手法。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 360°,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根据极泉穴的解剖特点,醒脑开窍针刺法将其延经下移1~2寸,避开腋毛,在肌肉丰厚的位置取穴。直刺 1~1.5寸,施用提插泻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取穴应屈肘为内角120º,术者用手托住患肢腕关节,直刺0.5~0.8寸,用提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以手外旋抽动3次为度。委中穴仰卧位抬起患侧下肢取穴,术者用左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以术者肘部顶住患肢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º,进针1~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这一系列的针刺操作都由我科针灸医师负责,治疗频率为每天一次,持续进行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对比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当患者的评分越低,证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

(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分级改善情况:按照治疗后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分为无障碍、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五个等级。轻度:表现为吞咽时需多次咽口水,或感觉喉咙痒、刺激或干涩。中度:表现为食物或液体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较长,需多次吞咽才能将其咽下去,或可能需要较大的力气才能将其咽下。可能有喉部阻塞感、异物感或疼痛。重度:表现为吞咽时需很大力气,食物或液体在喉部停留时间很长,甚至会导致窒息或呼吸急促。也可能有喉咙肿胀、疼痛或咽喉异物感。极重度:表现为无法进食或仅能进食很小量的液体或软食物。也可能出现喉部疼痛、肿胀、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3)通过BI(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变化(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水准越高)。

(4)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干预下发生并发症的数目状况(咳呛、气急、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进行对比,判断治疗方法差异对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抑制效果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项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与t验证计量资料的计算情况,并使用(%)和χ2验证计数资料的计算结果。确保计算结果的P值小于0.05以证明对比结果具有价值。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情况,治疗前两组情况相近(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测量发现观察组的数值得到更为明显的降低(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组别

n

NIHSS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5

15.37±3.21

8.23±1.42

对照组

15

15.72±3.51

9.82±1.97

t

-

0.285

2.536

p

-

0.744

0.017

2.2  不同治疗下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分级改善情况

从表2中可以得到,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方法下的吞咽障碍分级改善情况更为有效(P<0.05)。

2不同治疗模式下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分级改善情况[n(%)]

组别

n

无障碍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观察组

15

3(20.00)

6(40.00)

6(40.00)

0(0.00)

0(0.00)

对照组

15

1(6.67)

4(26.67)

6(40.00)

2(13.33)

2(13.33)

X2

-

-

4.615

p

-

-

0.032

2.3  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微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的上升(P<0.05)。见表3。

3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

n

BI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15

52.56±5.11

86.71±6.62

对照组

15

52.51±5.21

80.25±6.57

X2

-

0.027

2.683

p

-

0.979

0.012

2.4  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状况上有着显而易见的改善(P<0.05),证明了联合治疗模式对于患者的并发症抑制效果更加突出。见表4。

4 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咳呛

气急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总发生率

观察组

15

1(6.67)

0(0.00)

0(0.00)

1(6.67)

对照组

15

3(20.00)

2(13.33)

1(6.67)

6(40.00)

X2

-

-

-

-

4.658

P

-

-

-

-

0.031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部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问题。该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8]。这种疾病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有时甚至会引起某些并发症,对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严重困扰,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9]。出现脑卒中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改变,如头晕、头痛、乏力、心率增快、食欲减低等,而按照发病程度与位置不同,病人还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的急性发作可能会对病人的吞咽功能产生影响,在吃东西或喝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呛咳等问题[10]。急性脑卒中常伴随吞咽困难的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西医方法在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残疾患者的数量仍然庞大,生活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包括日益被重视的吞咽困难[11]。中医的针灸治疗因其独到的效果而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中医流派众多,理论和实践方法存在差异,使得评估其疗效成为一大挑战[12-13]。本项研究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和醒脑开窍针刺法,通过临床及生化检验从多角度探讨其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方案。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一种针对脑卒中各阶段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传统中医理论将中风的成因归咎于闭锁的神经郁结、血液循环障碍、气体流通受阻以及经脉营养不足。治疗原则着重于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和养血理气,特别是在阴经和督脉的关键穴位上采用特定的针刺技术[14-15]。这些技术经过众多的临床试验验证,可以有效地提升血液动力学性能,加速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促进这些恢复过程尤为显著[1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更佳(P<0.05);对比患者间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级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管控(P<0.05)。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遇到吞咽困难的患者,联合使用吞咽功能训练和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康复,能够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好转。这种治疗手段不仅有助于患者重新获得正常吞咽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极力推荐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建丽,韩振萍,马将等.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09):23-26.

[2]李章晗,黎华茂,艾年年.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21,46(10):875-879+884.

[3]黄龙英,袁卫忠.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3):93-95.

[4]田涛涛,王媛,马凤翘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对远期致残率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08):93-96.

[5]杜宝坤.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22,28(01):165-167.

[6]唐乐,刘梦华,李翩等.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21,43(01):172-176.

[7]吴艳龙.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4):118-119+122.

[8]杨丹,孙佳,王珍等.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03):142-145.

[9]胡浩,孙善斌.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还少丹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3,14(03):13-15+19.

[10]孙华安,涂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40(02):355-358.

[11]罗莹华,罗云丰,李慧.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经络腧穴梳理护理对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27):3803-3805.

[12]史霄霄,王安然,肖凌勇等.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于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01):6-15.

[13]刘凡,张红利.脑循环经颅磁刺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5):92-95.

[14]利小华,王凌燕,颜俊华等.温针隔姜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3,21(09):1585-1589.

[15]刘红杰,皮天龙,荣铁成.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神经药理学报,2023,13(03):45-48.

[16]刘希良,程美英,姚洪杰等.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星蒌承气汤加减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上肢功能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11):1993-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