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气汤对产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2

桃核承气汤对产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陈红岚

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 分析桃核承气汤对产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78例产妇,以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此基础上对研究组行桃核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DVT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效果高于参照组,并且在DVT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选择桃核承气汤,对生产完成后的孕妇进行干预,可以减少DVT的发生,强化治疗效果,促进产后的恢复。

【关键词】桃核承气汤;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存在于人体深层静脉内的血块,影响了血液的正常流通[1]。DVT好发于大腿、骨盆、小腿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单侧肢体突然肿胀、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大手术、肿瘤、妊娠、分娩等因素均可诱发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更高,约占全身深静脉血栓的 O.6%~1.5%[2],病情较为严峻,可诱发肺栓塞,危及产妇的健康。对此,要及时对产后产妇进行治疗干预,本研究探讨了桃核承气汤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中,抽取78例产妇,以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最小年龄24,最大年龄39岁,中位年龄(29.41±2.11)岁。研究组: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3岁,中位年龄(28.48±2.16)岁。上述基础资料分析,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对于产后出现DVT的产妇,需要开展常规性治疗,开展抗凝以及溶栓治疗,在最大程度减少创伤性的检查与治疗,并且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要注意对止血带的调整,不可以捆扎过紧,最好选择静脉留置针,主要是为了降低静脉穿刺的次数。拔针的时候,要时刻叮嘱产妇进行局部按压,每次5-10min。此外,还可以进行物理压力干预,比如穿弹力袜。

1.2.2研究组

在上述治疗上选择桃核承气汤对此组进行产妇治疗,分析此药方的组成: 桃仁与大黄,各12g;桂枝与芒硝,各6g,甘草12g。将上述药物用水煎服,1天1剂,并且早晚需要温服。上述两组患者需要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价:显效,下肢浮肿已经消退,或者是完全消退,同健侧相比,周经差小于2厘米,站立时间为20—30分钟,行走1500米后,不存在显著的疼痛、压痛。有效,下肢浮肿显著改善,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低于3厘米,站立时间15—20分钟,可以行走1000米并且肿胀显著改善。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

1.3.2观察两组在DVT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t”计算变量资料,用(±s)表示;x2核实定性数据,以(%)表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在总有效率上,参照组为84.62%,低于研究组的97.44%,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39

21

17

1

97.44

参照组

39

19

14

6

84.62

x2

-

-

-

-

3.924

P

-

-

-

-

0.048

2.2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

研究组在治疗后,DVT的总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51%,有统计学价值(P<0.05)。

表 2 两组DVT的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DVT发生例数

发生率

研究组

39

2

5.13

参照组

39

8

20.51

x2

-

-

4.129

P

-

-

0.042

3  讨论

DVT的发病机制为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尤其是在产后,产妇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血栓易复发,容易出现DVT,这会影响产后恢复的速度,降低她们的生活品质。从病因病机与临床特征来看,可将DVT归为“瘀血流注”“脉痹”“筋瘤”的范畴[3]。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经脉损伤,多因饮食油腻,或因气机壅滞,或因荣卫失调,导致瘀血、痰浊阻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局部经络瘀血阻滞。因其以“瘀血”为特征,历代医家均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其治则。当前,抗凝、溶栓等是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但在长时间用药中,产妇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然而,桃核承气汤是一种中药,主要由桃仁、大黄与甘草等药物组成,主要用于治疗下焦淤血、积血证,效果显著。

本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的DVT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0.51%;在整体治疗效果上,研究组也较参照组优,有差异性(P<0.05)。所以说选择桃核承气汤,对产后产妇进行干预,能够实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强化治疗效果,减少对产妇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4],在此药方中加红花赤芍,可以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大黄以清热散毒、化瘀血为主要功效;桂枝通利经络、活血通络;桃仁帮助桂枝活血化瘀,芒硝帮助大黄泻热消积症;赤芍为活血化瘀类中药。上述药物的合用,可以起到通肝活血以及疏肝化瘀的作用效果,在清热解毒、祛瘀、平肝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副作用,安全性高,存在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产妇进行桃核承气汤治疗,能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强化临床治疗效果,药物无副作用,与西医治疗方式比较,安全性更高,能够进一步促进产妇的恢复速度。

参考文献

[1]卢庆威, 王军, 王刚, 徐阳, 刘振斌, 李梦虎. 桃核承气汤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21, 32 (8): 1927-1930.

[7]卢庆威, 王军. 从蓄血证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桃核承气汤的辨治机制[J]. 湖南中医杂志, 2021, 37 (8): 132-134.

[2]许兴辉, 侯凯, 王世华, 刘一飞. 健脾益气汤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 2023, 34 (13): 1866-1870.

[3]张玉红, 邓文静, 黄丽君, 魏宇潮. 气压治疗联合血府逐瘀汤对股骨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 30 (2): 126-128.

[4]王进宝, 张磊, 佟琳, 贾思琪, 曾子玲, 贾紫涵, 郑丹平, 李兵, 张华敏, 刘思鸿. 经典名方桃核承气汤的历史沿革和处方考证[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 (18): 1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