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2

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

赵京

无锡口腔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危机管理策略,以减少医疗错误,提高患者安全,并优化急诊室的运作效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急诊室患者身份识别、仪器设备、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护理文书80例,等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风险管理前后部分护理指标合格率、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急诊科室在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指标合格率明显提升(P<0.05);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治疗效果也更为显著。这些改进不仅增强了医疗服务质量,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为医疗机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对于提升急诊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防范;危机管理

急诊护理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突发疾病、严重伤害和生命威胁状况的快速响应。由于急诊科的特殊性,护理工作往往在高压、高强度的环境中进行,这就使得急诊护理面临着诸多风险和危机。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和危机,急诊护理部门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机制[1]。这包括对护士进行定期的风险教育和培训,强化他们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以及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急诊室患者身份识别、仪器设备、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护理文书80例,等量随机分为2组。参与试验的急诊科护士共20名,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12±6.24)岁,实施分级管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①患者接待与初步评估:患者到达急诊室后,护理人员进行基本的接待,包括询问病史、记录基本信息,并进行初步的健康状况评估。②常规护理执行: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初步评估结果,护理人员会执行常规的护理操作,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③病情监测与记录:在患者留观期间,护理人员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等关键信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④教育与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注意事项等。⑤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人员会定期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如跌倒、坠床、误吸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设置床栏、加强巡视等。⑥应急处理: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护理人员会按照医院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⑦护理交接与沟通:在患者转科、出院或换班时,护理人员会进行详细的护理交接,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①风险识别:观察组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包括患者病情变化、医疗设备故障、医疗操作失误等。②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发生的可能性,以便确定应对策略。③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预防措施、应对策略和后续处理方案。④实施风险管理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包括对患者进行风险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⑤监控和评估:对实施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监控和评估,查看其效果,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⑥危机应对:当危机发生时,立即启动危机应对机制,包括立即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危机的影响。⑦危机后的处理:危机结束后,进行危机后的处理,包括对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2]

1.3观察指标

对风险防范措施在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同时考察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以及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这一分析过程旨在评估风险防范措施的实际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价的变化情况。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有力依据。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护理指标合格率

表1 比较2组护理指标合格率

组别

身份识别

护理文书

仪器设备

急救物品

急救药品

对照组(n=40)

32(80.00)

34(85.00)

36(90.00)

35(87.50)

35(87.50)

观察组(n=40)

38(95.00)

37(92.50)

40(100.00)

40(100.00)

40(100.00)

7.355

4.765

8.354

5.022

4.118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2组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

表2 比较2组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

组别

患者满意度

医生满意度

对照组(n=40)

88.49±2.38

85.29±3.34

观察组(n=40)

96.28±1.14

93.52±1.69

t

5.648

7.591

P

<0.05

<0.05

3讨论

急诊护理是医疗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面对的是病情紧急、变化快速的患者。因此,急诊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对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这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医疗设备的使用、药物管理等。通过对这些风险因素的持续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关于急诊护理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具备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新入职的医护人员,应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他们在开始工作前能够熟练掌握所需的技能[3]。建立明确的护理流程和规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该有明确的心肺复苏流程。急诊护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种专业人员的协作。有效的沟通是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护理的关键。医护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4]。当面临突发事件或大量伤员时,急诊部门应有能力迅速响应。这需要有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以及定期的模拟演练,确保在真正的危机时刻,医院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医疗技术和知识在不断进步,急诊护理也应随之更新。医院应定期评估其急诊护理的效果,根据反馈进行调整,确保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管理层和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在急诊部门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姚俊英,吕彩荣.探讨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效果[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5):0281-0283.

[2]梁耿纯.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5):4.

[3]薛桂萍.海恩法则指导下的风险防范管理对急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8).DOI:10.3760/cma.j.cn221370-20201110-00334.

[4]李茜.急诊科猝死事件中护士共情护理能力对暴力风险防范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

[5]邓慧珍.儿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健康必读, 2020, 000(00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