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2
/ 2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张锦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 探究于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人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人共计80例展开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可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内。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以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活性氧(ROS)、丙二醇(MDA)]干预前比较(P>0.05),AOPP、ROS、MDA水平干预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氧化应激反应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女性生活压力增大,生活作息和生活习惯不规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类患者很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多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治疗,但是手术具有创伤性,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积极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常规护理措施以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基础内容为主,虽然符合医嘱要求,但总体措施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基于此,此次研究于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选取80例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人,分析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6月)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人一共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都为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控制在26到65岁,中位年龄(48.13±2.31)岁,孕次1~3次,平均(2.01±0.22)次;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控制在25到65岁,平均年龄(47.20±2.24)岁,孕次1~3次,平均(2.02±0.21)次。对比分析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1)生存期大于1年;(2)年龄大于18周岁;(3)患者了解研究方案,愿意参与。

排除标准:(1)器官衰竭者;(2)精神疾病者;(3)不能完成护理措施;(4)残疾者。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内,包括术前评估,优化环境,禁饮禁食,监测体温等。

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观察组,(1)术前护理。手术前对患者内环境稳态予以评估,调整病人心理状态和营养状态。同时在手术前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手术、麻醉以及术后护理,缓解心理压力。手术前6小时禁止摄入食物,麻醉前2小时口服适量的碳水化合物。(2)术中护理。手术期间密切监测体温,积极做好保暖措施。(3)术后护理,手术后联合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静脉自控镇痛泵,实施抗炎镇痛。手术期间对补液量予以限制,避免应用过多胶体。术后减少留置管道。术后早期活动需采用双下肢气压泵治疗仪,1天3次,应用梯度压力弹力袜和肝素钙直至手术结束4周。手术完成2小时后开始咀嚼口香糖,同时开始摄入清流质食物,无呕吐时在术后6小时摄入全流质食物,并持续过度饮食。在患者术后清醒后进行床上活动和踝泵运动,术后6小时逐渐转变为下床活动。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包括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活性氧(ROS)、丙二醇(MDA),采集肘静脉血换5ml,静置20分钟后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处理10分钟,取血清后防止在-80℃冰箱中等待检测,具体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此次研究全部数据,满足正态分布,以“[例(%)]”表示计数数据,以“χ2”检验差异,以“()”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差异,P<0.05,代表有意义。

2 结果

2.1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干预前比较(P>0.05),AOPP、ROS、MDA水平干预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和干预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n = 40,

组别

病例数

AOPP(μmol/L)

ROS(pmol/L)

MDA(μmol/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0

15.40±2.64

48.54±4.75*

37.13±9.28

89.22±11.28*

54.18±8.19

92.29±12.21*

观察组

40

15.77±1.77

32.56±5.86*

37.93±73.28

73.28±10.83*

53.29±7.28

78.43±11.33*

t

/

0.736

13.398

0.068

6.447

0.514

5.266

P

/

0.464

<0.001

0.946

<0.001

0.609

<0.001

注:和同组干预前比较,*表示P<0.05。

3 讨论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很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容易造成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因此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常规的护理方法以基础护理为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但整体护理效果不够理想。

本次研究所得结果提示,AOPP、ROS、MDA水平干预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由此可知,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分析原因: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措施之一,其中术前禁食,术中做好保暖措施,术后放置引流管,均可促进病人术后康复和减少患者应激反应[2]。与此同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优化围术期护理措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术后康复[3]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梦思,凌虹.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2):267-271.

[2] 王秀英,崔芹,王余芹.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作用研究[J]. 妇幼护理,2023,3(2):283-285.

[3] 张璇.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7):3927-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