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5
/ 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王垚燕   但敏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小学   641300

摘要: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不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就能自学能力;老师还没有来教学生如何写作,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自学去写作。老师要以实现此目标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被称作成功的教学。在学生初入课堂的时候,老师应使他们对语文感兴趣,采取他们喜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培养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欲望,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从而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低,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对枯燥复杂的内容进行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兴趣喜好和学习情况,结合教材上的知识和内容,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的目光能够长时间停留在老师身上,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自学探究和自学能力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后续阶段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基础。

一、自学能力内涵阐述

自学能力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同时,老师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对知识的内容进行反思,又可以对知识的内容提出疑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整体素质得以提升。自学性学习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性。对自学能力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首先,是学生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基本的素质。通过学习的过程来获得快乐,了解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其次是自学性,它是学生在自学能力的过程中较好的素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自学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的说教方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表现不积极,不能主动自觉地加入学习,同时教师将课堂中所需要思考的问题都代为解答,使学生逐渐缺乏思考意识,长久以来就导致自学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并且,由于部分教师对一些新型教学理念无法短时间内接受,同时学习新型教学理念的意识也不够充分,致使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忽略学生主体感受,不仅不符合当下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同时也始终无法提高小学语

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行为意识容易受情绪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才是促进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知识技能的最大动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采取科学又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在兴

趣的引领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质疑激趣。好奇心是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始动力,教师可以就学生在自学能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因势利导,以问题为饵钓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在设疑、解疑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雷雨》这一课时,让学生看到题目就质疑雷雨是什么样子的那?然后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如果自己找不答案还可以同桌互助,或请教老师,然后明白雷雨前天空的样子,继而明白雷雨中天气的情况,接着讨论雷雨后的情况。让学生在探索自然天气现象的同时,对文本内容产生更强烈的好奇,进而主动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第二,情景引趣。教师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成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如教学《一次比一

次有进步》本课小燕子跟妈妈的几次对话,让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那只小燕子,老师就是妈妈。来进行对话,让学生进入到情景中,进入到课文中,然后在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在直观图像的引领下快速进入角色情境,自发的对课文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探索。第三,读中生趣。文字的魅力在于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而朗读就是帮助学生领悟文本情感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如《清澈的湖水》采用一读激情,一读传情,读中感悟,读中明理,“情知合一”,并配合教师的导读拨动

兴趣,领读范读渗透兴趣、多读增加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达到更理想的自学效果。

(二)老师进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就要教会他们怎样去自学能力。掌握了这个方法,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学习了。与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相比,这种学习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比如,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对人物形象的解析。首先,老师要提出一个问题:在文章中,主人公的性格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去领悟,自己摸索。老师在最后再做了一个总结,比如:哪些地方是对外表的描述,可以反映出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哪些地方是工作描述,能反映出主人公的性格。有些课文可以进行分类,例如:描写风景的课文有什么优势,从何处入手最有逻辑;如何充分体现叙述类文章的情节,并对其进行了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学生们的思维速度非常快,能够按照老师的提示进行举一反三,这对于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利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既可以训练他们的能力,又可以改善教学质量。

总之,自学能力是被肯定和提倡的学习方式。语文的自学能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小红,马丽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9):73.

[2]孙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J].读写算,2019(28):61.

[3]马叶平.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