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量感”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5
/ 2

培养小学生“量感”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魏园园

陕西省  榆林高新第五小学   719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学生的量感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现阶段小学学生的量感普遍较弱,存在认知能力低下、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小学学生量感的策略。其中包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初步建立量感;数与量结合,通过量的运算、量的推理等,提升学生对的全面认识;丰富教学活动,多方位发展学生的量感;拓展阅读,深化学生对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生 量感

一、扎根生活,促进的生根。

生活是数学生根、发展的土壤,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生的幼儿阶段,对于很多的身边的量就有初步的感知。比如:他们会自主选择比较近的垃圾桶去扔垃圾;不会看时间,但是却知道妈妈应该快下班回家了;会在盘子里挑比较大的草莓等等。的学习与身边的事物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体验、感知为发展学生的量感搭建了桥梁, 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周围熟悉的各种事物,来建立的表象。例如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与其反复在尺子上强调1厘米、1毫米、1分米……等单位长度的概念,不如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知单位长度的实际意义。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告诉学生们一元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一毫米,身上穿的衣服上的扣子的宽度大约是一厘米,他们小手的手掌长度大约是一分米。也可以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身体上、身边的物体上找一找1厘米、1毫米、1分米……使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建立起来的的表象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它会像树一样,汲取生活这块肥沃土地的养料,引领着孩子们的量感生根、发芽。

二、数、量结合,滋养的生长。

要生长,需要滋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纯粹对单位量的估测是比较少的,多数是对叠加数量的估测,即量的运算和量的推理。10个鸡蛋有多重、3层楼有多高、数学课本的封面有多大……为了让估测更准确,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单位量感,还要不断叠加数量,让学生逐渐建立不同的量感。如学习平方米这个单位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1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的单位量感,还要逐渐叠加数量,结合长度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去建立2平方米、10平方米50平方米,100平方米甚至1000平方米等的量感。通过量的运算、量的推理,感受量的叠加。当学生建立了这些叠加量的量感后,在进行一些面积估测时,就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数量作为参照点进行估测了。如估测一间教室面积的大小,学生就不会再使用1平方米这个单位去迭代,而是采用参照点的方法,用20平方米、50平方米或100平方米作为参照点去估测,这样估测起来会更加准确而快速。所以,的生长,离不开,将数、量有机结合,更能促进的生长。

三、丰富活动,助力的发展。

量起源于量,学生量感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的活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考虑到教学时间的有限以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与测评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的练习,导致量感的真实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因此,优化活动成了教师培养学生量感的重中之重。

教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选择合适的主题,带领学生去探究。比如:认识人民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购物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购物活动,经过整理购物清单,预算,实际购物,对比发现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币感。利用课外实际的自主探究,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在知识的拓展过程中加深对量感的认知,使数学学习过程充满探究性、趣味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进行丰富多样的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习疲劳感的同时又能助力学生量感的发展。比如,游戏1分钟,说一说,试一试,一分钟有多长?学生可以在1分钟时间里,写自己的名字,跳绳,数心跳,做口算题等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就能让学生充分感知1分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来加深理解,让学生感受到量的核心概念,确保学生不会出现乱用单位或者冒用单位的情况,提高学生对量感的认知度。

教师也可以将活动分段进行。比如,在认识千米时,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千米的关系,在量的运算和量的推理上下功夫,让学生想象理解,再结合课后估一估学校到家的距离有多远来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感受。促进学生量感的发展与提升。

四、拓展阅读,深化的理解。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可利用与量感相关的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行探究。比如,引导学生阅读《万物的尺度》、《dk了不起的数学思维》等书籍,丰富对各种量的认识与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自主搜集资料,了解货币、长度等量的发展历史;

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量感只能是量感的启蒙,要想量感成为学生发展的必备素养,就要让学生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领域,主动从阅读中去汲取能量,根植于的产生与发展历史,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实现学生量感的自我认知发展。
参考文献:[1]陈双.浅谈培养小学生"量感"的教学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3(4):26-27.
         [2]丁正霞.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策略初探[J].阅读, 2016(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