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5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李立华   史兆龙   索琴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14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5例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荨麻疹消失时间、瘙痒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碱能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疗效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限性皮肤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以皮肤局部或弥漫性丘疹、严重瘙痒为主要特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病与组织胆碱能受体被激动剂激活相关,继而引起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有关。动物实验也证实皮肤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变化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西医常规治疗主要应用抗组胺药物,可短期内缓解症状,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且无法治愈。中医将本病归属“风疹”范畴,认为与外邪风、热、湿等病理因素相关。外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为主。中医外用药物治疗结合西医内治,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临床疗效。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但其长期疗效及机制有待大样本和多中心研究证实。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更有力的证据,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胆碱能性荨麻疹住院患者85例。所有患者经皮肤病学专家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38.5±6.2)岁;病程216天,平均(7.2±3.1)天。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9-70岁,平均(39.2±5.8)岁;病程315天,平均(6.9±2.9)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临床表现符合胆碱能性荨麻疹诊断标准;3)病程<1个月。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3)存在皮肤感染或其他皮肤病;4)过敏史;5)妊娠或哺乳期;6)伴有认知障碍无法完成治疗。

1.2方法

(1)治疗组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组方包括:生地黄30g,白芷30g,甘草10g,大枣20g,防风10g,藿香10g,苦参10g,川贝母10g。上述中药混合后,加水1000ml,浸泡30min后滚水煎煮,煎取药液500ml,待温度降至皮肤可耐受温度后,用无菌纱布浸泡药液,搽涂患处皮肤,每日2次,每次30min,疗程10天。

(2)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具体为:布洛芬缓释片,0.3g,每日1次;喜炎平注射液250mg,每日1次;妇肤康洗剂,适量,外洗患处,每日3次。疗程10天。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总有效率计算公式=(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荨麻疹皮损消失时间:从治疗开始到皮疹完全消退的时间。

3)瘙痒症状缓解时间:从治疗开始到瘙痒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

次要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泻、恶心、头晕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治疗组荨麻疹消失时间、瘙痒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临床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消失时间(d)

缓解时间(d)

治疗组(n=45例)

25

14

4

2

42(93.33%) *

4.2±1.1*

2.1±0.8*

对照组(n=40例)

16

10

9

5

36(80.00%)

5.7±1.3

3.2±1.0

注:*P<0.05 vs 对照组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大。治疗组45例患者中,有2例(4.4%)出现轻度腹泻,1例(2.2%)出现轻度恶心,1例(2.2%)出现轻度头晕。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1例(2.5%)出现轻度腹泻,2例(5.0%)出现轻度恶心,2例(5.0%)出现轻度头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病与组织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激活,引起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所致。目前临床上以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大剂量应用易产生耐受性。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荨麻疹消失时间和瘙痒缓解时间更短。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

中医认为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外邪风、热、湿等病理因素相关,属于“风疹”病证范畴。外感风热可使皮肤营养不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继发病理产物蓄积,激发痒感。本实验研制的中药外洗液遵循中医治则,以清热燥湿,解毒祛风,活血化瘀为主要组方思想。方中生地黄清热生津,白芷芳香化湿,共奏清热燥湿之效;防风、藿香祛风除湿,止痒止痛;川贝母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药性。多个药物合用,相互协同,共同发挥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活血化瘀的综合治疗作用。

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外用中药,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联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多途径和多靶点作用机制。西医以口服或静脉应用抗组胺药物为主,可快速缓解症状;中药外洗液通过外除邪,清热燥湿,调节皮肤微环境,加速病灶吸收,起到双重治疗作用。本试验结果也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目前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机制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文献报道显示,中药外治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活化聚集、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痒觉,还可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状态、细胞因子水平,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大,主要为轻度腹泻、恶心和头晕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中药外洗液的安全性较高,患者基本耐受良好。中医认为,外用中药不是单纯局部治疗,而是通过皮肤吸收,调节患者的全身状况,从整体上治疗疾病,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样本量较小,需扩大样本规模获得更可靠结果。其次,未设立安慰剂对照组,可能存在一定效果偏倚。此外,本试验仅比较近期疗效,缺乏长期随访。未来研究可通过设立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配合病例随访,系统评价中医外治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胆碱能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长鸣,韩舒敏,黄宁. 黄宁教授从肝论治胆碱能性荨麻疹临证经验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 30 (22): 84-86.

[2]何大伟. 凉血消风汤治疗胆碱能性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 [J]. 湖南中医杂志, 2021, 37 (09): 60-61+70.

[3]潘娥,孙仁山. 荨麻疹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 27 (04): 291-294.

[4]周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 36 (05): 582-583.

[5]张堂德. 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治疗 [J]. 皮肤科学通报, 2019, 36 (06): 624-629+3.

[6]冯以军.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效果研究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 (01):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