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浅析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赖磊

36050219930223093X   

摘要地质测量作为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基石,涵盖了控制测量、地形测量以及一级勘探网测量等多项核心任务。在当前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地质勘查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为应对这一挑战,必须不断研发先进技术,以提升勘查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质勘查;技术应用                                    

地质测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旨在通过编制测绘成果图件,为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这一过程涵盖了多个测量环节,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勘探网测量等。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地测量和地形测量中广泛采用了经纬仪、测距仪等机械设备。近年来,GPS定位技术更是在多个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对传统的测绘方法和GPS定位技术在地质勘探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测绘技术概述

测绘技术作为地质勘察的关键环节,在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地质勘察提供了更为精确和高效的数据支持。

(一)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以其独特的空中感知能力,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领域。通过卫星和无人机等平台的支持,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地表形态、植被分布和水体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有效获取,为地质勘察提供了重要的宏观信息。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技术以其高精度定位能力,在地质勘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精确的地面点定位,GPS技术为地形地貌测量、地质构造分析和断裂带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空间数据。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整合和分析能力,成为地质勘察领域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地理信息的集成管理、高效查询和深入分析,GIS技术为地质勘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测绘技术的不断创新,测绘技术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测绘技术也将在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继续关注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积极探索其在地质勘察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在确保地质勘查工作高效且优质的前提下,除了构建健全的勘查管理体系,还需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技术能力。同时,为了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还应积极引入并应用先进的测绘技术。以下将对几种新型测绘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GPS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其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经研发,便迅速应用于海陆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精确的导航与定位功能。至二零零零年,GPS技术已从初期的模糊定位发展到能够将精度控制在15米范围内的先进定位技术。尤其在勘查控制点数量较少、通视性较差的地区,GPS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勘查的速度与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测量数据精度的提升。

在应用GPS测绘技术时,至少需要选择使用两台接收机设备,分别安装于一条基线的两端。为达到测绘要求,需应用四颗以上的卫星时段进行观测,并结合具体的测绘等级来确定观测时段的长度。此外,操作人员应将测绘的点位设置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且视野开阔的位置。点位目标应明显,通视范围应在15米以上,且该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畅通无阻,从而确保测量精度的达标。

(二)RS

遥感技术(RS)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其精确探测和识别物体的能力,以及对红外线和电磁波的感知功能,在航空摄影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RS 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满足了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多方面需求。

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获取多种类型的不可见光,还正逐步向多极化、多波段的方向发展。此外,分辨率的大幅提升使得其在地质信息勘查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测绘工作,可以获取丰富的地质信息资源。通过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设备,我们能够掌握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同时避免地面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测绘工作,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展望未来,我们仍需加强遥感技术的研发工作,研发出更多新型传感器装置。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空间和光谱范围内准确掌握地质勘查的特点,生成多元化的数据信息,从而全面了解地质信息,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项高度先进的技术,它结合了多种对象和科学理论,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对各种数据的精确计算和分析。GIS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将位置和空间信息有效地融合,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电脑显示器上。

GIS技术可以通过空间模拟和叠加组合,构建具体的空间分析模型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预设标准,对多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提取有用信息并形成信息数据层,从而满足各项工作的运营需求。这为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GPS-RTK

GPS-RTK技术集成了GPS和RTK两种技术,表现出卓越的功能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其自动化特性、高精度数据获取以及简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使其在地质勘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图根控制测量方面,RTK作为流动测量技术,能够获取高精度的坐标数据信息,满足图根点控制精度的要求。因此,在地质勘查中,该技术可有效地设置测量区域图根控制点,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应用GPS-RTK技术时,通过在流动站和基准站中创建数据链,可以实时处理差分观测值,获取准确的图根控制点坐标。用户可以利用获取的两套GPS点坐标计算转换参数,同时需要保证参考点的数量和分布均匀性,以满足测区范围内的应用需求。

三、测绘技术发展方向

(一)测绘软件的持续优化与升级

测绘软件作为测绘工作的核心工具,其功能性、稳定性和易用性至关重要。未来,测绘软件应继续进行优化与升级,以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提高操作效率,并满足不断变化的测绘需求。

(二)专家系统功能的拓展与深化

专家系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为决策支持提供了有力依据。未来,应进一步拓展专家系统的功能,强化数据推理和分析能力,提高问题发现和解决效率。同时,结合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提升专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测绘工作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指导。

(三)3S技术的广泛应用与集成

3S技术(GIS、RS、GPS)在地质测绘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应加大3S技术的应用力度,提高测绘效率和精度。同时,加强3S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信息服务的综合化。

四、结语

地质测绘作为地质勘察不可或缺的一环,涵盖了控制测量与定性测量等诸多方面。目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结合运用长测绘技术与GPS定位技术,以3S空间信息为主导,辅以传统测绘技术。尽管这一模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沿用,但地质测绘的发展方向必将更加自动化、数字化,并逐渐演化为具备多功能的测绘过程。

参考文献

[1]高明,李杰,王文进等. 遥感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J]. 能源与环保, 2023, 45 (10): 116-122.

[2]Update on geophysical survey progress from Geoscience Australia and the Geological Surveys of Western Australia, South Australia, Northern Territory, Queensland, New South Wales, Victoria and Tasmania (information current 22 November 2022) [J]. Preview, 2022, 2022 (221): 15-17.

[3]Xialin L . Predicting Tunnel Groundwater Inflow by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Using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Technology [J].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22, 2022

[4]Deng C .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 of Buildings [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Urban Planning, 2022, 4 (3):

[5]范丽丽,文英,任龙.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及发展 [J]. 中国金属通报, 2021, (07): 85-86.

[6]王福臣,潘北斗,田继勋. 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1, (09): 129-130.

[7]白鹏.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发展应用研究 [J]. 华北自然资源, 2021, (02): 78-79.

[8]王芳. 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J]. 决策探索(中), 2020, (08): 78-79.

[9]朱美嘉,张培洋. 测绘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 (05): 37-38.

[10]姚德龙. 地质勘查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J]. 西部资源, 2019, (06): 144-1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