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杨富萍

新疆天然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830002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管控生态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至关重要。论文首先阐述了多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强调了生态安全格局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构成,需要从整体上保证其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论文建立了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框架,包括生态本底线识别、生态压力源评估、生态安全格局模拟等步骤。最后,论文以某地区为案例,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生态保护红线科学化、精准化划定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对指导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多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本底线

1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与特征

生态安全格局具有多重特征。首先,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整体。这不仅体现在生态系统本身的内在动态性上,更源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持续互馈作用。其次,生态安全格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生态风险和压力在空间上的分布高度不均衡。再者,生态安全格局蕴含强烈的区域性。尽管全球化进程加速,但由于资源流动的局限性和生态过程的尺度效应,生态问题仍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特征。最后,生态安全格局具有多尺度的特点,它贯穿全球、国家、区域和局地等不同空间尺度,层层相扣、环环相扣。

生态安全格局的评价和管理需要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重目标,统筹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该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全面反映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与特征,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2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遵循系统性、综合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等原则。首先是系统性原则。由于生态安全格局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因此指标体系应当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内容。其次是综合性原则。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应当兼顾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并注重直接性指标和间接性指标的结合。再者是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指标体系应当体现一定的差异化特征,对关键问题和重点领域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后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择应当注重数据的可获得性,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以便于实际应用和持续监测。

2.2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由生态基础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环境质量安全三大类指标组成。生态基础安全从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本底入手,指示生态系统的载体与驱动力是否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关注动植物种群及栖息地的状况,反映生态系统内部的活力与韧性。环境质量安全则聚焦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质量水平,揭示生态系统外部压力的程度。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描绘区域生态安全的全景图。

指标选取需满足科学性、可获得性、针对性等要求。指标间相互衔接、具有合理重叠,有助于增强评价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各指标量化赋值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量指标根据阈值或标准值评分,定性指标则借助专家诊断与打分。最后指标值在空间尺度上进行加权综合,再经过适当转化,生成生态安全格局总体评价值。评价结果直观反映出不同区域生态安全水平的差异,便于制定差异化保护对策。

3生态安全格局分类分级

3.1 生态安全格局分类方法

生态安全格局的分类不应局限于单一维度,而应该结合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模式等多个层面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使得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综合分类成为可能。同时,分类过程中还需要借鉴当地居民的经验知识,将人文传统智慧融入其中。

除了自然生态要素,生态安全格局的分类也应当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城镇化进程、工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人为干扰程度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态系统的压力承载能力,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

3.2 生态安全格局分级标准

生态安全格局分级的具体标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标准制定应该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数据积累的基础之上,确保所选取的指标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其次,指标体系应该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能够全面刻画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再者,指标权重的确定应当注重区域特色和发展实际,符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最后,分级范围的划分必须操作性强,为生态保护实践提供明确的分级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态安全格局分级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的指导作用。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分级指标体系不仅需要借鉴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需要结合研究区域特点进行适当创新。例如,在考虑生境质量评估时,不仅要关注森林覆盖率、植被盖度等传统指标,还应当纳入水生生物多样性、湿地面积等新的指标,全面评估生境质量情况。此外,在人类活动方面,除了常规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还可考虑纳入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园区布局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只有构建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4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4.1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原则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一项涉及多重利益相关方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动态性等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要求划定过程科学合理、循证决策,坚持以科学理论和数据为基础。

2协同性原则则呼吁统筹协调不同区域和部门的利益诉求,形成工作合力。

3动态性原则意味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调整。

4.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不应过于僵化,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在划定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源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动态监测与更新。与此同时,亦要借助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等传统方式,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确保科学性与客观性。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决策支持。沟通协调是划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需要政府主导,专家把关,公众参与,多方通力协作。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不可简单机械化操作,需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差异悬殊,划定标准和程序应当有所不同。也应根据区域发展阶段的不同制订差异化的保护目标和政策举措。即使在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生态保护红线亦可能有所调整,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和延续性。总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范、精细操作,并予以及时修正和完善。

结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角度全面考虑。将多生态安全格局融入划定过程,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精准地界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一过程应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和联系性,将自然、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纳入视野,权衡多方利益,达成平衡与妥协。重点应关注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这些区域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中之重。同时有必要确定生态缓冲带或过渡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提供一定的弹性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珂珂,李小海,庞璐,等.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探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38(2):213-221.

[2]周路路,范立艳,付文进,等.基于多生态安全格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划定方法[J].资源科学,2022,44(2):35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