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谋县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6
/ 2

2023年元谋县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邓绍宗

元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51300

摘要:为掌握元谋县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研究分析辖区内14家用人单位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浓度(强度)水平,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期本县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据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元谋县;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楚雄州2023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选择元谋县14家企业进行监测,涉及建筑装饰用石开采、水泥制造、煤制液体燃料生产、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建筑用石加工5个重点行业。重点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和物理因素(噪声)两大类。

1.2方法

1.2.1调查表调查

调查人员通过查阅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档案,结合现场调查填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调查表》,调查表由用人单位负责人(或委托人)签字,并加盖公章。调查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基本信息、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上一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与运行、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及使用、劳动者作业和接害等情况。并对相关原辅料进行成分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种类、检测范围。

1.2.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采取抽样检测方式进行,岗位的选择、检测数量及方式均依照《方案》要求。粉尘和化学毒物的空气采样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GBZ159—2004)。工作地点粉尘短时间峰接触浓度(CPE)采用定点短时间(15min)检测,接触粉尘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CTWA)应采用个体长时间采样粉尘采样器使用TYH-30定点粉尘采样器与 APEX2IS/CNK4个体粉尘采样器。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进行粉尘检测。噪声依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进行检测。对所有接触噪声岗位工作地点噪声强度≥80dB(A)的岗位和工作地点噪声强度≥80dB(A)的工作地点进行测量噪声检测使用CEL-620B2/K1倍频程噪声声级计和dB2IS/CNDK3个体噪声剂量计。

1.3统计分析

采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

2结果

2.1基本情况

14家企业均为微型企业。其中,建筑装饰用石开采5家(35.71%)、 水泥制造3家(21.43%)、煤制液体燃料生产1家(7.14%)、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4家(28.57%)、建筑用石加工1家(7.14%)。14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既往开展率均为85.71%。

2.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14家企业总人数339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共231人(68.14%)。 以煤制液体燃料生产(73.91%)和建筑装饰用石开采(73.37%)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占比较多。接触粉尘223人、化学毒物52人、物理因素230人。

2.3职业病防护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防尘、防毒、防噪设施设置率分别为92.86%、30.77%、57.14%,但有效率为7.69%、50.00%、0.00%,部分有效率为92.31%、50.00%、100.00%。防尘设施设置率较低的为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75.00%);防毒设施设置率最低为建筑装饰用石开采(0.00%)、水泥制造(0.00%)、建筑装饰用石加工(0.00%);防噪设施设置率最低为煤制液体燃料生产(0.00%)、建筑装饰用石加工(0.00%)。个人防尘口罩、防毒口罩/面罩、防噪耳塞/耳罩的发放率分别为100.00%、7.69%、100.00%,有效佩戴率分别为28.57%、100.00%、 14.29%,部分有效率分别为71.43%、0.00%、85.71%。

2.4职业卫生培训

14家企业中有14家单位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过职业卫生相关培训,培训率100.00%。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培训总人数227人,培训率98.27%,培训率较低的行业为水泥制造(81.25%)。

2.5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结果

2.5.1不同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粉尘检测结果显示,以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行业的超标率最高(100.00%),噪声检测结果显示,以建筑用石加工行业超标率的超标率最高(100.00%)。详见表1。

表1:

不同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行业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

物理(噪声)

监测单位数量

超标单位数量(%)

监测单位数量

超标单位数量(%)

建筑装饰用石开采

5

3(60.00%)

5

3(60.00%)

煤制液体燃料生产

1

0(0.00%)

1

0(0.00%)

水泥制造

3

1(33.33%)

3

0(0.00%)

建筑用石加工

1

0(0.00%)

1

1(100.00%)

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

4

4(100.00%)

4

2(50.00%)

合计

14

8(57.14%)

14       

6(42.86%)

3讨论

3.1元谋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病发病的关系

3.1.1 元谋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有以下特点

行业分布不均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噪声主要存在于建筑和制造业,而粉尘则更多地出现在矿山和冶金行业。

危害程度不一:虽然大部分工作场所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但危害程度各不相同。部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超标,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

劳动者防护意识不足:部分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不足,防护意识薄弱,这也加剧了职业病的发生。

3.1.2 根据元谋县近年来的职业病发病情况,发现职业病发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例如,噪声暴露与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而长期接触粉尘的劳动者尘肺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劳动者。这进一步证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导致职业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建议

3.2.1明确监测目标

元谋县在未来的监测工作中,应将目标锁定在以下几个关键点:(1)全面覆盖:确保所有工作场所,尤其是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都纳入监测范围。(2)重点监测:对已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和岗位进行重点监测,如化工、冶金、煤矿等。(3)动态跟踪:对监测结果异常的工作场所进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监测策略。

3.2.2强化监测网络建设

在元谋县范围内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监测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引进,提高监测的精准度和效率。完善的监测网络是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根据行政区划、行业分布和职业病危害特点,合理布局监测点[3]。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提高监测设备的共享率和使用效率。积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2.3强化数据分析与预警

数据分析是监测工作的核心环节,元谋县应构建职业病危害因素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共享。运用统计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趋势。建立职业病危害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职业病危害。

结语

通过对2023年元谋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元谋县工作场所中普遍存在,且部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源头控制、提高劳动者防护意识、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估以及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等方面的工作,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林芳,孙晓伟,江荧荧.福建省2021年96家铸造企业重点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2,28(06):67-69.

[2]王照翠.探讨职业病危害与健康监护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3(16):98-100.

[3]薛来俊,张彦红,欧胸章等.清远市陶瓷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04):157-16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