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现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现状与思考

胡青青

南京博源空间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摘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新型、复杂、系统性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论,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助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也是缓解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策略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生态破坏行为也不断发生,对区域生态和谐造成了严重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的基本需求,更是国家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要承担的责任,打好环境保卫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广泛共识。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要求站在国土空间治理的高度,统筹森林、草原、湿地、湖泊、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与农田、城市人工生态的保护修复工作,体现综合治理效果,凸显整体效益。

1.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现状

1.1理念落后

国土空间是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必须坚持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理念;但就当今的形势分析可知,很多工作并未考虑到治理修复目标的统一性及系统化;一些项目还出现拼凑情况,生态修复碎片化突出,对重点区域缓解生态环境脆弱性不显著,严重时出现了修复困难或破坏问题。同时,在目前的整治工程中,保护与自然恢复,辅助恢复与恢复重建等措施的安排并不合理,还需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1.2认为生态空间越大越好

对于某个特定的区域而言,国土空间的面积是一定的,自然生态空间面积如果增加就会压缩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而城镇和农业发展则是该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实际上,国土三类空间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相互关联的功能,例如:针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干旱、荒漠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不低于自然生态空间;那么某个区域到底需要多大的自然生态空间,则要依据区域自然地理背景,生态系统恢复力和脆弱性、承载的主题功能类型、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确定,不见得就是越大越好。

1.3矿山、用水量、土地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矿山开采形式落后,矿山企业重经济发展,忽视质量及环境保护,使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大;部分地区遗留的环境问题并未得到改善和解决,很多地区受到矿山爆破的影响,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对环境和人们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用水量增加了水环境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尤其是温泉,使得地热水大量被开采出来,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水域流量,导致下游生态环境出现不可控改变,也会增加上游区域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工业厂区,交通主干道两侧,江河湖泊沿岸附近的耕地均受到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工业污染加剧了土地盐碱化的发生。

2.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保护相关思考

2.1增加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投入

加强宣传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引导企事业单位,科研院,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国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多方面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凝聚力。先要健全经济发展模式,增设特许经营企业,利用释放政策红利、专项资金、股权出让、委托运营、建立修复基金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来,并坚持在市场化环境下进行。其次是灵活调节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社会资本在参与生态修复中,需依据生态修复补偿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适当调整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提高社会资本的使用效率,创新投融资产品。最后完善生态系统产权交易市场。利用法律咨询、价值评估等媒介功能,不断融合生态修复项目与市场经营、政府补贴制度,打造生态修复系统产业链。

2.2明确划定生态保护区域

在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需全面调查和评估生态情况,掌握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类型、存在的自然要素情况及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这些调查、科学研究获得生态环境数据和指标。再制定科学的划定标准和指导原则,依据生态保护修复要求确定保护范围和级别。由于区域内的生物存在多样性、脆弱性等特征,明确划分保护区域。保护范围的确定需依据生态评估、调查结果以及划定标准和指导原则;通常情况下,区域需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例如: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等,再明确对应的保护措施。按照生态保护区的特点和需求,明确管理方案,包含:具体保护措施,禁止开发的项目和范围,限制开发的条件等。此外,还需加强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提高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大众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2.3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管理机制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要想顺利开展,就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完善管理制度,促进信息公开,才能更好的完成生态保护修复。第一、加强环境监管。监督管理是确保环境管理有效的前提条件,其主要包含监管环境的污染源,制定并执行环保标准,处罚违法破坏环境者,建立投诉处理机构等,加强监管力度可有效减少和预防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确保相关责任人承担对应的法律责任。第二、环境管理机制对实现环境管理至关重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包含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分工和监管机构的职责,确立环境评估和审批制度;从而规范环境管理工作,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三、促进信息公开的重要手段。建立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进而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加强信息公开向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提高公众的参与性,提高社会共治意识。第四、维护环境秩序和保护生态的关键。这主要指的是严厉打击环境犯罪行为,个人或企业,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和效率。通过增加打击力度,可有效遏制破坏环境问题的发生,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可持续发展。

2.4多部门协作推动生态修复工作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划分轻重缓急,依据自然生态规律开展修复工作,能够依靠自然的力量修复的就要依靠自然的力量,无法通过自然力量修复的就要给予人工修复。科学确定生态功能空间,农业功能空间,城镇功能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内容,因地制宜制定修复措施,维护生态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生态功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要以善治、良治为基础,重点保护自然资源富集,生态良好,环境无破坏的国土空间,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辅助修复;对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污染严重的区域要加大人工修复力度,培植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力。总而言之,需依据保护区域的实际情况,调整修复方案,坚持顺应自然,少一些建设,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工程干预,多一些自然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强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采取促进生态修复,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静,方莹,翟天林,等.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路径:科学到决策[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6):1-10.

[2]王柯,张建军,邢哲,等. 我国生态问题鉴定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方向[J]. 生态学报,2022,42(18):7685-7696.

[3]陈扬,王茜,冯素红. 创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的思考 ——以江苏省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34(4):47-55.

[4]王恺蓬. 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生态环境保护[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45(1):118-120,124.

[5]向槠楠.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生态空间保护和用途管制研究[J]. 房地产导刊,2023(11):141-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