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李京桂

身份证号:510824198202208119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作为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手段,其创新与发展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范水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策略

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管理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效益发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传统的人工巡检到现代的智能化监控,从单一的工程管理到综合的信息化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的变革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涉及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多个方面,对确保国家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工程的水文水力性能和运行效率,有效地减少洪涝灾害和旱涝灾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供水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稳定。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对于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水资源的不断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调度,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水利工程管理技术还可以结合生态工程措施,实现水质净化、湿地保护等功能,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2.1风险识别和管理不完善

风险识别和管理不完善会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如果没有对地质灾害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工程在遇到地质变化时可能发生崩塌和滑坡等事故,危及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当风险没有得到有效识别和管理时,工程项目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如天气灾害、资金问题等,从而导致工程延误和成本超支。这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品质,也会增加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给水利工程管理者带来经济压力和管理困难。当风险识别和管理缺失时,可能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2.2工程验收标准不一致

由于工程验收标准不一致,不同地区、单位对水利工程的验收标准和要求存在差异,导致质量控制方面存在困难。工程建设完成后,如果各方对验收标准持不同意见,可能会因此引发质量争议,影响工程质量的判定和保障。工程验收标准不一致可能增加审计难度。在进行审计和监督时,如果各方对工程验收的标准和依据不统一,审计人员在评估项目合规性和资金使用情况时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也容易引发审计结论的争议或纠纷。由于工程验收标准不一致,可能导致验收流程繁琐、拖延,从而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效率。

2.3监管措施不完善

监管措施不完善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存在漏洞和监管盲区,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控制,增加工程发生事故的风险,可能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监管措施不完善可能导致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和材料标准得不到有效监督,容易出现建设质量问题,降低工程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影响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监管措施不完善容易导致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存在浪费和腐败现象,增加了经济成本和资源浪费,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和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3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3.1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阶段,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制定长远的水利工程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设计阶段则是根据规划目标和需求,确定具体工程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关键是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规划阶段,应当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模型,开展水资源评估、水土保持分析、水文水资源调查等工作,确保规划方案合理有效。而在设计阶段,需要融合现代工程技术和理论,结合地质、水文、土壤等多学科知识,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并能够在未来可靠运行。

3.2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需要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计划应包括工期、资源需求、施工方式等内容。合理的计划可以将施工分解为可控制的工作任务,使施工过程按步骤、有序进行。施工管理还需要合理布置人力资源。根据项目需求,确定适当的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并对施工队伍进行培训和管理,以确保施工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材料和设备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管理需要合理采购、调配和管理这些资源。要选择具备合格认证的供应商,确保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同时做好库存管理,避免物资短缺或浪费。施工管理还需要进行现场监督与质量控制。监督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查,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和质量标准进行。以及模拟风险预测和灾害响应,减少不可预测的风险。施工管理还需要与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队伍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与协作。

3.3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管理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调度、水文水资源预测与监测、排洪防汛等工作。管理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计划和调度方案,在保证供水和灌溉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需求和流域间的协调,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建立完善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文变化信息,为水力发电、蓄能等水资源利用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在防洪排涝方面,进行定期巡视、疏浚养护,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维护管理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保养和故障处理。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设备档案和维修记录,制定定期检修、保养计划,并指导维修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3.4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分析。通过综合考虑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等方面因素,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然后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加固设施、提高抗灾能力等,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重要管理工具。根据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预案应明确责任分工、应急处置流程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的实施还需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3.5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管理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包括工程数据、水文水资源信息、气象资料等,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成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水资源模拟模型、水文预测软件等工具,提高工程运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智能化管理则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水文参数,自动识别异常状况并进行报警;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水资源变化趋势,指导工程调度和决策。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管理,建立基于云计算的远程监控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调度方案。

结束语

不断创新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技术,更有效地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强研究和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推动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梁新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要点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3):107-108.

[2]冯国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08):106.

[3]张培光.水利工程管理中技术创新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2):57-58.

[4]陈丽芳.水利技术创新与水利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山西农经,2019,(02):83.

[5]占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分析[J].珠江水运,2018,(2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