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葛凤燕

张家港开放大学 江苏省 苏州市  215600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文化知识很明显是低于本科学生的,那么对与理论的教学,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低于本科学生,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定位,是注重实践经验的。然而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实践经验教学很明显是很难达到的,这就造成了定位和实际教学矛盾的结果。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现状;发展方向

前言

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企业组织形态和内部管理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新型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机制。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对自身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才能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促进人才进行更好的发展。在进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与时俱进,对时代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改革。

1 高职会计教育现状

1.2会计课程设置不科学,不注重学生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大部分存在重复的内容,比如说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成本会计与注册会计之间都会存在着重复的现象,有的高职院校使用注册会计师的教材,但是由于学期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材难度大,导致部分的课程无法进行讲解,学生在理解上不够清晰。高职院校的学期较少,一般为2至3年,学生的生源质量较为普通,在培养过程中主要是对其生存实践技能进行培养,不会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造成了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毕业生在综合素质上有所欠缺,甚至做出有悖于会计准则和法律的事情。因此高校在设置会计学专业课的时候,要全面系统,不仅要对课程的一些重复内容进行删减,还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让他们明确的认识到未来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2.2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会计专业是一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但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都会将重心放在技能知识的讲授上,并辅以一些经典的课本案例,并未根据社会对会计专业相对应的职业需求进行适时调整、创新和拓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采取与企业签订实践协议的方式,推荐学生去企业中参与实际会计工作[3]。然而,在有限的实践时间内,由于会计工作涉及到企业具体实际经营管理业务,学生即使进入到企业也很难在短期内熟悉内部业务,参与会计操作,大部分学生只能旁观操作流程。不能进行真正的亲身操作,提高业务能力也变为一句空话,校外实践环节也流于形式。

2.3实践型师资力量缺乏,教学与就业脱离

高职院校的一部分老师存在着严重的脱离实践经验的现状,主要是因为老师在进入教学岗位之后,没有注重自我的继续教育,同时对于现在就业形势把握不够准确,甚至对当今的经济环境无法充分的进行体会,因而在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进行更新。实践型师资力量的缺乏,使得学生的实操水平也有所降低。与此同时,教学不能够完全的贴合就业环境,学生的培养现状过于简化,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2.4课程体系落后

高职会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学生兴趣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课程设置陈旧,缺乏新兴技术的相关课程设置。例如云计算、互联网支付、网络金融等都是时下的热门技术,却没有相关知识体系的课程设置。对新兴网络技术以及交易过程进行清晰地定位并与传统理论结合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挑战,需要耗费大量心血。但是从培养学生的数据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挖掘等能力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角度出发,开设这样的课程或者系列讲座势在必行。同时,开设这类课程不能仅仅依靠会计专业教师,需要引进行(企) 业专家协同授课。

3 高职院校会计的教学发展方向

3.1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促进高职会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强化教学质量还需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会计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效果。但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专业的整体发展存在较大联系,因此在对专业课程设置时,还需要树立长远的改革设置目标,确定会计类专业的重点课程,建立与其相对应的专业课程教材,为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的实现提供重要基础。其次对会计展开教学时,应对传统的课程进行合理创新并改革,如将财务会计以及成本会计和税法等课程进行融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块化分段教学,同时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教学,还需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后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前提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涉及基础会计知识、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对会计的应用和体现,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在掌握会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应用计算机对会计账务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所以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活动的质量[2]。高职院校可以开展教师团队的团建活动,增强团队的一致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相应地提高教师的薪资及福利,激励教师为高职会计类专业教学事业做出贡献;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明确教师自身的道德责任观和使命意识,以保证教师能够为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的学生;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特许金融分析师、中高级职称等会计、金融类专业技术证书,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对教师进行“360度”考评法,并对考评结果排名靠前的教师给予奖金、发放优惠券等福利,进行表彰大会,为其他教师树立可学习的榜样。另外,在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对会计类专业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即定时定期举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以及学术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学术研讨机会,提供技能提升方法和机会,以此让会计类专业教师在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能够学习到更多先进教育教学知识,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对教学改革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动的顺利有序展开提供重要基础。

3.3结合财会发展方向,重构课程体系

首先,从整体上对目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统筹,严格筛选审核教材,把知识点交叉重复较多、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进行合并。在总体课程当中增加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程的比重。高职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相对比较弱,反而是动手能力和意愿比较强。与高职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特点相适应,课程安排上应偏向于实训实践课,实训课程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应在50%以上。

其次,根据目前大数据和智能财务发展方向,在对学生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课程改革试点,对于会计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相应增设计算机编程、财务系统应用、数据挖掘分析等课程,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大数据、计算机系统和财会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3.4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师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采用全人格教学法。在采用传统会计教学法教学时,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通常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很多会计教师在授课时都会感到学生昏昏沉沉,学习积极性不高,会计专业的特性会增加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而在全人格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全人格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完成各个学习项目中的任务,在学习情境中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驱动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让学生更加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学生不断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与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理解单单靠教师在讲台前面讲授是远远达不到的,因此全人格教学法很适合高职院校应用于会计专业的教学。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传统的会计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会计专业而言,因其专业性较强,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主导,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以“理论结合实际”为核心,及时更新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社会各界输送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霞,李春燕.“互联网”时代下高职会计教育信息化课堂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20(02):241+243.

[2]夏俊芳.“互联网+”面向会计智能化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究[J].山西农经,2019(18):138-139+146.

[3]何丽.互联网+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9(27):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