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策略探讨

李萍

阿瓦提县农业检验检测中心  新疆 阿克苏 843200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必须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严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因此,加强农业供给机制,关注农产品安全,认真分析现阶段的农产品质量问题,有效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策略探究,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策略

在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生活富裕和乡村文明,为了促进乡村振兴,要加快乡村治理,构建现代化农村为农村发展奠定基础。政府要格外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和谐稳定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为推动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奠定基础。政府关注乡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缩短城乡发展的差距,解决城乡发展的主要矛盾,降低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强化均衡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结合目前农村农产品的发展情况,解决质量安全,由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涉及源头环节、生产领域以及流通领域。因此,在这方面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管控,企业在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规模化,建立健全安全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食品,打造网红农产品生产基地,以改善农村农产品,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扼杀在源头,做到事前防范的作用。其次,在生产环节要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管控,通过加强全方位的质量管制以及普法安全,加强对农户的法律宣传,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体系,监控生产环境,在生产的整体环节要进行监督与管控,通过对生产的工艺进行正确引导,对违法农户和违法企业进行惩治,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最后,在流通环节上要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强化物流的建设,推进放心食品的建设,将基础设施下乡进农村,对售假造假的违法情况进行严格处罚,在消费环节要落实主体责任和销售主体责任,对销售的主体进行普法教育,从而提高居民的法治观念,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村要承诺食品安全,守住农产品这一关口,优化法治管理,建立失信黑名单,对有严重食品安全的农户进行限制,鼓励高质量,低化学试剂残留的食品进入消费者口中,推进食品安全顺利开展,从而维护消费者的食品利益。

二、加强普法教育,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要保障食品安全,树立食品安全的工作目标,为农村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带给农村的压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之后,要保障居民的健康。在乡村战略发展的条件下,需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首先,需要进行法治化建设,将农产品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完善,加强对农产品安全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奠定基础,探索全新的产品质量途径,可借助新媒体或者新闻广播渠道,宣传食品安全,做好舆论监督和指导作用,将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并通过线下宣传和线上广播制作普法栏目,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树立到新的高度,可以通过开展示范村评选活动,加强食品安全的防范管理工作,展现为民服务食品把关的管理理念,针对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各项问题,要开展重点监督和安全教育,及时解决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农产品质量包括品质和安全这两个属性,其品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其安全是对消费者健康的负责态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健康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保证农产品的产量,还要保证粮食的质量,强化主体责任,选择优质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目前,主要要从三方面进行转变,我国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担心食品安全,国家要制定相关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其次,要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高品质的农产品,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规范农产品种植方向,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最后,要保障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销量,稳定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信心。

三、加强监督工作,保障食品安全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面,要加大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吸引优质人才参与到农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当中,从而实现监督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除了基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之外,还要结合农业部和公安部共同协同治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和假冒伪劣的不合格产品行为。通过开展层级联动,建立监督管理机制,融合部门,基于农产品的消费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三方面,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建立安全监督的长效机制,规范销售渠道,解决包装不合理的问题,下架假冒伪劣的农产品和不合格的农产品,第一时间对假冒伪劣的农产品进行销毁处理并进行源头追踪,第一时间查处生产假冒伪劣农产品的厂家,从根源上避免假冒伪劣农产品流入到消费者手中,通过在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要提高主体参与,聘请相关的农业专家参与到生产当中,建立绿色生产基地,定期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督促农业农民的素质得以提升,优化经营主体环境,在安全责任上进行把关,进一步强化群众的思想意识,解决农药残留和化肥残留,从不同角度明确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农业农村部门可依照不同消费体的特征,建立监督体系,持续推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强化质量监督与管控工作,加强与第三方协会的合作,对农产品进行严格认证,打造一批具有农村特色的农产品和特色品牌。对广众消费者而言,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持续监督管理食品安全责任,第一时间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举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完善电商法律,保障食品安全

目前,我国的销售网络环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市场销售,而是通过电商将农产品销售到各个地区。因此,电商法律成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环节。总体而言,我国电商的农产品质量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需要进行立法保护,融合网络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建立监督管理责任,将网络与食品进行有效的衔接,根据不同的销售范围调整立法范围,形成全面严谨的法律体系,拓宽法律范围,加大惩罚惩治力度,除了采取一般性的经济处分之外,还要加强刑事处罚,处罚违规违法的企业,解决违法成本低和法律缺陷问题。同时,要联动农业农村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分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之后推诿责任。同时要明确物流运输的责任与义务,对物流公司进行信息备案,方便进行监督与管理。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下,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约束农户与企业。在拓宽法律的范围的同时,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将电商销售涉及的各个平台进行信息备案,从而监督食品安全,在生产、销售与运输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管理,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要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农产品质量的规划,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格外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综合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从源头处理不合格的产品,在销售、生产、流通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加强质量队伍建设,做好普法宣传,使农产品走出发展困境,同时,完善电商法律,对各项环节进行备案处理,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义勇.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研究[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9):109-111.

[2]陈君理.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机理与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3(10):125-133.

[3]夏悦欣.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果蔬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策略——以武定县为例[J].云南农业,2023,(8):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