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民族音乐中的“舞”与“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3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民族音乐中的“舞”与“思”

姜子月1李思佳2

临潼区秦汉学校,陕西省西安市,710018

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六小学,陕西省西安市,710026

    摘要:2022年的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椎(2022年版)如雨后春笋般亮相在每个教育人的视野中,最为震撼的便是强调核心素养,以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提倡学科融合及跨学科学习,加强课程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已成为课程改革的趋势。《标椎(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提出“突出学科综合”,音乐课程的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如3——9年级的“小型歌舞剧表演”等无不不体现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明代学者朱载堉在《论舞学不可废》中分析乐舞关系说:“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必使观者听者其性情指感其善心,惩创其逸志,而各得其性情之正。丰富的传统舞蹈和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是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学科融合;舞蹈;核心素养:跨学科实践能力;综合表演能力

一、民族歌曲中的衬词“荡漾”在了孩子们的举手投足间

    在以实践为导向的音乐课程教学中,体验成为了最重要的的教学理念,而舞蹈便成为了体验音乐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例如:歌曲《摇船调》是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美妙童音里的一节歌曲教学课。是一首充满地域色彩的台湾民谣,为民族五声调式。纵观一至六年级教材,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是对三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四分休止符的复习与巩固;歌曲中出现的“问答”的演唱形式是对二年级下册第四课《美丽家园》中的欣赏曲《吉祥三宝》中涉及到的问答形式的对唱实践;旨在通过美妙的歌声进一步感受民歌中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充分体会到对歌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的深切情感,实现热爱祖国、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华儿女幸福团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摇船调》是一首台湾民间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4∕4拍,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优美。一开始的四个问句采用了第一、二两乐句的旋律完全重复,仅在末尾加以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在相互对歌时活泼、欢快的情景,很适合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活动。接着歌曲又加入了3小节的衬词和1小节重复句,更增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基于以上信息,在本课情景律动环节我采用生动、优美、舒展具有摇船律动的舞蹈动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听着即将要学习的歌曲《摇船调》,伴随着优美的舞蹈,徜徉在台湾悠扬、静美的山水画之中。既能让学生如临其境歌曲进行了第一次的高效聆听,乐中有舞,舞中有乐,潜移默化中温润孩子的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摇船舞蹈动作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婉转、起伏、细腻的旋律线条。

玩水舞蹈动作设计分为两组,“一泼一挡”的设计,为后续对歌“一问一答”做预设,将教学重点趣味化、灵动化,进而沉浸式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运用音乐和舞蹈学科蕴含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音乐美、舞蹈美、情感美、文化美、心灵美等丰富的美育资源,有机整合音乐与舞蹈学科的美育内容。一首船歌般优美的《摇船调》,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如诗如画,风光旖旎的宝岛台湾,我们仿佛和客家小朋友摇撸划船荡漾在青山绿水间,那是多么令人陶醉、多么温馨的画面呀!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幸福团圆!

借助舞蹈肢体的帮助加以音乐的熏陶,帮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摇船调》民谣音乐风格及音乐中的美好意境,真正达到感受美、表现美,将音乐美、肢体美、意境美潜移默化于学生之中

二、体验维族舞蹈-小型歌舞剧表演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本课教学设计聚焦核心素养内涵: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大领域,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我遵循艺术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在听、唱、跳、奏、演等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收获。上出具有浓郁文化韵味的音乐课,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本课中我依据新课标理念中的—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少年的歌”中的一节歌曲教学课。纵观小学音乐教学课,本课是继三级(下册)“美妙童音”中的单元教学延伸,回顾三年级(下册)中的音乐作品,都从侧面表现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本单元皆继续延伸,围绕“少年的歌”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所塑造的少年音乐形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是一首诙谐、风趣,带有一点表演唱特点的歌曲,具有浓郁新疆民歌风格,四二拍,二段体,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歌曲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中出现了下滑音的唱法和临时变化音,即刻把少年阿凡提欢乐风趣的生动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第二乐句旋律上扬,唱出了少年阿凡提愉快的心情。第三、第四乐句分别插入两个乐节的间奏,特别是第四乐句,运用了切分节奏和重音记号加强了语气,更加突出的表现了少年阿凡提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心情,突出了歌曲的主题。第二乐段以密集的节奏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唻唻睐”,更鲜明的表达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最后的两句旋律做了变化重复,曲调宽紧交替,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学习的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他们初步掌握演唱、演奏等艺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演唱中能做到声音自然,情感表达、准确性和流畅性上基本符合作品要求。在歌曲演唱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较好地做到声情并茂。但在表达作品的情绪、情感以及表现音乐意境和音乐形象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信息,在课前师生律动环节中,我充分发挥自身的舞蹈专长,以新疆舞蹈为切入点,在新疆舞的韵律感中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体会新疆音乐舞蹈独特的魅力和浓郁的新疆味儿。生通过观察老师表演的新疆舞蹈,找出了具有浓浓新疆味儿的动作,并能大胆上来展示、体验,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弘扬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充分发挥了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反复聆听感受的基础上学唱歌谱,认识变音记号;用聆听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第一乐句中变音记号的作用。通过学唱乐句中的下滑音和升记号,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和浓郁的新疆味道。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演唱中我融入了歌表演、乐器伴奏等丰富演唱表现形式,激发学生演唱兴趣,提高演唱能力,体升表演水平。借助姊妹艺术,突出学科融合。在教唱歌曲三、四乐句极赋情境的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发挥联想与想象,在情境中学,在学中表演,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歌表演能力,使其掌握艺术表现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同学们,歌中有舞,舞中有歌,能歌善舞的新疆人民就是这么用歌声与舞蹈抒发内心的情感!老师带来了很具有新疆特色铃鼓,你觉得用它演奏怎样的节奏型可以为歌曲增添色彩?”在拓展编创环节,我同样把问题留给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养能力,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进行了通过新疆帽子戴起来—热情舞蹈跳起来—灵动铃鼓奏起来三个环节来表现音乐,进行了集歌唱、舞蹈、表演、打击乐器伴奏与一体的音乐歌舞剧的表演,极大的加强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循序渐进的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和综合表演能力。

欢快的歌声还在耳旁回荡,阵阵的铃鼓声拨动了我们的心弦,热情的舞蹈定格在了我们的脑海中。少年阿凡提的精神扎根在天上脚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少年阿凡提一样,做一个幽默、乐观、自信、阳光的少年!让我们随着音乐踏着欢快的舞步走出教室!

三、在“跳月”中品味民族管弦乐

《阿细跳月》又叫跳月歌,其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动感,特色鲜明,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首民乐合奏曲。

根据以上知识背景,我抓住了“跳月”这一特点,思考制定了教学环节,分别是:情景律动导入——跳起三步乐,弹起大三弦——欣赏乐曲——聆听重复次数——聆听主题音乐发展的变与不变——师生共同用音乐与舞蹈诠释阿细跳月——课堂总结。

情景律动环节,我采用生动的阿细族舞蹈动作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来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音响,总能作用于人的感官和情感世界,使人陶醉。学生只有在感受、体验、理解、表现艺术以及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时,才能充分体验艺术的美和蕴含其中的丰富情感、深刻意义。

跳起三步乐,弹起大三弦环节,新课标中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表达感受和见解。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为此,我讲述了阿细跳月的来源,通过跳起三步乐,弹起大三弦使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彝族阿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激发学生对《阿细跳月》学习的兴趣。

完整欣赏乐曲《阿细跳月》环节,《礼记,中庸》记载:致广大而尽精微。”音乐学习亦如此,先整体感知音乐情绪、速度,然后再分步聆听,最后在进行整体构建。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又设计了聆听全曲-模唱主题乐句-聆听重复次数-聆听主题音乐发展的变与不变这四个分环节,通过填词模唱音乐主题、唱画图形谱,加深对音乐主题的记忆,为深度聆听做铺垫。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创编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新课程标明确指出,音乐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为了降低难度,我将舞蹈律动贯穿在每个环节,经过了一节课的渗透,在最后舞蹈视频的加持下,学生大部分能完整表现出来。

新音乐课标中提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功能。本课的评价方式有师评、互评、自评,以诊断、激励为主,使学生了解自己本节课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本课《阿细跳月》,将我们的思绪带往了祖国的西南地区,古老质朴的彝族阿细人依山傍水,世代生活在那里,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无限的向往,使他们为自己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阿细跳月》不仅走出了村寨,走出了云南,走向上中国,更登上世界的舞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由衷的感到自豪,同学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更是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我们要传承本民族文化,发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世界更多的人喜欢上我们的民族音乐。

四、小学一、二年级畅游课中的土家族舞蹈

《乃哟乃》是人音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节土家族民歌,本节课我通过与音乐教师同主题下跨学科融合的课程方式,将本节课作为舞蹈课来教授,探索了课程融合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我根据歌曲节奏简单,旋律轻快活泼的特点,引导和创编出符合土家族风格特点的摆手舞,让学生掌握“前摆手”、“左右摆手”等舞蹈动作,让学生了解到摆手舞与土家族人民劳动场景、生活习性息息相关。学生初步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本课依据新课标总目标中“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遵循《艺术课程标准》理念,以个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因此选取本课内容进行授课,使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创造等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本课将采用示范法、情境设置法、探索模仿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从律动热身让学生感受土家族篝火舞会的热闹氛围。

                           结语

  根据笔者以上的课堂中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创新的思考与实践,相信大家也看到,现如间,音乐与舞蹈的学科融合在音乐常态课堂中已逐渐体现,课堂上,音乐与舞蹈有机综合均有诸多形式的体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更加浸润、深刻。借助舞蹈去感知体验音乐才会产生联觉与想象,借助联觉与想象力才能促进对音乐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提高音乐的表现力,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源就是歌舞乐一体。

  1. 杜宏斌《新版课程标椎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音乐)》
  2. 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

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
作者简介:姜子月(1989.11-),女,汉,宁夏中卫人,临潼区秦汉学校,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舞蹈学科融合。

李思佳(1994.5-),女,汉,江苏无锡人,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第六小学,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