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脑外伤应如何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1

发生脑外伤应如何应对?

董家志

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017

脑外伤是指外力作用导致的脑实质损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近年来我国脑外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本文将为广大读者介绍脑外伤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减少误治。通过科学的应对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外伤导致的后遗症,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一、脑外伤的危害

脑外伤是一种损伤脑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轻度脑外伤可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散漫等症状;中度脑外伤可出现意识混乱、语言功能障碍、部分肢体活动障碍等;重度脑外伤则可导致意识丧失、认知功能障碍、肢体活动能力丧失等后果。这些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脑外伤的发生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脑外伤发生后的紧急处置

当脑外伤发生后,需要迅速进行紧急处置,这对于减少进一步损伤,挽救生命至关重要。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脉搏变化等危急情况。如果需要,可以进行人工呼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检查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这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其次,要小心移动患者,避免颈部受到二次伤害。可以使用颈椎护板等进行固定。要将患者平躺,抬高头部30度,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要进行脑震荡及颅骨骨折的防护。可以使用冰袋轻轻冷敷头部,但要避免冷热刺激过强。也可以在头部两侧垫软物进行保护。在转运患者时,要慎重小心,防止颠簸。严禁使用吗啡等药物进行镇痛,这可能遮盖病情,延误及时准确的诊断。紧急处置的目的是防止继发性脑损伤,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救治时机。

IMG_256

三、脑外伤后的进一步检查

发生脑外伤后,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CT检查可以快速、清晰地显示颅内损伤情况,尤其适用于颅骨骨折、脑出血、脑挫伤等脑外伤的检查。CT检查可以判断损伤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为脑外伤的诊断提供依据。MRI检查则对软组织损伤的显示更为精细,可进一步判断是否有脑组织撕裂伤、白质撕脱伤等较隐蔽的损害。因此,CT和MRI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判断脑外伤的情况。此外,神经系统检查对评估脑功能损害也很重要。应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这可以判断脑干功能是否受损。肌力、肌张力及痴呆反射等神经学检查,可以判断运动及感觉功能是否存在障碍。时刻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这些检查的目的是尽快判断脑外伤的部位、严重程度及潜在危险,为后续的针对性治疗奠定基础。

四、脑外伤的专科诊治

(一)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脱水、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预防并发症等药物。常用的有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药物,可缩小脑水肿;维生素B1、B12等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异烟肼等脑代谢药物,可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使用抗感染、抗痉挛药物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二)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进行开颅清创术减压。对存在颅骨骨折的进行颅骨复位固定手术。必要时进行减压性颅骨切除术或脑室引流术治疗颅内压升高。

(三)理疗康复

脑外伤后遗症较多,应尽早进行物理治疗、职能训练等。运用康复技术改善患者肌力、协调性、站立和步行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存在吞咽障碍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还可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

五、脑外伤患者的日常照护

脑外伤患者出院后,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事项,以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首先,要防止再次脑部撞击或转动,避免脑组织受到二次伤害。如在家中要佩戴头盔,长期卧床患者要注意定期翻身。其次,要保持合理的营养摄入,按医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充足的蛋白质。还需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另外,要按时进行功能训练,如语言、肢体等,并接受心理辅导。

脑外伤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广大公众的关注,以减少误治现象。预防先于治疗,公众要增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