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供暖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析

赵文俊

身份证号码:65230219830626103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材料、技术等也在不断变化,新技术、新材料,不仅能够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对工程的功能性提升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也能够提升工程的价值,为建设单位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而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则需要建设单位给予科学施工管控,避免一些施工问题的产生,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升居住人员的居住感受。

关键词:供暖工程;质量通病;施工管理;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优化,我国城市供暖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和长足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供暖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相应的提高了供暖系统的工艺、设备、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技术水平,是我国的供暖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为我国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推广节能供暖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供暖施工的质量管理。

一、供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供暖工程的施工一般在建筑工程的桩基工程结束后开始,其前期施工工作是预留孔洞等工作,主体施工是在整个建筑工程的主体封顶后进行的。要做好供暖工程的施工,就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做好组织设计工作,进而根据施工规范和施工设计等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全程的监管与控制,就会严重影响后期的装修工作,甚至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对施工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对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视度,采取有效措施管理、监督和控制施工质量。

二、供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供暖干管的坡度不合适。造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管道没调直以及管道在穿墙洞的时候没有很好的主意管道的坡度;另外一个方面是管道支架的位置和标高的控制不到位,造成支架的间距和标高的偏差过大,从而使管道局部下凹或者凸起,形成局部的反坡或坡度变小,致使管道内积水或积气,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在安装前做好管道调制工作,其次在安装支架前按照设计图纸来合理的控制管道的坡度和标高,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最后阶段,在堵墙洞时不可以强塞硬垫,以免造成管道坡度受到压力而变形。

2.散热器的支管坡度不合适。散热器支管坡度不合适。一般是由于在管道下料时测量准或计算不正确造成。在施工时先安散热器,后立、支管。随量下料安装,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混用或使用同一种支架。这样的情况往往会造成管道不能按预计的方向伸缩,造成支架和管道的受损。施工中,用料偏小或造成支架下弯或受损,管道下完严重时,就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识,要严格按照正确、规范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4.干、立管甩口位置不准以及散热器的坐标、标高不准确。干、立管甩口位置不准确,主要是有测量误差造成的,其次是有土建施工中轴线偏移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中就要选择精度高的测量工具,在现场进行实测,根据实测的情况下料施工。散热器的坐标不准确主要表现在距离忽大忽小,而标高的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同一场所的标高误差过大。

5.绝热材料填充不牢,影响保温美观。阀门、法兰及其它可拆卸部位的保温,两侧必须留出空隙,再以相同的隔热材料填齐。保护层要帮扎牢固紧密压缝均匀、美观。

6.阀门安装。在阀门以及配件的接口处,接口螺丝紧不到位,麻丝缠不匀,胶垫未垫,会导致管道滴水、漏水等现象发生。

三、供暖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以自主控制和监督管理相结合,事前预控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动态施工中严格管理控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严重的失误,降低施工中可能造成的损失。

1.施工质量的事前预控。首先,事前预控要把施工准备作为工作重点,包括开工前的施工准备、作业活动前的施工准备和特殊施工准备等工作质量的控制。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的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要求,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对于图纸的检查和深化工作一定要认真落实,并且将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对比,消除设计图纸中出现的错误,尽量保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施工前。同时要认真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对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要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是指导现场施工有序进行的主要条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可以有效的合理分配施工生产要素,规范施工作业的技术活动和管理行为,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次,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管控是重要的一环,对于暖通工程的运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为了能有效控制材料的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证。具体而言,首先,应验证购置材料的合格性质,如检测施工材料的生产合格证,保障施工材料质量的合格性。其次,针对材料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如对同一批次、型号的材料给予抽样检测,验证其是否合格,如存有不合格的材料,应加强管控,必要的条件下,可以对全部材料都进行检测,以能够形成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最后,强化管道材料的表面检查,基于暖通工程中,管道材料多、数量多的特点,质量检验工作人员,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则可以优先采用观察法,即观察管道材料表面是否存在、裂缝、裂纹、损坏等现象,一旦发现应及时给予处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应用存有问题的材料,这便能够提升对暖通工程的管控质量,推动暖通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另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对工程的治疗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对此,施工管理环节,同样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管控。

2.施工质量的事中管理。施工质量的事中管理控制阶段是施工项目中具体操作的阶段,事中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工程项目的成败。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施工事中管理控制。

首先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来设计施工,实施对施工计划的严格控制,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优化组合,以确保项目工程施工目标的实现。加强计划的动态管理,按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计划,并实行检查制度。其次,对于施工难点部分,要按照事先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实际操作。比如对商铺内的改造施工,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在对营业商铺的供暖设备安装时,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尽量与商铺的营业时间错开。

3.施工质量的事后管理控制。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主要是进行已完施工的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和不合格的处理,以保证最终验收的工程质量。已完施工的成品保护,是避免已完施工成品受到来自后续施工以及其他方面的污染或损坏。防止施工顺序不当或交叉作业造成相互干扰、污染和损坏,成品形成后可采取防护、覆盖包裹等相应措施进行保护。施工质量检查验收作为事后质量控制的途径,强调按照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划分,从施工作业工序开始,依次做好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通过多层次的设防把关,严格验收,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对验收不合格的分项工程,一定要返工,重新进行验收,使其达到合格为止。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设暖通工程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如工程建设安装暖通设备后,建筑室内的空气可以明显得到改善,这便利于居住人员的居住,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暖通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则需要建设单位给予科学合理的管理,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进而提升工程的价值,与此同时,这也需要建设单位加强对有关管控方法的了解,掌握方法中的要点,真正形成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振宇,供暖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J],热能动力工程,2009(03)

[2]李勇,供暖系统的管理与运行[J],有色冶金节能,2008(01)

[3]施家兵,项敏,郝毓涛,热水供暖系统试运行调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4]李方惠,孙翠云,热水供暖系统的运行与调节[J],一重技术,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