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外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3

产出导向法在外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姜云龙   王智强

河北北方学院 张家口市 075000

摘要:作为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外语专业肩负着培养学生外语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任,高校开设的多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用分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在其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组织教学过程。实践证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中国文化;外语专业

改革开放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语学习群体,虽然专业语言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大批外语专业人才,但大部分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习效率不高,语言能力不强。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日益强大,年轻一代更应该坚持文化自强的原则,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大多数学生在外语课堂上接受的是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学习的实用性不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解决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问题,由我国研究者文秋芳等人提出的“产出导向法”(POA)应运而生。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现状提出的新理论。产出导向法基于“结果假设”和语言学习的文化视角,倡导学用结合的理念,以结果指导学习,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输出是学习的起点,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它也是学习的目标,注重所学语言的应用。产出导向法强调产出导向活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将产出导向活动与前置性教学活动充分结合并融入课程教学中,为提高高校外语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方向[1]

二、以POA为依托五个教学实践特色

(一)输出驱动阶段特色

首先要向学生说明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促进表达自由和意识的提高。 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的目标要合理、切实可行,是学生可以实现的。“驱动”后,学生可以自己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段性目标,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努力帮助学生实现,原则是可操作性强,不脱离实际。

(二)输入促成特色

成果定位阶段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堂任务,积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取得成绩。2020 年春季开学,恰逢 COVID-19 开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堂做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外语词汇、文化积累、中餐烹饪交流策略、摄像相关素材制作等方面的学习能力。例如,一位来自四川的学生在录制微视频时,用外语讲述了“夫妻肺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学会了视频剪辑应用软件的使用,为音频编辑添加字幕,使用爱剪辑等专业视频剪辑软件,如PR、VR等[2]

(三)学习特色的选择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意愿,结合学生感兴趣的重点模块,分为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进行基础教学。

中国文学、中医药、哲学思想、传统服装和美食在学术研究中的支持率普遍较高,中医教学恰逢疫情流行期,帮助学生在做好家庭检疫和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学习简单的中医药常识,做好词汇积累,善用语言。

培训期间举办两次比赛:一次是中国传统美食比赛,一次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比赛。培养学生拍摄微电影、撰写、为参加竞赛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的交际能力。建立对中国文化的心理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凝聚力。

(四)以学促评价

文秋芳教授的 POA 评估系统--师生协作评估(TSCA)在现代在线课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和教师将方亚平台作为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学生参与度高,提高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中国传统街头卖艺大赛设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最佳影片制作奖、创意奖,采用教师对比评价,以学生互评为主要标准,教师评价为辅。获奖学生可根据比赛规则获得相应的课堂加分,所有参赛选手均可获得专业电子书一本,并附有校园指南。

(五)与学生毕业实践相结合

课件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视频制作来传递信息,利用图片、字幕、音频等进行内容创作。微视频制作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毕业前急于学习视频编辑与制作的问题,并作为试点项目,培养学生的初步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毕业生。

三、产出导向法在外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

1.根据学习状况确定学习进度并取得进步

课程分析表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课程对其职业发展、就业等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专业理念的建立和实施是建立在一系列专业基础之上的,二者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应用到学术标准中,可以促使学生学术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发展。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根据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能力发展规划、考试指标以及课程中列出的知识、素养和阅读三个维度的目标,编制课前调查问卷,让学生能够客观地发表意见,在学生完成课程第一模块的学习,对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确保学生的回答客观真实

[3]。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势、外语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评估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收集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和未来职业选择等信息,并结合其他学科课程的历史数据,完成对学生中国文化素养、外语技能和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画像,在后续课程中,收集并保存学生的作业。

从问卷中了解到主要教育背景如下:学习过外语并已完成大部分外语核心课程的学生,通常为 CSE-5/6 级,首选职业主要包括教学、翻译、咨询、商务、编辑和出版。

2.定位身份,构建文化利用场景

中国文化概论这一课程能够指导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提高本课程知识、技能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的专业不同,在课程设置中自然而然地确定不同的专业场景,将学生置于未来的文化传播中,虚拟的专业身份被置于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同时,增加学生对当地文化的熟悉程度,便于学习、采纳和实施,提高成果的有效性。 从实践的角度看,课程的性质是一种内容丰富、学生实践有限、信息系统薄弱的文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往往与语言的实际运用脱节,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只有将阅读知识、识字能力和阅读技巧与实际需要和个人要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文化的改变、吸收和运用,即促进文化知识与语言的融合,产生文化语言表达的运用。

专业发展和能力建设被视为催化剂和推动力,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导向成果,这一产出导向法的目标被进一步细分为中国文化能力、外语语言能力和专业发展三个维度,课前、课中和课后练习相同,学生根据相同的职业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完成任务,呈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此外,秉承 ESP 的教育理念,整合不同商务场景下的各种商务文化语言,加强学生文化知识、职业和以往所学的应用,突出学生职业选择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提高学生的个人成就。

在完成模块主题后,还能够整理模块中的术语,进一步拓展职业生涯中的中国文化知识,各种职业中的外语文化提升是语言提升的重要要求,包括应聘环境的准备、应聘者技能类别、应聘语言中的正式要求以及应聘者在应聘中的必备能力。

教学计划的设计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能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将中国文化融入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中,用外语应用基础文化知识,提高沟通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积累专业词汇的机会。

整个研究的结果构成教学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讨论的基础,基于学生职业发展的方向、相互影响。职业场景提供了应用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帮助学生直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获得明确的学习成果[4]

3.按照专业标准培养学生的文化、语言和语法能力,重视课堂教学成果

根据中国文化特点,补充相关的专业文化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文化史的专业实例,专业拓展以课堂互动、分离式作业和小组活动为主,将职业与文化充分结合,为学生创造有形、有用、动态的学习情景。例如,翻译专业的学生可能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语言特点进行翻译,在课堂上进行文化交流,提高他们在不同翻译场景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并根据目标受众进一步探索跨文化使用案例。此外,在中国文化中学习语言具有挑战性,可以根据职业标准等实例进行情景模拟,明确受众、职业场景、应用场景和未来职业状况,提高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提高文化表达的准确性,同时,要提前预见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逐步走向更深层次的职业发展。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章节时,可以补充中秋节的历史小故事,让外语专业的学生用小故事来说明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故事。无论是在准备课程之前,还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学生都应以小故事为指导,分析读者的接受和感知。所选词汇应简单,并兼顾大部分文化词汇,如学员提到玉兔,应鼓励学员更详细地解释玉的概念,文化术语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此外,还可以建立专业文化应用的评价程序,教师可以开发评价表,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演讲方法、演讲效果等方面得到提升。通过评价,不断深化专业知识,促进文化知识的快速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有效积累,提升学生互动学习成果。

4.延伸课堂指导

专业课堂元素帮助学生自主创设文化实践情景,结合中国文化的发展,调查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尽可能寻找相关专家和案例,鼓励学生直观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激发更深层次的认知,并包含对文化和历史场景的引用。课后文化学习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专业小组进行讨论和课后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例如,利用文化符号,让学生参与文化解读等教育形式。

5.开展纵向研究,监测过程结果,明确产出的局限性

民族志方法详细记录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关键事实、典型案例、学生访谈数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以及课程效果,逐章分析,监测和评价教学效果,找出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进一步完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发现学生对其外语语言技能的自我评估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全面了解了每个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和不足,促进课上和课后任务的完成,也有助于更公平地分配听、说、读、写、译任务,以及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选材和讨论,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

文化概念是学生的学习困难之一,专业术语的使用对学生学习翻译知识积累以及读者和听众的语言意识和语言服务感知的形成产生了特定的影响。学生与专业翻译人员的认知差异是渐进的,学生应建立一套基本的专业术语,明确专业术语的应用要求、质量和性能,并在虚拟训练中通过试错培养自己的专业术语思维;专业翻译人员应努力正确使用专业术语,使其适应语境和具体需要。学生训练的水平、广度和深度将对未来的专业术语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翻译在商业话语权中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并借助四个步骤加以改进。

首先,语言教学涉及术语的学习;其次,相关章节对各种术语技能进行讲解和应用,全面了解术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再次,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可以增加对模拟专业应用的理解和使用,加强对文化概念的学习。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和翻译专业术语,为思想交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阅历和见识,加强深度教育和行业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探索总结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考各种中国文化知识、文本理解标准、文本理解要求和专业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专业意识和专业实践;在整个过程中,使用民族志等方法来分析、促进和优化所有的教育研究,并顺利完成课程。

课程结束后,对相关成果进行了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在课后的反馈往往表明,课程的实用性很强,对中国文化有了系统的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对外语术语从无到有有了认知。其次,与高校及其他同专业课程相比,专业发展意识更强,此外,部分学生还参加了校级专业竞赛,并获得了职业规划创新奖等多个奖项。最后,同年,两名学生在外语系组织的“Tell China ”外语写作比赛中获奖,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该课程最终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三)教学反思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但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学习西方文化,忽视了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全世界兴起,中国也开始重视对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毅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内化所学知识,培养跨文化和人文交流能力,提高思辨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结束语

产出导向法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教师学以致用,在外语专业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更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强;实践证明,产出导向法也是一种本土化的教学理论,可以应用于高校外语专业和各种外语课程。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教学设计,产出导向法教学法的理论也更加全面,从而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晨倩. 产出导向型中国文化外语教学中驱动场景设计[J]. 西部学刊,2023(23):112-115,120.

[2] 顾艳艳. "产出导向法"框架下的中国文化与翻译教学实践研究[J]. 海外外语,2023(23):96-98,105.

[3] 罗娜.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外语"学用一体"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3,11(6):82-86.

[4] 乔文静.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J]. 科教文汇,2023(22):130-134.

基金项目:2022年河北北方学院第二批校级科研项目《产出导向法在外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XJ202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