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cc“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MPAcc“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谢竹云1,汪雨霏1

(1、江苏大学财经学院,镇江,212013)

摘要 专业课程是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本文从确立“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目标入手,依据专业内容,设计思政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并提出从加大课程建设资助力度、创新教学方式、健全课程思政考评机制等多方面提升思政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会计硕士;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

一、引言

2014年,上海高校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正式拉开了国内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序幕。对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代表性观点如高德毅(2017)认为,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新型课程理念,不是要求去单设一项思政实践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而行、同频共振,以达到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体系之目标。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财务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近年来我国财务领域财务舞弊、偷税漏税、虚开增值税发票、挪用公款等非法行为频现,严重侵蚀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肌体。财务人员如果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各类经济诱惑,就有可能减少乃至杜绝此类不良现象发生。而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就需要高校从源头上去努力,除了主动开设思政理论课程,发挥其显性作用,还可以利用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发挥其隐性思政教育功能。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是会计硕士(简称MPAcc)研究生必修的专业学位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和基本载体。本文将从确立“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目标入手,探讨该课程的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方式,并提出提升思政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为MPAcc“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二、“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在区分会计本科《财务管理学》基础上,培养MPAcc学生重点掌握与企业战略性决策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内容,以及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全局性专题。完成本课程教学后,MPAcc学生应具备对企业战略相一致的投资、融资和财务经营决策的一般性问题以及在中国实务环境中相应的典型问题做出分析和解答的能力;同时,学生应具备对与企业管理全局相关的重要财务问题,包括财务流程,财务安全性,财务风险,财务计划以及企业的资本市场运作(上市,并购,重组等)做出分析和解答的能力。

(二)思政目标

第一,通过讲授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理财观;第二,通过引用国内成功企业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意识;第三,通过对财务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剖析,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第四,通过小组案例作业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

基于上述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在课程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自然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授过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的完美结合,从而起到协同育人的效果。具体融合点如表1所示。

表1:MPAcc“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章节

专业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

思政展现形式

第一章 总论

财务管理目标、公司治理与ESG理念、资本市场

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意识、遵纪守法

案例:华为的价值提升之路、鸿星尔克社会捐赠、宁德时代的ESG表现、ST慧球信披违规被罚退市等

第二章 收益、风险和资产定价

不确定性环境中的收益和风险分析方法,证券组合分析方法,以及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定价实务方法如贴现现金流量(DCF)法,市盈率法,市净率法等

风险意识、正确的理财观

案例:校园贷陷阱、P2P庞氏骗局、恒大债务暴雷

第三章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战略分析、报表的会计标的测算与应用、财务分析、财务能力与指质量与风险的评价

战略思维、会计职业道德底线

案例:恒顺醋业的财务战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

第四章 资本预算

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测算与分析、项目投资决策实务

守法意识、理性决策、勇于创新、创业思维和团队意识

案例:某市交通投资集团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

无税环境中的MM命题,有税环境中的资本结构理论,负债和代理成本,财务困境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决策。融资工具(股权,债权,期权等)和融资模式(上市,私募以及融资工具组合等)。财务杠杆与融资决策。

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辩证思维、脚踏实地

案例:非法集资、海航集团-债务钢丝上的大象、泽达易盛IPO欺诈发行

续表1

第六章 股利分配

现金股利和其他类型的股利以及相应的政策。股票分割与回购

公平意识、合约精神、利益共享

案例:格力电器高额现金股利引发的思考

第七章 并购与重组

并购重组的动机、基本理论、并购估值、财务预警等

危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意识、全球竞争意识

案例:从青岛海尔收购通用家电看跨国企业并购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明确各章节课程思政内容之后,应该考虑如何落实课堂教学,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本文以第三章财务报表分析为例,来设计一个教学实施过程,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课前,需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6人,引导每组学生选择代表不同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分析的案例对象,收集近5年的年报和公司信息,完成案例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并制作PPT进行课堂展示。

表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教学实施过程

实施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时长

目标导入

通过引导案例,让学生了解财务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启发式教学

15分钟

专业知识讲授

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方法、内容、财务能力指标的测算与运用、财务综合分析、财务诊断报告的格式

案例教学、讲授互动式教学

120分钟

布置课后小组案例

巩固课堂专业知识、撰写小组案例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小组内部分工、研讨、互动学习

1-2周

学生课堂展示

各小组PPT展示本组案例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其他组学生提问互动

学生小组作业演示、提问、研讨

每组陈述10分钟、互动15分钟

教师总结评价

评价各小组的案例作品,融合讲解守法经营、脚踏实地、民族自信心、家国情怀等思政内容

点评、讲授式教学

20分钟

四、“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施策和支持,目前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大课程思政建设资助力度,打造思政教育的优秀成果。

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要高质量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课程思政研究和建设,形成优秀的教学成果,并进行推广。课程思政研究的重点至少应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的结合;会计职业道德与课程的结合。同时,应该提高专业课思政教师的报酬,增强教师思政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能有效提升学习效果,真正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因此,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应结合MPAcc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大量鲜活上市公司案例,深入挖掘优秀案例,全面推进案例教学,广泛采用实务专家同堂授课、小组讨论、小组辩论、案例研讨、知识竞答等教学模式等,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教学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考评机制,不断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围绕课程思政成效建立健全相关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应优化课程考核,强调考评方式的过程化,提升过程考核和平时考核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通过小组展示、课堂互动等方式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思政教育效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依据中,完善考评体系,建立学院主管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自评等多维评价主体,增强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从而更准确地量化课程思政的成效,并及时形成总结与反馈。

五、结语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的改革与探索是必然选择。针对MPAcc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全过程,可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隐性德育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最终成长为拥有家国情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正客观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专业人才,满足新时代对高级人才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31-34

[2]赵健梅,孙敏.财务管理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0):136-140.

[3]孙海兵.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会计师,2021(23):121-123.

[4]吴军民,罗贝,妮郭威.《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施.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3(04):74-77.

[5]张世锋,崔新颖.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科技与创新,2021(19):137-138.

[6] 周谦,赵娟.“课程思政”视阈下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2021(11):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