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笔人物画中的朦胧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论工笔人物画中的朦胧效果

胡彤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100080

摘 要:

绘画艺术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关于美的艺术。在绘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于它的认知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本文以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朦胧效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工笔人物画中朦胧效果表现方式的分析,获得新的绘画启示和审美感受。“朦胧美”作为绘画中的一项重要的审美标准,在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在画面中如何表现出朦胧的效果也成为了绘画研究中具有价值的课题。其模糊、混沌、不确定的未知属性更能激发观赏者深层次的联想与思考。朦胧所表现出的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感,是创作者复杂情绪的出口,是与观赏者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的真实。

第一章 朦胧的一般概念

朦胧一词源起于《史记·张良传》中张良对刘邦问话的回答,其曰:“如齐王王孙无忌者,可言其朦胧而欲反者” 1这里的“朦胧”是指模糊不清,让计划不被发觉的意思。之后,朦胧一词逐渐发展演变为形容事物模糊,不够清晰明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朦胧”一词的解释则更为丰富,有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的意思,这一释义在唐代诗人王昌龄《西宫春怨》的“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2一句中被引用。其次“朦胧”一词还有不太明亮,微明之意,在北宋代徐昌图《临江仙》中有“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3这里的“朦胧”一词即为月光微明之意。“朦胧”还可以指思想感情的不明晰。作为动词讲时,它又含有隐藏;遮挡之意。当“朦胧”一词被引入文学艺术后,则被赋予

了更多的含义但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其形而言,有气象的朦胧。幽而不黑,暗而不混,亮而不透。就其神而言,有意境的朦胧。是为梦幻,含隐,玄妙。对于物象的朦胧而言,多指其模糊的状态。对于情感上的朦胧则多指不甚清晰的思想表达。正所谓“形态混茫,神像恍惚”即是朦胧的效果。对于中国绘画来说朦胧具有更为特别的意义,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之中,气韵生动是重要的美学标准之一,“气韵生动”中的“气”属于“虚”的范畴。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说“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紧甚细而外露巧密。” 4正是说画画要有虚有

实,虚实相生。而非一味模仿,面面俱到,这样便是具了形态而失了神气。如此虚处才是传神纳气之处,而画面中朦胧的表现效果正是虚晃的。朦胧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意境和视觉上物象的模糊不定,都使得言语难以清晰描绘的感受透过“气”直击内心,从而让观者结合自身通过想象、猜测、产生无尽的联想与共鸣,获得精神与视觉上的双重满足。“朦胧”是艺术表现中重要的表现手段,是可以增加艺术品魅力的表现方式。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朦胧效果也被作为增添作品艺术魅力的手段而被广泛应用。总之,“朦胧”是模糊,是微明,是隐秘,是弱处,却又是有力的,它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冲破清晰边界的桎梏传达出最有力的情感。

第二章朦胧效果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呈现方式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开始发展的,受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人物画在画面效果上一直秉持着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思想。从这两个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形是神的载体,与人物外在形象相比物象所传达出来的神韵和意境在中国绘画中更为重要。齐白石先生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确实艺术高雅的情趣一定是剥离媚俗后,凝神聚气删繁就简的精炼笔墨。这样的造型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传统人物画具备了其独有的神韵和意境。而朦胧的绘画方式是营造画面意境的重要手段。“朦胧”方式作为中国绘画里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在中国人物画绘画发展中留下了许多具体的绘画手法和技法,如人物造型,线条的表现,空间的布派,笔墨的技艺等方面。

朦胧的思维方式一直蕴含于中国的绘画之中,是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和内敛。也是超然物外的传统思想的延伸。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有朦胧效果的作画方法应当属“没骨”。“没骨”画法顾名思义,“没”为“隐没”也有“含蓄”之意,“骨”在中国绘画之中指支撑人物造型的线条,那么“没骨”画法即为隐去线条的一种画法。它将墨、色、水、笔融为一体,依势行笔,画面墨色相融,意蕴朦胧,在画面效果上极具朦胧之美。没骨画是一种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工写结合的画法。但在具体作画时由于侧重不同,仍具有两种不同的倾向性。一种是具有工笔性质的“积色”画法,另一种则是具有写意性质的“敷色”画法。前者利用色彩的层层叠加 ,多次积染使得描绘对象色块分明,采用传统工笔的罩染,积染,叠色等方法在隐去墨线的同时仍旧能达到精致工整的效果。后者则是依赖书法的用笔和墨法的规则敷色,采用“点写”和“点染”的方法一染而就,一笔成型,相对于色彩本身其关注点更在于水墨语言的表现,画面也更加富有笔墨意趣。

在中国人物画中朦胧效果的表达具有两种审美价值,一是以朦胧的表现手法处理整幅画面取得一种特殊的朦胧美。二是以朦胧的表现手法处理局部画面以衬托清晰的主体物达到另一种审美价值。但不论何种审美价值,朦胧的表达方式在画面意境和美感的体现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工笔画中采用先局部分染后全局罩染并弱化线,隐藏线的方法使画面形成一种弱对比来营造朦胧的效果。另一种方法则是在作画时展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赋色不受轮廓边缘的限制,有意使颜色渗出线外,突破边缘达到朦胧的表现效果。

清代任伯年的《酸寒尉像》是没骨人物画中的代表作品,这是一幅兼工带写的作品,在人物的面部采用“勾皴法”进行层层叠加,丰富形体。以线条勾勒出五官轮廓,以皴擦点染出结构体块,以没骨罩染肤色。既整体又工致。在人物身体服饰的处理上画家完全放弃了线的勾画,而是化线成面,以墨块的形状和墨色的浓淡来造型,相互穿插,层层叠压。通过浓墨淡墨的相互渲染形成色块间和人物轮廓边缘的界限。这种分界虽然模糊但却又不失形体,在色与色的相互交融中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感。没骨画对于线的大胆放弃和以色墨的团块结构来支撑画面的作画方式所形成的混沌,模糊不确定的状态。使得它的画面效果必然能体现出“朦胧”的特点。

除了没骨画法,在传统人物画中运用景物的烘托也能使画面达到朦胧效果。在牧溪的作品《观音、猿、鹤》中,观音静坐于石阶之上,周身云气缭绕,景物若隐若现,在朦胧氤氲的氛围衬托下营造出了空灵澄明的禅意。这种在虚实中体会到的朦胧之感,能够给人超出物象本身的精神感受。将“气韵”和“墨韵”融会贯通。通过对环境和周身景物如:云,雾等的表现增加画面中的朦胧效果,营造出画面空灵,梦幻,虚晃的朦胧意境。其次通过赋色也能使画面产生朦胧的效果,在文徵明所作的《湘君湘夫人图》中以流畅的高古游丝描勾勒出着唐装女子的曼妙身姿,画面中人物设色淡雅,采用临近色减弱对比,以朱膘和白粉为主,色调和谐统一,清古雅致。人物与背景的色彩对比有强有弱,有虚有实,这种减弱色彩对比度的做法能够创造出画面的朦胧效果。使人物更加灵动优美。

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受老庄美学思想的影响,空灵淡雅的画风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物画的精神内核,这精神以朦胧的方式渗透着千余年来的中国画。而如何达到画面的朦胧效果也成为了画家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传统画家们以没骨,环境渲染及赋色上的弱对比来使画面达到朦胧的效果。随着科学与认知的进步当代的人物画家们也在朦胧效果的表现上做出更多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结语

“朦胧”的艺术效果在绘画创作的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何在当代的语言环境里使工笔人物画更具“朦胧”效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国内很多艺术家也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着,对此课题的探究能够为工笔人物画创作提供更多的线索和思路。帮助我们对“朦胧”的绘画方式有更深的认知,从而更好的把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情感与能量体现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

作者简介:胡彤(1996.03-)  女  河北省张家口市  汉族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工笔人物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