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科技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马倩

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

摘要:科技是国家兴国之本,创新是国家进步之魂,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目前,中国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这是由原始创新能力薄弱和创新体系整体效率低造成的,特别是原创性和颠覆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很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原创性和颠覆性的成果往往来自于一些非共识、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风险评估

引言

科技项目是指政府财政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单独立项项目。它们是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战略发展的有力载体。它们在促进中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解决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科技公益问题,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1.科技项目管理的意义

1.1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科技项目管理通过阐明项目的目标、范围和预期结果,确保项目团队对项目的期望有一个共同的理解。这有助于团队成员在项目执行期间保持一致的方向和动力。项目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里程碑和关键任务。这些计划为项目团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以确保项目在既定的道路上,并最终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还包括持续的进度跟踪和调整,以解决项目执行中的任何偏差,并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1.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科技项目管理通过对人力、资金、设备、时间等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配置,确保项目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最佳效果。项目管理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甘特图、资源分配图等,将资源的使用情况可视化。这有助于项目团队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资源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超支。

1.3提高项目质量

提高项目质量是科技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确保项目成果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满足用户和客户的需求。质量计划是在项目开始时制定的,它定义了项目的质量标准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标准的方法和步骤。质量计划包括质量保证策略、质量控制过程,以及为项目团队提供清晰指导的质量改进措施[1]

2.科技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

2.1技术风险

项目可能会遇到意外的技术挑战,这些挑战可能超出了项目团队的解决能力。所依赖的技术可能还不成熟,导致项目延迟或失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调整或更换技术,这可能导致额外的成本和时间投入。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或者项目成果可能被竞争对手复制。

2.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行为、客户偏好和技术趋势的变化。项目成果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市场可能对项目成果不感兴趣。竞争对手可能会引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影响项目的市场地位。客户偏好:客户偏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项目结果可能不再满足客户的期望。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项目成果迅速过时[2]

2.3团队风险

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科技攻关核心技术团队、协作配套友商团队、全供应链质量控制团队以及科技辅助力量等,在资质审核、合作模式、利益分配、重点定位及时间投入等细节部分,可能存在非人力可控的潜在风险,导致影响整体项目的顺利实施,甚至存在一票否决的情况而直接导致项目暂停或终止。

3.科技项目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与策略是确保科技项目按照进度、质量和预算要求成功实施的一套高度系统化的策略,以实现项目成果最大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准确性和可行性,帮助项目有效应对风险、时间压力和挑战。不同类型的科技项目需要根据其具体需求和环境,制定不同的科技项目管理方法。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是建立高水平的专业化管理团队,采用专业的项目管理方法,具备必要的学术研究和协调能力,建立健全的单位制度建设和适当的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1识别内外因素

运用SWOT分析法了解该科技项目目前的发展水平,以便更好地决策是否批准该项目实施。利用研究优势抓住创新点,去除薄弱的研究方向,并据此分析项目团队的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的把握攻关方向和实施细则。

3.2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水平

加强科技项目申报战略规划,确保项目目标与国家科技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相一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成立科技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建立专门的科技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科技项目,提供项目管理培训和支持;建立科技项目资金分配机制,确保资金用于支持创新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选择和评估机制,确保资源有效配置,优先选择有潜力的项目;为了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将项目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降低管理风险的措施放在重要的位置;积极鼓励跨领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持续监管,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和信息共享,保证决策的准确性;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以促进技术转移和增值;创建奖励和惩罚来激励项目经理和团队。

3.3支持科研人员择优确定研究团队

为避免科研人员因认知局限、单位利益等原因无法找到最合适的承担单位,管理部门应利用其公信力和平台,面向全社会征集承担单位和具体解决方案。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各方积极性,应按学科组织竞赛,再组织学科承担单位共同承担项目。由此为每个课题找到最合适的承担单位,为整个项目找到最合适的联合团队,从而保证项目目标的最大实现。

3.4强化对重大科学前沿和行业发展的预判

提高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政策研究能力,注重国家宏观政策研究课题应用,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专题研究。中心领导团队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每年为专业机构确定重大研究课题,组织实地调研和高层专家座谈,积极参与国家技术预测研究和中央相关文件起草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主动与国外项目管理机构建立联系,充分借鉴国外专业机构在项目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完善正常合作机制,促进专业机构国际化。

3.5建设科技项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来源日趋多样化,数据结构日趋复杂,建立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的科技项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迫在眉睫。该平台应包括科技项目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处理和发布,将数据孤岛连接在一起,使信息更加透明、更容易获取,从而减轻相关部门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相关信息服务的发展,为公共服务。支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为科研经营和管理决策服务。

3.6加强创新团队经费保障

面向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需求,面向全社会发布技术榜单,吸引省内外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参与重点产业科研,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构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引领机制、支持青年科学家牵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为目标,市科技局组织实施200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定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和团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有效激发了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官的活力[3]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科技项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只有全面优化科技项目管理,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重要作用,实现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为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科技项目管理是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政策沟通、提高技术转化效率、加强合作单位间合作等措施,可以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果,推动科研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隽,付娜.科技项目过程管理机制构建与方法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8,(3).

[2]郑密,魏焕勇.基于信用评价的高校重大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研究[J].江苏商论,2017,(9).

[3]黄锦成,杨颂阳,阮付贤.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监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