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背景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基于“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背景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高丽  李小会

湖北省荆门市   荆门技师学院   448000

摘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是我国在制造强国战略下的重大举措,是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数控技术专业是培养制造业中具备现代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专业。本专业立足于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以机械产品创新工程为引领,以“数控一代”创新工程为依托,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制造人才。我们以“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为契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以社会服务为导向,通过实施“四个融合”的建设思路,实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数控一代;高职数控技术;创新工程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是装备制造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从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看,制造业正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从自动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装备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正成为国际制造业的新一轮竞争焦点。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高素质现代制造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新理念融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当前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新课题。[[1]]

一、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数控一代”创新工程的背景,我们明确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即面向区域制造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与工艺规划、数控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能力,能够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主要面向行业企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备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打造适应“数控一代”创新工程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突出专业特色,实施“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数控技术专业根据企业生产过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按照“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效地解决了当前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在学校“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为依托,围绕“数控一代”创新工程和智能制造产业需求,对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建立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特征的“三段递进”课程体系,形成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第一个三段指项目引领阶段(第一学期)、任务驱动阶段(第二学期)、能力递进阶段(第三学期)。其中,项目引领阶段包括五个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数控一代”创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专业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

三、融入教学资源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积极融入“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背景下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资源设计理念,以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为引领,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为载体,开发了《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等6门“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背景下的专业课程资源。《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等6门“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背景下的专业课程资源包括5个子资源(《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故障诊断》《数控机床机械传动与故障诊断》《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故障诊断》《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2个附件(《机械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机械零件的检测与维修》)。

四、对接职业标准,建设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学岗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数控一代”创新工程为导向,面向行业企业需求,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数控技术专业根据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职业活动流程和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建立了一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2]]

构建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双螺旋”课程体系,在学习领域基础上构建了职业能力核心模块。其中:基础模块是实施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职业能力核心模块是实施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等职业能力核心模块的基础;职业能力拓展模块是根据职业岗位群需求进行专业课程重构。

五、构建多维“三教”体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积极探索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通过构建多维“三教”体系,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根据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了课程,并根据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依据职业岗位标准开发了教材,根据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发了案例教材和在线开放教材;建设了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了以典型产品为载体、项目化的课程思政体系。本专业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数控技术应用培训中心、数控设备维修技术培训中心、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培训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数控一代”创新工作室、“数控一代”实训基地,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制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课程体系,完成了课程标准的制定。(2)按照“工学交替”的原则,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3)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机制,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4)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5)实行课程思政教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6)推行“双导师”制度,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并通过双向选择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任务要求。实践证明该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3]]

七、结语

数控技术专业基于“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依托“数控一代”创新工程,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与社会服务相融合,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三年的实践,培养了一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实施了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产学研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背景下开展专业建设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铁牛,黄法.基于“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背景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探索[J].轻工科技,2019.

[2]张佳丽,文桃,高鹏等.新时代背景下数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1.

[3]何佳.职业院校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