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马阳波

树德初级中学 湖南省  郴州市 423300

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对读图能力进行训练,就像给了他们一对飞翔在地球知识蓝天中的翅膀。这既可以使学生对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这也是一种体现地理课程核心素质的一种方式。文章从提高读图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索了三条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通过地图领略这个世界的多元与复杂。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造力,而读图能力是一种基本的技巧和重要的素质,它对提高学生的地理认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课堂上,怎样才能对地图进行高效地阅读,才能从繁杂的地图中提取出正确的信息,从而准确地理解地图,这就成为了我们的一个重大任务。

一、基础技能训练与日常渗透

首先,加强对地图基础的认识,包括比例尺、方位和图例等,使其掌握正确读图的基本方法;另外,通过课堂讲解、课后作业、课题研究等方式,把读图活动与课堂上的每一个阶段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持续地对地图的熟练与使用,进而提高阅读地图的熟练程度与准确度[1]。例如:通过对《认识地球》的学习,特别注意对基本要素的深入了解与运用。首先,从最基础的比例尺开始,我们会引领学生认识到比例尺不仅是地图缩放尺寸的体现,更是实地距离与图上距离之间换算的关键桥梁。在学习“经纬线与地球仪”这一章时,可以引导同学们用各种尺度的世界地图来对比各个大陆之间的相对位置、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比例的选取对于所传达的内容起到的作用。其次,对方位的认识也很关键,本课程会让同学们在地图上熟悉辨别方位的技巧,不管是罗盘定位,或是经纬度网络定位,都可以很快的找到目的地。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与四季变化”时,学生们可以利用对地面上的直线轨迹进行识别,并利用经线线圈来判定各个时节的日出日落,从而深化对季节交替规律的认识。再者,图例是一部“字典”,通过对其进行解释,可以使同学们对不同图形所表示的地理现象有较高的认识。在讨论“地形地貌”这一单元时,教师要让同学们根据地图说明,对我国主要的山川、河流、高原和平原进行分类,以便对我国的地形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把阅读地图作为一种常规的方式,以保证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一些小范围的阅读训练,比如让学生按照所给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上标出对应的地点;而在课外作业方面,则是以一套以地图为基础的问题情景,例如阅读中国行政区划图,进行各省行政区划分,或是从温度、雨量等方面推断出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同时,也将通过对当地城镇化过程中的用地变化进行研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图技能,又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场景的有效对接。

二、情境化教学与问题导向

通过创造各种不同的地理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读图分析,并联系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其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在介绍天气型的分布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全球气候地图,并对各地区的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比较,从而培养他们在解题中看图的能力[3]。例如:《世界的海陆分布》这门课中,在讲授大陆板块漂移,划分海洋边界,以及各个海洋的地形特点时,可以巧妙地设置一套情景作业,例如,让他们在进行一次航海旅行的时候,根据全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来设计一条航路,并将风向等因素考虑在内,让他们在进行模拟决策的时候,能够综合使用地图信息。对于海陆在全球的地理位置上的作用,老师除了要让学生参考全球各地的气候分布情况外,还会设计一系列问题,例如:“为何同纬度地区由于邻近海洋或内陆而气候差异显著?”“地中海的天气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海岸线上?”并通过仔细的剖析地图,探索陆地与海洋的分配方式是如何影响地球气候的。在探讨海洋循环及其环境经济效应方面,通过对全球海流分布的研究,揭示厄尔尼诺对南美洲西海岸渔场的影响机制,以及大西洋流对欧洲地区的影响。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海陆分布的认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三、信息技术与读图能力融合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影像等先进信息科技,将动态立体的地图导入教室,拓展同学们的阅读视野,加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与综合剖析能力。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资料的检索和处理的能力[4]。以《中国的地形》为例,将图形阅读与信息化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其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讲解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时,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引入 GIS的高分辨率图层,并结合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使同学能够直观地看到各地块的三维构造与演化历程,亲身体验其高低起伏、地质构造特征与地貌演化的历程。在教学中,老师们引导同学们利用互动的地理信息系统,调整视角,缩小尺度,详细地对不同海拔和坡度变化与河道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剖析,同时也对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进行了研究。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操作GIS平台,实时模拟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地形剖面,了解黄河为何自西向东流淌,沿途地势落差如何影响其流速与水能资源分布。同时,也提倡同学们运用网上的资料,自行收集有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如,每一个地区的土壤类型、年降雨量、人口密度等,并在 GIS中进行迭代,得到多层次的信息组合图,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与关联研究,深入了解我国复杂地貌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要素的交互作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地图的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和整合的实际应用能力,更加适应信息社会对地理人才的需求。

四、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把基本技能训练、情景化教学和信息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高水平读图能力的初中生,让他们在遇到越来越多且纷繁多样的地理问题时,以信心十足的心态,把地图作为媒介,进行深度探究与科学解答,从而全面提升地理学科学习效果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梅军.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24, (09): 46-48.

[2]张静. 初中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读图能力[J]. 读写算, 2024, (04): 137-139.

[3]袁学生.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山西教育(教学), 2023, (10): 87-88.

[4]单晓梅.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 (29):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