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的真实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策略探究——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大单元视域下的真实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策略探究——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

周荣玲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摘要:“新高考”改革的发展给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其中对于学生多维科目素养的整合发展和综合体现无疑具有最为突出的执行必要性、紧迫性。据此,笔者将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及对相关成果的学习、分析,依托文献查阅、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以高中化学为具体的切入课程,围绕“大单元视域下的真实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策略探究——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一题撰写本文并提出若干见解和建议,希望对诸位的工作发展带来些许裨益。

关键词:高中化学;大单元教学;《铁及其化合物》

“新高考”改革要求学生在课程常规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多维统筹属性的科目核心素养,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诸多方面的保障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单元内不同知识、技法项目之间关系以及考查应用联系的有效理解和运用。高中化学是本学段课程体系中颇具内容性和考查维度感的骨干课程,学生们所要接触到的知识项目非常多元,同时也要在实验环节中完成相关项目的多角度运用,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如坠云中”的感受。综合上述两方面事实,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落实和框架构建,对标于相关单元中不同课时的融合角度、路径以及项目联系、考查模式来设计、执行对应的引导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维度的有机升维。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的工作可以通过下列几方面来具体执行:

一、重视对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

一如笔者之前所提及的,“大单元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课时知识成分进行有机整合、定向输出的教育模式,这就涉及到对单元内部各项知识、技法项目的共性表现。常规模式下的真实问题展示往往只能以片面的方式表现具体问题,没有凸显出问题和知识、技法项目之间的联系形式。为了避免在相关环节中出现学生思维混乱的问题,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完善对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认知工具的有效设计和应用情况,以目标单元当中所存在的核心知识项目、技术要点为基准完成思维导图基础模块的设计和体现,并以不同项目、要点之间的存在逻辑、运用关系和客观联系为核心来绘制模块之间的导线,最后再引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例题作为辅助项目丰富导图的表现内容,进而促成学生大单元认知意识的形成、发展。

例如对于人教版高中化学中《铁及其化合物》这一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教师可以综合本单元中所出现的“金属铁的化学属性”、“铁的主要化合物种类及其化学性质”、“铁元素和人体健康”以及“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等项目内容来构建思维导图模块,而后以“金属铁的化学属性”为基准模块和导线中心表现出“铁制品的氧化过程”、“人体铁微量元素的作用”等真实问题下的考查基点,最后补充以实际案例和真题作为印证材料。

二、重视课程实验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中化学是一门典型的自然学科,其中必然要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教学活动,而实验自然是学生完成多项目知识、技法内化和应用的有力抓手,因此对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落实也必然离不开对实验教学工作的优化设计、执行。基于这一认识,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以实验为基准来完成单元内部知识项目共的共性体现、融合和应用引导,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验证过程中深化对知识、技法项目的概念理解和运用理解,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单元框架构建成果,以此来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用。

比如在完成了人教版高中化学中《铁及其化合物》这一单元的理论教学工作后,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课程主题,具体围绕“铁的不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这个主题来安排学生进行一场对比实验,同时在实验的背景、目标和内容方面融入更多的真实问题元素,引导学生分别利用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以及氯化铁等主要的铁化合物和不同酸、碱物质反应的现象、程度来分析相关的化学属性和生活、生产用途,并完成对比式分析列表的绘制。

三、重视课后考查任务的有效设计

课后考查是检验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巩固学生科目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能起到“融会贯通”之作用的活动项目。高中化学教师在构建“大单元”课堂的活动中也要重视起对课后考查任务的设计和布置,根据目标课程的内容、方向和既有教学成果来为学生布置更多具有综合、实践属性的课后任务,使学生得以在“活学活用”的模式下完成对目标单元知识项目的深化整合,并形成相关的个性化发展思维、应用意识,进而起到巩固其他环节综合引导成果的理想作用。

例如在结束了人教版高中化学中《铁及其化合物》这一单元的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家中常见的食材,根据课堂实验的操作步骤来检验其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营养报告”,还可结合社会调查活动来就铁元素的膳食摄入搜集补充性的素材,最后鼓励学生结合单元的总体框架完成调查、统计结果的补全,等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立足于更高的视域去推进课程教学工作的向好发展,以“单元”为基准引导学生整合更大体系内的知识、技法项目,借助于思维导图、实验课堂和课后考查任务等平台建立、健全体系性的教育引导系统,同时在这个前提下促进多维教育模式的有机兼容,以此来实现高中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苏举红. 高中化学问题情境设计探讨[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2(2):135-137.

[2]余俊毕. 高中化学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究[J]. 中国高新区,2018(1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