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多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多案例分析

刘千瑞[1]

黑龙江大学

摘要

本研究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村,通过创新农用地合作经营模式,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文化赋能乡村发展模式,让“一产”优起来,“二产”强起来,“三产”旺起来,有序加快农村产业融合,构建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从而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乡村振兴蓄势新动能。

关键词

产业融合;多案例分析;黑龙江省;乡村振兴

一、引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思想与定义,20世纪90年代日本今村奈良臣提出“第六产业”的概念。2015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此国内学者们就农村产业融合进行研究,现有研究多以概念型、描述型研究为主,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三类村庄为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案例来源

(一)研究方法

与单案例研究相比较,多案例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多个相关实验,较全面反映案例背景。为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法,讨论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及融合现状,及对衍生出的共性问题给出对策建议。从数量上讲,多案例研究是将每一个案例作为独立的整体进行深入分析,并适用于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从性质上看,多案例研究是对问题定性理论假设的验证,而不是对定量数字或统计的概化,通过强化研究发现的精确度、真实性和稳定性,使结论更加准确、有说服力。

(二)案例来源

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东升村、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莫力街满族村,三个具有代表性且在部分属性上有交叉的农村为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区域政策、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带来的差异。通过与村干部、村民进行访谈,走访合作社、种植场、养殖场、加工厂等驻村企业了解实际经营情况并获取数据,作为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内部文稿、期刊文章、媒体报道及网上资料作为二手资料,达到相互印证、查缺补漏的目的。

表1 黑龙江省调研案例情况定位

1645850227(1)

三、案例概况

(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十四村

兴十四村位于东经124°,北纬48°,坐落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嫩江中游右岸,地处大兴安岭南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村域面积2800hm2,其中耕地1600hm2、人工林1000hm2,人口10100人,被誉为“龙江第一村”。在第一产业上,兴十四村始终走共同富裕道路,没有分田到户,拥有高标准大型农机合作社,把蔬菜种植作为全村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为国家临时性储备水稻。坚持发展“现代+智慧农业”,通过“院村共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耕地机械化、农田节水化、作物良种化、土地集约化,采用“3+2”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种植。在第二产业上,与食品公司合作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与生物技术企业合作研发应用酶制剂,与药企合作种植药材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第三产业上,大力兴建文体场地,已成为省重竞技实训基地,承接各级比赛和集训。承办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及多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各类培训。发展乡村旅游及电商助农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景观及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把名优特产销售至全国。

(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东升村

东升村位于东经126°,北纬45°,坐落在哈尔滨市南郊,地处松嫩平原,金代初期开凿的人工运河穿村而过。村域面积800hm2,其中耕地516hm2、建设满族风情村寨100hm2。全村常住人口3200人,共860户,满族人口占67%。在第一产业上,玉米和蔬菜是该村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村民通过农村合作社与涉农企业联合,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此外还推进温室育苗、棚室栽种等绿色有机农业项目以及热带水果寒地设施农业项目。在第二产业上,采取PPP模式,与大专院所、医疗机构、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统筹推进自然资源优化、文化资源提升和产业资源整合。在第三产业上,东升村以金源文化为内涵,以满族文化为核心,已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该村以果蔬种植基地、沿河带状公园和满族风情博物馆、冷热泉地质资源为载体,形成了集农业种植采摘、婚庆养老、垂钓野炊、民俗旅游于一体的运粮河湿地休闲观光带及哈市近郊冰雪旅游点。

(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幸福镇莫力街满族村

莫力街村位于东经126°,北纬45°,坐落在哈尔滨市东郊偏南、阿什河下游西岸。村域面积800hm2,其中耕地215hm2。全村常住人口2867人,共599户,满族人口占40%。在第一产业上,莫力街村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水稻次之,兼种植少量果蔬,人均耕地面积0.15hm2,村内耕地质量虽好,但因2019年后才陆续成立专业合作社,未形成规模经营。在第二产业上,依靠近郊村的地缘优势,有卧虎和卓越等家具企业驻村建厂。在第三产业方面,莫力街村历史底蕴较为深厚,村内曾有莫力街古城遗址,出土过文物,也有萨满传人,但村民对文物保护及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强。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还保存基本完好,第三次普查时古城因人为破坏、自然侵蚀已消失殆尽。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一)创新农用地合作经营模式

创新农用地合作经营模式,促进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红利。采用股份合作化经营模式,可以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或党支部牵头成立以种养大户为主的合作社,按照“大户带动、整片入股、零散流转、集体经营、专人管理、以股分红”的原则进行经营管理;也可以组建小组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土地按照地理位置相近、土地等级类似等因素划分为多个生产小组,每个小组选拔管理员对本组的生产进行统筹管理,从而将发包给农民的零散土地进行整合,土地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对整合后的土地进行经营管理,统一购置农业保险,农产品销售完成后,合作社计算收入情况以及扣除生产成本后得到的净利润,再按照入股情况分红。

(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与“政企民”相融合

纵向实现上“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即研发作物新品种、引进种植新技术,构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全链条,发展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等,实现多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横向上推行“政企民”共融共治的合作模式,即在第二产业发展中融入PPP模式,形成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村民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的新局面,既有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支持,又有企业市场化要素的外部资本驱动,还有村民内部资源的助力,更易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治组织、企业、农民的作用,构建了三产融合发展的合作生态网络与利益共同体,使多方意见建议被尊重,参与发展积极性被调动,分化利益得以整合平衡,从而实现内外部主体与要素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融合。

(三)文化赋能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乡村的发展保留着富有当地特色的传统习俗、礼仪及建筑等,是人们寻根回忆、猎奇探索的精神家园。与城市同质化的发展相比,乡村独特的韵味显得弥足珍贵,因此要延续乡村文化脉络,保护乡村文化生态,依靠“文化+”理念,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韵、一村一品”。通过挖掘乡村古建筑群、人文习俗资源等特色基因的,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广大村民通过“文化+”的发展模式获得更多利益,也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更加自觉地传承与保护特色文化。同时,引导农业产业园区不断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传承相结合,发挥农业特色化、多元化和综合化功能,推动建设现代农业体系。通过现代农业、农产品精加工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郭军,张效榕,孔祥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基于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案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9(03):135-144.


【作者简介】刘千瑞(1997-  ),女,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地政策与政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