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正确培养幼儿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浅谈家庭教育对正确培养幼儿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徐秀芳

绍兴市柯灵第二幼儿园亲亲园区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幼儿的饮食习惯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幼儿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原因是多方面,这与幼儿的原生家庭、学校教育、后天接触是分不开的,所以从根源着手在家庭教育和后天接触学习进行研究,对纠正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上会有积极意义。

背景新时期人们更加关注处于生长发育迅猛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观察发现: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饮食的幼儿大约只有20%。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饮食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觉得幼儿的饮食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良好饮食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养成的原因

  (一)父母长辈的疏忽和放任自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在后天学习中,都会都食物有一定的偏好,并藉此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果家长都没有进行指正,那么这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就会更加的固化。如一些孩子的爷爷奶奶等长辈会对幼儿十分宠溺,对于他们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自然不会去制止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加上一些旧的观念的影响,有一些幼儿的爷爷奶奶认为只要吃饱就是好事,或者“能吃就是福”等,都会间接地鼓励幼儿暴饮暴食,或者是挑食、偏食等,给孩子的饮食习惯的养成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些孩子在生病的时候,父母希望他们心情平复下来,就会“放开口子”,尽量满足他们一些不良的饮食行为,如吃棒棒糖或者肯德基等,或者为了“补充营养”,就会鼓励幼儿暴饮暴食,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损害,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二)社会的饮食观念诱导

  社会饮食观念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如连锁快餐、西式餐饮和品牌零食等,都会对幼儿的饮食观念产生影响,如曲奇饼干、乐事薯片等,一些人从幼儿期就对肯德基、麦当劳等外国品牌零食“情有独钟”,而父母对这种偏爱不能及时的纠正引导,最后就会发展成另一种局面,如只吃饼干不吃饭,或者只对肯德基等品牌油炸的食品感兴趣,一到中餐的饭桌上就会产生排斥的情绪。这种情况的存在较为普遍,也是家长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后期要想矫正往往事倍功半。

  (三)人为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

  为孩子增加营养,加强身体素质,很多家长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就这么去做乐。通过激励的手段,强迫孩子吃这个,吃那个,并通过某些途径,采纳一些“专家”的意见,认为那样食物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用,加上一些广告的误导,会使父母经常强迫孩子吃一些他们认为十分有用的食物,并通过惩罚的手段强迫孩子不能吃某样东西,就会使幼儿增加对某种食物的偏爱,导致生病后食欲下降,也会对某种食物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这就是人为的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导致孩子的饮食中摄入的营养成分不充足,反而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对饮食习惯缺少必要的监管

  由于现在的父母工作都比较繁忙,常常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对于孩子的饮食习惯往往也就没有那么的关注,或者是在幼儿在饮食方面放任自流,任其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大吃大喝,没有长辈进行监管,或者爷爷奶奶等处于宠爱的目的,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默许这种饮食行为,也都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另外,母亲在怀孕期间如果不注意饮食的均衡,也会使孩子出生后对某种食物产生一种过分地偏好和反感,或者母亲在怀孕期间摄入的营养不足,也会使孩子出生后某些饮食方面能力的不足,或者对某些食物的反感,这就是家庭对孩子饮食监管缺失的表现。

、良好饮食习惯影响身心健康

  幼儿的饮食习惯是指:幼儿在数月、数年中每日反复的饮食活动形成一定的规律。对幼儿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实现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幼儿合理摄入营养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笔者在工作期间曾多次遇到幼儿因病请假的情况,其中多数幼儿生病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例如,有的幼儿因为贪吃而引起发烧;有的幼儿因为挑食、偏食、厌食导致营养不良;有的幼儿因为吃东西之前不洗手、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也有益于幼儿的心理发展。例如,有的幼儿在进餐时看见好吃的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不断地往自己碗里夹,这时,如果成人不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反而还把幼儿喜欢吃的食物放置其旁边,那么将会在幼儿心里种下“独占”的种子,使幼儿养成自私的坏毛病;所以一个好的饮食习惯不仅仅会影响到幼儿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心里健康,这其中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的。

三、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教育采取的措施

  1. 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对培养幼儿饮食习惯是又帮助的。健康的物理环境是活动室优雅整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良好的环境布置不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美化了幼儿的进餐环境,更能促使他们愉悦的进餐。因此我们要一定要保证用餐环境的干净整洁,吃饭前,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孩子们的心先平静下来,形成轻松愉悦的氛围,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食欲。吃饭前,还与孩子们进行小小的游戏,请孩子们来猜一猜今天我们会吃什么,让孩子们增加进餐的欲望。

  2.因人而异,给予孩子适量的饮食。对饭菜量的有效控制,可以避免幼儿产生畏难情绪,使其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盛饭、添菜因人而异,小班幼儿对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有自豪感,所以我们在给幼儿盛饭时,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鼓励幼儿吃完再添。若有个别幼儿食欲不好,也不强迫他吃掉全部食物。老师应当清楚了解班级每一个孩子的吃饭情况,尽可能做到“多提醒,善观察,不包办,帮个别”,同时也要注意多关注、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饭菜搭配着吃,掌握吃饭的方法等,并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与肯定。

3.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像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我都鼓励幼儿自己做。我们组织先吃完饭的孩子先擦嘴漱口,利用游戏儿歌教幼儿正确漱口的方法:“喝口水,转三转,吐出来,牙齿好。”擦嘴时让孩子摊开两只小手并放上毛巾,边擦边念儿歌:这边擦擦,那边擦擦,嘴巴擦擦,鼻子擦擦……”,孩子们在游戏中饶有兴趣地完成整个洗脸擦手过程,良好的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等孩子们全部吃完后,我就引导孩子将自己餐桌上、碗里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倒在指定的地方,并把小碗轻轻地放在固定的位置。“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我的不断提醒协助下,孩子们从“不觉到自觉”“被动到自动”,渐渐地变成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餐后习惯。

  4.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在实际中,我们还有效利用家园合作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家长园地、QQ群、微信等方式,向家长介绍一些正确的方式,并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建议家长合理安排幼儿在家的膳食,尽可能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菜式多样化,将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掺在最喜欢吃的食物里,并向孩子讲解各种食物的好处。购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给孩子看,给孩子讲述一些挑食不按时吃饭导致的不良后果的小故事。通过频繁的家校两地沟通,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并对出现不良饮食习惯的孩子进行因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错,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麦少美,孙树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Richard.Psychology and Life[M].Telecom Press, 2006.

[4]张富洪.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家庭养成教育[J].教育导刊,2008(10).

  [5]李林霞.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尝试[J].山东教育,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