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后勤育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浅谈高校后勤育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陶航宇

(浙江理工大学后勤服务中心,杭州,310018)

摘要高校后勤工作不仅是服务和管理,也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本文从学校、学生和后勤体制三个角度阐述了后勤育人面临的问题,提出适应高校后勤做好当代大学生育人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校;后勤育人;问题及对策

1引言

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健康稳定的重要基石。高校后勤的本质是服务和管理,最终目的是服务学校发展、保障师生日常生活,由此构成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根本宗旨。

由于国情限制,大学以前的教育绝大多数为理论教育,加上现代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环境较优越,不少大学生存在生活经验匮乏、自理能力有限、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这对高校利用现有资源对学生开展生活常识教育、提高独立生活能力、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产生了迫切需求。后勤育人具有施教过程的潜隐性、教育成效的潜隐性两个特点[1],如何让高校后勤育人更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可行性,成为了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客观需求。

2后勤育人面临的问题

2.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部门之间协作不足

部分高校领导和师生把育人内容主要都投入到了日常教学、学生活动中,认为高校后勤重点在饮食、生活环境等方面保障和服务职能,忽视了后勤部门在思想教育、行为养成和环境陶冶等方面的隐性育人功能。后勤育人有多个部门参与,如学工部的老师、学院的班主任、心理部门的咨询老师等,然而有的高校只是单个部门开展工作,有的高校虽然多个部门参与后勤育人,但缺少统筹规划,未形成育人合力。

2.2学生缺少了解,参与热情不高

大多数学生认为后勤只是为教学、科研提供保障的部门,不知后勤服务中还蕴涵有育人的功能,加之对后勤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了解,对后勤的活动缺乏参与热情。部分高校停留在组织学生参加帮厨、清扫校园、植树等体力劳动上,虽然对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强化担当意识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但传统的育人途径可持续性不强,没有吸引力和亲切感,学生既不理解高校后勤育人事业,也不愿意加入后勤事业中来,无法形成良性互动。

2.3后勤职工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

高校后勤大多数业务属于劳动密集型,存在职工学历较低、年龄较大、薪酬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等现象。导致后勤团队出现“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普通职工多,技术人员少;简单劳动者多,管理人才少”的结构性矛盾[2]。加上职工培训不够科学、规范、系统,注重技术培训而忽略了传授服务宗旨、理念,他们大多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无需创新工作形式和内容。后勤职工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后勤育人的需要,自然无法在管理和服务中起到应有的育人作用。

3对策及建议

3.1充分重视和认识后勤育人的功能

高校后勤工作是事关学校全局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后勤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利益和各种需求与后勤也是紧密相连[3]。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后勤改革,正确把握方向,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等途径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师生认识了解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后勤职工要提高思想认识,后勤工作不仅仅是基础保障性工作,后勤职工良好的言行举止、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后勤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目标。后勤职工应当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优化。同时各部门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合作,包括支部共建、信息化赋能等,使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完整性和互补性。

3.2搭建平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学以致用,就是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内在知识的磨炼过程[4]。建立学生监督机制,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代表到后勤一线参观,召开座谈会、定期回访等手段促进沟通交流,建设后勤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让更多学生了解后勤,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同时,后勤人员也可以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例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监督,帮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意识;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帮助后勤职工处理工作,如资料信息整理、安全卫生巡查、后勤文化宣传等,既填补了学生生活常识和阅历的空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后勤事务注入新鲜的血液;与相关学院合作,组织学生开展宿舍维修、节能降耗等后勤相关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生活,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模块设置,提供劳动技能选修课,让学生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和知识,获得学分。

3.3 提高后勤职工素质,加强团队建设

与教学、科研相比,后勤育人就是在工作中服务、服务中工作来体现的,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后勤职工的知识技能培训,包括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定期开展老员工的在职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二、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党团组织优势,将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政教育内容纳入培训内容中,与日常后勤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以学促思、以学促行;三、创新后勤职工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党支部共建等多种方式,完善管理考核体系,做好后勤育人队伍建设规划,将热爱后勤工作,大胆任用熟悉育人工作的职工,建设科学的薪酬体系,增强后勤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四、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做好党员联系工作,切实解决职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升职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3.4 合理运用外包模式

后勤服务多为保卫、维修、餐饮、绿化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事务繁杂,覆盖面广,自我封闭,自我配套和自我服务的模式占用学校资金、消耗管理人员精力的现象十分突出。如果将这些项目委托给专业的服务机构来给予管理,有助于增强后勤服务效能、提升保障能力,成为后勤服务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石。后勤服务外包也有助于精简服务机构、优化成本结构,意味着学校有更多财力、精力投入到育人事业中。同时不少社会服务企业为提高校园后勤服务项目中标率,会提供独有的服务育人思路,有助于学校后勤育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外包单位和学校既是利益的共同体,也是风险的共同体,存在利益冲突、人员冲突和文化冲突[5],高校后勤招标过程中应该合理设置分值和评分项目,引入与高校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企业,并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兵.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及实践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21.

[2].雷虹.新时代高校后勤系统“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74-76.

[3].王林清.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机理探析[J].理论月刊,2008(07):183-185.

[4].李桂霞.论实施高校后勤育人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09):84-86.

[5].陈素文.高校后勤业务外包的风险识别与规避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0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