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析与规划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析与规划建议

吴梦楠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31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融合"、"深度学习分析"、"移动云计算平台"、"智能科技"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与企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传统的IT架构已不足以满足企业对“微型技术、数据驱动创新与业务革新”方面敏捷管理的需求,这一需求趋势日益显著,对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也随之攀升。这无疑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促使专业建设朝着新的战略目标迈进。教育指导机构明确指出,该专业应紧跟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关注新技术在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开发、运营、管理和治理全链条的应用。从"数字化企业"迈向"智能型企业"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核心区别不仅在于技术基础的不同,更在于智能企业面对市场的独特特性、经营理念、技术追求、开放性以及交付模式的革新。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分析;规划

一、对于课程的分析

针对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构建全面且深入的核心课程体系,涵盖信息获取、存储、流通等多个环节。该领域的核心聚焦于信息资源的策略规划与有效管理,毕业生通常会投身于数字化办公环境中的各类角色。在信息系统建设的专业路径上,课程设计需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图书馆等特定场景的信息管理系统。在课程编排中,务必平衡专业基础与特定行业需求的契合。对于信息系统监督方向,毕业生的职业前景涵盖了开发团队、组织内部监管以及第三方评估等多个维度。课程设置应确保关键课程与这些领域的需求相协调,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信息系统维护方向的毕业生则主要负责企业内部信息的稳定运行,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持续监控,并可能涉及售后支持。为此,课程设计应强调技术深度和实践导向,以适应这一岗位的专业要求。

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2.1信管专业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信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塑造一种复合型人才,他们兼备医学理解、管理才能和计算机技术专长,致力于在医学信息管理领域中发挥作用。遵循社会需求导向,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着重于专业内涵的深化建设,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框架,同时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变革。我们致力于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强化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创业能力。相较于传统信管专业,选择医学信息方向的学生,他们的职业路径更为宽广。他们毕业后能在医疗保健机构、信息技术行业、高校图书馆,甚至在行政或科研部门,投身于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和系统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估等多元化工作。根据统计数据,60%的毕业生选择在卫生相关的机构工作,民营企业占到了20%,这表明学生们倾向于在这些领域寻找就业机会。在校期间,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倾向于进入卫生管理部门,其次是民营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党政机关则排在其后。

2.2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专业课程设置及优势

遵循教务处推行的“减负增效”策略,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减少了传统的课时总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削减了必修课程,增加了多元化的选修课程,如艺术、科技选修,使得选修课程占比提升至19%,实践教学比例跃升至45%,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我们积极拓展合作网络,在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增设实习基地,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确保教学内容紧跟科技前沿。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育上,我们特别注重大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引入了R语言应用、统计学、Web开发等新兴课程,强化专业特色,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市场竞争力。我们还增设了一系列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选修课,如沟通技巧、医学历史、编程设计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强化他们的创业创新意识。此外,我们实施了密集式实训课程,如管理、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实践,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转换能力,避免知识空洞化。我们优化课程结构,将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等内容整合,形成更具深度的实训课程,如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实训和综合数据库系统设计,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接,提高了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3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教学模式应当摒弃传统的一刀切做法,倡导多元化和创新性策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因其内容特性,应分别采用适应性强的教学手法。理论讲解不仅限于单一模式,可引入如情境模拟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新颖教学法,特别针对易于理解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自我评估和小组讨论来深化理解,而非过度依赖课堂讲解。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实践课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实际学习需求。课堂上,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促进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探究,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反思,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成效。

2.4加强学习引导

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全面发展其理论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如设计挑战赛和模型构建活动,理解知识的多元性和实用性。这些活动不仅旨在拓宽视野,而且能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竞赛中不断成长,同时察觉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这样的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将课堂所学与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从而显著提升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成果。

结论

总结而言,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专业课程的设计具有深远影响,对于以实践型多元人才培育为目标的信息管理专业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随着信息化的深度渗透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更新速度应当同步提升,以顺应信息时代的步伐和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斐.从连接到赋能———“智能+”助力高质量发展[N].河北日报,2021-04-30(7).

[2]邱泽国,李俊玲.基于能力建设下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分析———以哈尔滨商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Z2):48-50.

[3]黄椰曼.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大学生需求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22,62(3):45-54.

[4]梁亚玲,揭安琪.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3(13):2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