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培植家国情怀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1
/ 2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培植家国情怀研究

王莉莉

河南省封丘县第一中学4533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国家、民族和家乡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热爱和责任感。当前,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家国情怀已成为高中生应有的核心素养之一。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策略

引言

高中历史课程是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历史,高中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民族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历史课堂教学在培植家国情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植家国情怀的必要性

1.1增强民族凝聚力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述民族英雄、历史事件和历史变迁,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民族的历史责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1.2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历史人物、事件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3提高历史素养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1.4培养合格公民

家国情怀是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备家国情怀的学生,将来会更加关注国家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培植家国情怀的策略

2.1创设情感驱动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家国情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方法引发高度重视,特别是虚拟化教学情境的模拟和创设,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感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渗透效果。一方面,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历史实地考察、模拟历史事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感受家国情怀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对家国的忠诚与奉献,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感。另一方面,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虚拟仿真教学情境,使历史故事、历史史料等在虚拟化的情景模拟中还原,方便学生对历史故事内容的深度探索和学习,有效支持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多元化探究学习,保障家国情怀教育的系统渗透,真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家国情怀的力量。

2.2整合历史发展资料,解读史实中的家国情怀

历史发展资料是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载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从整合历史发展资料出发。具体地讲,在探究历史发展轨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历史史实资料,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接着,在学生对历史发展轨迹进行溯源与分析时,往往会探究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并且在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感的基础上对其中人物或事件所表达的精神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家国情怀的概念以及家国情怀素养提升的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史料评论、历史著作与文物资源等学习素材中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事件轨迹以及蕴含的历史人物形象,从而在分析历史事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受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2.3融合乡土资源,多维度实践家国情怀

乡土资源的独特性在于其地域性和亲近性,将历史教学和家国情怀培育与学生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资源相结合,能够为历史课堂注入生命和活力,使得抽象的历史知识更具有形象性和实感,在多维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设计和实施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家国情怀的真谛。例如,在进行抗日战争专题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历史文化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前往本地的纪念馆、遗址或战场,使其在实地考察中更为真实地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精神。又如,在进行明清政治制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古建筑、传统习俗等乡土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历史。通过乡土教育与历史教育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本地的历史文化,更能从中体悟到家国情怀的深沉内涵。

2.4巧妙设置疑问,强化学生的家国共同体意识

陶行知认为:“国家是属于我们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应尽的本分。”在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围绕历史教学内容设置疑问,提出能强化学生家国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爱国思想。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问题进行讨论,适当列举与教学内容中爱国元素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交流问题答案,利用巧妙设置疑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爱国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在思维碰撞中共同成长,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涵养家国情怀。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历史教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列举爱国行为,要求学生自行提问和思考爱国行为的合理性,由此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能明白各种爱国行为合理与否,逐渐形成理性的爱国情境。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多元化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影响,帮助学生从具体教学内容中寻找答案,使他们能在自主思考中建构共同体意识。最后,教师联系当今世界环境,巧妙设置有关历史发展的疑问,紧密联系中国古代、近代历史发展规律,让学生研究“个体”“家”“国”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其懂得有国才有家,国家强盛才能有和平的生存环境,由此强化学生的家国共同体意识。

2.5开展历史评鉴活动,引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开展历史评鉴活动,让学生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史实,从中吸收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引发学生对家与国的思考,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具体而言,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历史评鉴任务,如撰写历史故事、制作历史展板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思考和表达对家与国的理解,并为学生提供评鉴任务的指导和支持,包括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评鉴活动等。在系统开展历史评鉴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评鉴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激发他们对家与国的思考和关注,并对学生的评鉴成果给予肯定和奖励,培养他们对家与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实现对学生历史素养和国民意识的充分激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培植学生爱国情怀,从挖掘资源、课内外活动等方面切入,能够为学生提供了解、认知和情感升华的机会,能够在全面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魏勇.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新课程家国情怀的育人功能[J].新课程,2019,(29):12-13.

[2]张健花.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J].教育界,2020,(44):22-24.

[3]靳占红.高中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之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J].高考,2020,(2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