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1
/ 3

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张莉

宜宾学院  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教育支撑,是高校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转型,也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需要。面对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本文从系统思维的视角,积极探索系统思维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索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生态型人才。

关键词:系统思维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路径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项战略任务。生态文明教育是全目的教育、终身的教育,不仅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需要过程,而且健康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行为的形成同样需要过程。同时,生态文明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一方面政府需站在战略的高度,系统地、周密地部署生态文明教育,运用已有的环境教育体系全面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另一方面教育的主体应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教育手段,开辟更多、更广阔的教育途径,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向前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力量。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对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系统思维的视角探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以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一、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坚持系统思维的重要性,系统思维已成为其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系统思维是一种全面、综合、动态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和系统化,系统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系统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时,采用全局性、整体性的观点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把握。它强调从整体到部分、从结构到功能、从静态到动态、从线性到非线性的思维转变,是认识复杂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方案的重要工具。系统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它以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们会将一个系统看作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整体,并尝试从整体上理解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

系统思维强调整体性原则,即处理问题时需要立足整体,把握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它要求人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不能只看到局部或个别现象,而要从全局出发,注重整体效益和整体结果。系统思维还注重系统内部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层次性指的是系统内部的不同部分或元素之间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需区别对待。动态性指的是系统内部的状态和行为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时刻关注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此外,系统思维还强调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还需要考虑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涵

1. 生态意识培养

生态意识培养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生态意识是指人类对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观念,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方面。高校应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2. 环境意识教育

环境意识教育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在大学期间,运用教育手段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环境意识教育活动”[2],依据环境意识教育的概念,高校环保知识教育主要是借助于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了解环境知识、提升环境意识水平,使他们掌握解决环境问题问题的能力,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环境价值观、道德观。

3. 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高校应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4.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要求。绿色生活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行动。高校应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弃物等。

5. 生态环境责任

生态环境责任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生态环境责任是指个体和团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应通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6.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高校应通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7. 跨学科综合教育

跨学科综合教育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高校应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跨学科交流和合作,形成综合性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对生态文明的逐步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逐步得到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有六十多所高校设有环境保护专业在生态、环境保护等专业已经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同时生态、环保等教育内容也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相对滞后 ”。[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1.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中以环境科学为主的生态环境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 还未能提到应有的地位。不少高校尚未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科学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中甚至把以传授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为主的教育认为是在搞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受“人类中心主义 ”认识论的影响,强调“自然是可以被认识的”、“知识就是力量”,“没有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力量的局限性和破坏性做充分的诠释。”[4]生态文明教育在很多高校的实施,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全面性,这直接影响到当今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他们亲生态环境的行为较其已具备的生态文明意识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2.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受到制约

当前大部分高校均将学科进行文科、理科和工科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开展生态文明公共教育课程时,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带来了一定阻碍,也是目前生态文明教育始终没有取得理想成效的关键性因素。目前生态文明教育仅仅是部分高校的公共教育课程,尚未被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甚至许多与生态环境无关的专业,并未开设相关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一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以偏概全,知识体系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知识内容中为学生讲解更多的是生态环境危机以及恶化情况,没有为学生讲解如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整体教育内容较为简单,教学方法缺乏实效性,过多的理论说教,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缺乏创新和有效评价。

3.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转化能力较弱

当前高校大学生经过多种途径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后,基本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然而无法有效地将情感意识和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存在意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一方面,高校学生理论转化实践能力较为薄弱。比如,大部分学生存在不能乱丢垃圾的意识,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无意中随手丢垃圾的现状。另外,当代大学生存在消费理念和行为脱轨的行为,例如,购买自己经济能力之外的奢侈物品,甚至不惜借钱、向父母要钱等过度消费行为。高校学生是消费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自然,这些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会对社会资源及资源环境带来影响和压力,对生态文明保护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改善大学生的消费观是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系统思维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机融合

运用系统思维来重新审视和改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系统思维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有助于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体系。通过系统思维,可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富有特色和成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同时,系统思维还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加全面客观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价值,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责任感。鉴于此,有必要从系统思维的视角进一步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由诸要素组成的系统,涉及的主体和领域极为广泛,需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制度加以统筹运转,统一组织实施。一是明确负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机构和职能,建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形成互为补充、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明确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义务,建立高校职能部门统筹、院系分级管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机制。

2.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将系统思维融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首要的是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这包括从整体上规划课程结构,确保课程内容既包含生态文明的基本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课程设计应围绕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如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同时结合系统思维的方法论,引导学生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

3.跨学科知识有机融合

生态文明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例如,可以将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理解生态文明问题的多维度性质,并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开展实践教学与生态体验

系统思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环保项目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这包括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感、以及对环保行为的自觉性。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不断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行动自觉。

6.激发创新思维与解决方案

系统思维鼓励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从系统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可以通过组织创新竞赛、开展研究项目等形式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落实社会责任与实际行动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学生应意识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8.持续开展评估与改进

为了确保系统思维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建立持续评估与改进的机制。这包括对课程实施效果的定期评估、对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以及对教育目标的持续调整。通过评估和改进,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具有系统思维能力的生态文明建设者。

9.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高校应加强与国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技术。通过参与国际环保项目、举办国际研讨会等方式,拓展国际视野,提升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任务,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系统规划课程设计、跨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开展实践教学与生态体验、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激发创新思维与解决方案、落实社会责任与实际行动、持续开展评估与改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高校可以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生态文明认识的不断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将更加注重系统思维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将加强与社会、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2020(11).

[2]林鹏.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科级大学,2016.

[3]赵秀芳、苏宝梅.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04):102-105. 

[4]侯利军、付书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62-64.

[5]吴杰.高校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6):68-70.

[6]石军辉.生态学视域下的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与策略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58-61.

[7]于蕾、陈卫东、李竞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多向度影响路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264-277.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生态化教育研究中心2023年度课题“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研究”(STZC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