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企业中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1
/ 3

浅析施工企业中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纪钰亭

中铁八局物流公司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飞跃发展的背景下,施工企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地位也日益彰显。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企业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因为企业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层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所以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缺乏统筹规划及具体实施上缺乏系统融合、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企业品牌形象有待提升及文化宣传不到位、在制度文化建设中执行落实不到位及文化监督机制不健全、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员工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1、在精神文化层面 ,主要缺乏“点线面”的系统性方法,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有所欠缺。 很多施工企业文化理论体系上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框架,但由于缺乏全面的规划和不断的建设,在具体的项目建设工地,缺乏既符合企业整体规划,又特向项目特色的的落地形象展示,没有与企业整体的企业文化形成连贯的协同效应。于是,导致员工对企 业的认同感不够强,缺乏主动担当的精神,口号也逐渐沦为只有形式上的 宣传而没有真正执行的“装饰性文化”。另外,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也不够突出 。运用新媒体、互联网等 方式,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有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还有限。

2、在物质文化层面,企业品牌形象建设有待提升。大多数施工企业均建立了体现企业文化特质的视觉识别系统,如 Slogan、宣传标识等, 但品牌定位不清晰,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不够精准有效。另外,文化宣传不到位,宣传渠道单一,宣传内容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引起员工和公众的关注和共鸣。

3、制度文化层面,执行落实不到位。大多数施工企业,均以施工生产为核心,对于企业文化需要潜移默化、长期积累才能体现出效果的特性,理解不到位,总是谈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这样就往往导致企业文化的制度体系设计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和考核机制。针对企业文化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4、行为文化层面,员工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与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不匹配。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级员工的分类培训不够。另外,由于施工项目部高度分散,加上地域限制,限制了企业开展的一些集中的集体活动,企业文化的集中传播、熏陶氛围不够浓厚,员工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

二、提升企业文化的原则

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从高层到基层的层层推进,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文化理念和目标的一致确立。同时,企业文化的更新和提升也必须循序 渐进,需要每一位班子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为推进这一进程而努力。把

企业文化看成是一种潜在的“软规范”,为了激发企业文化潜在的激励作用,对

自身加以规范和强化。管理层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增强工作实力至关重要,需要把眼光放长远,把自己摆进去,主动作为,为基层员工做出表率。所以在达到个人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不断的学习,增强自己的实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相信企业积极的领导力,一起为企业的不断进步助力,我们自己也会因此收获良多。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保证全员参与,只有全员积极参与,才能真正激发全员的潜能和热情,另外,还需要兼顾以人为本原则、长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首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才为中心,积极提升员工的工作创新能力,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化团队,必须保证员工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对大项目建设集团来说,安 全、质量、经济效益同等重要,但这都需要全体员工团结协作,才是企业文化建 设工作的实际价值之一。只有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也就要求在企业 文化建设中,重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员工承诺美好的发展前景,为员 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为员工提供追求个人价值的机会,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 养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促使企业与员工形成紧密联系,共 同促进企业发展,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珍藏起来。传统企业文化对员工个人情感的忽视,一般来说,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必须纠正这种看法,对员工予以重视,给予正面能量,增强其发展后劲。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才能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积极的对话机制,与员工互动,主动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才能推动 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

其次,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地走下去。短期内不能达到 终极目标,是一个较长的挑战。企业文化实质上是集团精神的自觉支撑,是集团 战略的自觉支撑。但是,创造思想的过程和它所带来的影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所以,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观念,先做前期规划,再做中期指导,再做后期落实,要按照相关的治理条例和规范,稳妥地分阶段推进。一步一步地评估考察,一步一步地调整完善,一步一步地稳步前行,一步一步地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另外,不同企业的发展特点不同,其对应的文化理念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塑造出符合自己独特特质的企业文化。通过融合现代企业思想,运用工作经验和优质文化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适应未来新的发展趋势,传承传统的优秀理念和优质文化传统。在整合公司力量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未来三年的发展奠定基础,将“科学发展观”紧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发展方向甚至有所延伸。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在借鉴海外成功企业的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紧扣时代发展潮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坚定稳健前行的步伐,进行调整。全面改革,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以科学的方法和理念为指导,统筹兼顾,促使员工群策群力,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极致。

三、 企业文化提升的对策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治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浅析一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对策。

首先在精神文化层面提升。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需要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控,战略上的整体规划,以及在集团各个层面的贯彻落实,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规划和推进。确立具体战术思想“点线面体” 。企业的精神文化一定不是仅仅停留在战略布局上,而是 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从点、线、面、体四个层面进行统筹。 一是抓基础项目,特别是急、难、险、新的重大项目上的各个“点”。对有关文化资料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归纳。与其等工程完工再写“回忆录”,不如 由专门的团队在过程中实施统筹指导。其次,各种建筑系统,如铁路,公路,隧 道,市政,水利水电等,都是由许多独立的工程连接而成,所以各个系统都显示 出与众不同的文化属性。结合打造需要提升一个层次。 再次,在核心业务之外,针对 多元综合业务板块,每个板块都是需要对文化特质 ,进行深度整合和提炼的 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企业“文化自信”,强化核心能力 真正落实到 行动中,让企业文化精神在每个员工心中深深扎根,才是最终的目的。真正做到 塑造、凝聚、引领企业文化,是其最终目的,是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的 内心深处,不断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重点实施文化溯源战略,立足于既有重点又有成功项目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而逐渐形成的,它是这个企业在集体共识中体现出 一种独特的内在气质。它的唯一性决定了通过不断的系统建设和升级,所创造的 条件必须是内生性的、长期性的、持续性的。大型施工企业的建筑精品工程遍布海内外,积累了丰富的特色 经验,媒体报道更是频频见诸报端。但在员工认同度不理想的情况下,仍处于现有企业文化的平淡状态。很多标志性项目的宣传报道,在项目建设期间也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但那些支撑项目成为一个个丰碑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工程的完工而得到有效的总结和弘扬,也未能持续地 按照不同项目、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提升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基点,是对以往成功的项目文化进行总结提炼,以实施基 于以往成功项目文化的文化溯源战略。在不断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将以往成功的项目文化上升为企业文化,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涵义,根据时代的变化、行业的变 化、自身的变化,不断创新。

其次在物质文化层面提升。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 建筑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工程的实施,而工程实施的效果如何,则决定着 企业文化的强大与否。在我看来,推进企业文化实践 活动要遵循三个要点,第一是增强内部凝聚力,即在本项目已有的员工活动室、读 书室、会议室等场所。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筛选企业的发展历程、关键成就、 先进范例等相关资料,并特别选取与项目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入门、贴墙、手 机推送等方式,将资料进行展示,同时将企业的发展历程、关键成果、对本工程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第二是与外界高效沟通。项目部与地方的沟 通衔接,缺一不可。各种仪式都会邀请当地政府相关人士参加,这是传统的做法, 但这样的方式往往会让他们产生焦虑心理,造成沟通不畅。企业文化展如果改为邀请他们参观,或许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如果能将当地特有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对项目的认同度会有很大的提升,对企业的美誉度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另外,有些重要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这些项目的一线可以安排新员工的培训教育,这样做肯定会大大增强培训的效果,而不是以前在公司会议室培训的时候。将各基层分支机构与企业特有的文化更有力地融合在一起,促使资产、文化、员工、业务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三是在制度文化层面提升。重点是完善适合自身、简单管用的制度文化建设。目前,许多的企业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固有僵化制度的弊端,并且正在某些方面积极改进。 首先在制定制度时,要本着适合自己的原则,本着简便易行的原则,凡是不 必要的文件坚决不做。行文时最好不要绕 弯子,要开门见山、直面问题、突出主题。其次,在开展调研视察时,提倡采取轻车简从、坚决反对开展“走秀式调研”。对需要检查考核的事项,坚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严禁重 复考核。三是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把规范化管理作为提高 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人员编制规范化,现场管理规范化,过程控制规范化,打造独具特色的规范化文化。对企业文化进行再塑造,强调提升员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摒弃“条条框框 严、执行不严”的现状,为优化组织运转,着力推进制度文化建设的坚决落实和 明令禁止。秉承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办公室雷厉风行,遇到问题果断解决,对待上级任务不拖拉、不懈怠,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为了避免强制执行 或限制过大的情况,企业制度在执行时需要保证制度设计得当,包括收入分配、 职务晋升、工作奖惩等。把职工权益和企业发展平衡好,在制度承诺上严格遵守, 在职工中取信于民,在职工和企业中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唯有如此,制度执行力下降的顽疾, 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第四是在行为文化层面提升。重点是加大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力度,在培训文化实践中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发掘和培养人才,就离不开不断的学习 培训。首先,着力推进人才工程,创建学习培训的浓厚氛围。二是在训练方式方法上创新,着眼于实战需要。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是企业培养员工的首要目标,而润物细无声、需要创新方法提升实战能力的传统培训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实需求。为解决过去培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培训课程缺乏吸引力,学员缺乏主动参与,难以保留培训内容等问题,大力推行实战化培训。每天的工作日志 小结都需要组员进行。毕业前进行闭卷考试。尤其是实践性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走上演讲台的方式进行演练,并在现场接受评分、评定的方式进行。最终的培训是否合格,由考试成绩及实操演练成绩决定。这种形式使参训人员的 主动性、自觉性大大增强,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要,职工学习效果立 竿见影,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其次,大力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贯彻。以人为本,首先就应该从畅通无阻的沟通开始。一是能发挥体制内体制优势, 建立纵向沟通渠道,让一线员工、一线项目与企业高层领导“面对面”沟通。听取职工对企业有关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对职工关心的问题,直接与职工进行沟通和答复。由于施工企业项目驻地分散的特点,使得开展经常性的大规模活动时,受制程度较大。因此,要不断丰富职工文化 生活,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文艺院团开展慰问演出、举办巡回摄影书画 展、分区开展文体活动等。同时,企业可针对职工的实际情况,从活动形式、活 动内容等多方面考虑,充分激发职工的参与 热情,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企业文化进一步丰富。 比如,针对项目员工常年在外的特殊情况,大力开展“反探亲”活动。“反探亲”,顾名思义,是指员工家属主动前往员工工作的地方进行探望。这种反向的探亲方式,不仅让员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也让家属们更好地了解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反探亲”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增进员工与家属之间的感情,更在于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这就需要我们的项目行动起来,根据员工及家属的实际情况,组织员工和家属们开展不一样的“六个一”系列活动:包括一次参观项目施工现场,并由该家属探视的员工进行工作汇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实地感受自己的日常工作;一次体验项目文化展览,主要了解感受企业及该项目的发展历史及进程等企业文化;一个亲情互动的欢迎晚会,由员工及家属组队参加,开展各种与项目主题相关的趣味活动,并以员工为主表演自创节目;一次项目周边主要景点的游览;在系列活动结束前,组织召开一次“知心话”座谈会,听取员工及家属对本项目工作生活的建议与意见;最后,在收集整理“六个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员工及家属的照片、视频等资料基础上,集中展播主题回顾视屏,并赠送一本影集。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工程企业可以有效提升员工家属的归属感。这些活动不仅让家属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温暖,也增强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同时,稳定的职工队伍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通过建设独特、务实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