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王玉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护理工作中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GSES)及生活质量评分(QLQ-C30)结果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GSES评分及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进而也更利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宫颈癌;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自我效能

宫颈癌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类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提升,并呈现出年轻化发展趋势。患者在发病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后期随着病情进展会可出现阴道流血、排液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关于宫颈癌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患者在疾病自我认知方及自我管理方面的缺陷,也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2]。对此,为更好的提升患者病理认知,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此次研究中引入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模式,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将本次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从本院妇科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关于宫颈癌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治疗;③肿瘤分期为IIb-IIIb期;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脏器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对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病例50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34-58岁,平均(48.27±5.29)岁,病型分期IIb 17例,IIIa 17例,IIIb 16例。干预组中,年龄33-60岁,平均(48.71±5.46)岁,病型分期IIb 19例,IIIa 16例,IIIb 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妇科肿瘤疾病康复需求和腹腔镜手术治疗需要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和结构化健康宣教等内容。

1.2.2 干预组护理方法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路径为:①询问与评估: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介入,通过护患沟通、病历查阅等方式完成对患者病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水平及心理状态等基本信息的评估,同时结合患者反馈问题做好宫颈癌手术术前评估。②建议:结合评估结果,对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指导,详细讲解宫颈癌相关知识、用药和手术治疗知识、同时给予患者正确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做好患者病情监测,嘱托患者定期检查。③帮助。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合理需求给予最大化满足,加对患者的安抚和鼓励,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手术治疗顺利实施。术后,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给予科学的饮食指导和生活行为干预。护理人员每日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心理压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防范术后并发症发生。④术后随访。护理人员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月进行1次上门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自我护理行为,对存在偏差的及时纠正,规范患者居家自护行为。定期通过微信群为患者推送一些宫颈癌术后康复及相关注意事项的教育资料,并对患者疑问进行及时答疑。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状况进行评估,满分5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好。运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完成此次研究所涉及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GSES评分

QLQ-C30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50

21.13±5.01

32.71±6.24

56.85±7.18

72.76±7.40

干预组n=50

20.99±4.98

38.83±7.67

56.79±7.06

80.32±8.68

0.140

4.377

0.042

4.742

p

0.889

<0.001

0.967

<0.001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生命健康。在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护理干预保持患者良好遵医行为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然而,在常规的宫颈癌护理干预中,多采用“一刀切”的护理模式,对患者个体化差异未给予充分关注,同时护理内容多局限于生理支持护理,人文关怀严重缺失,最终导致护理质量并不理想[3]。基于传统给护理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本次研究中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结合此次结果来看,干预前两组患者在GSES、QLQ-C30P评分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既往研究保持一致[4],提示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模式可显著提升宫颈癌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护理工作的持续性和针对性,其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运用,通过包括询问、评估、建议、帮助和随访等一系列的干预手段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进而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5]。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习惯于通过网络了解一些疾病信息,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特别是一些负面信息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还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

综上,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也更利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改善。因此,该护理模式建议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赖月容,刘丽秋,唐佳楠. 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0):38-41.

[2] 且艳茹. 术后针对性预防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手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8(29):286.

[3] 汪君芬,丁海燕,余幼芬,等. 术后针对性预防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手术后患者负面情绪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17,29(5):687-689.

[4] 傅燕萍,罗慧琴. 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对行根治手术宫颈癌患者负面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1):105-107.

[5] 尤金雅.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