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合作对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深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基于家校合作对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深度研究

沈凌

  罗甸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研究是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提升学生适应能力、缩短学生适应期的有效措施。家校合作为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深度研究提供有效支持,可以通过家庭和学校两种渠道搜集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情况,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变化调查方案,服务学生心理干预。

关键词:家校合作;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研究

前言: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是复杂的,既有易地搬迁后的生活、学习适应及其心理变化也有青春期学生特殊的心理变化,因此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适应变化[1]

一、加强沟通,明确心理适应变化研究重要性

家校合作对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深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学生家长对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变化、行为变化关注度不高,在实际教育时缺乏学生心理变化重视,因此需要加强沟通工作,凝聚合作共识。

加强沟通主要是凝聚共识,达成一致意见。首先,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家长会,介绍学生心理常见变化及问题并鼓励家长参与和提出自身疑问。易地搬迁学生心理适应性问题有的表现明显,有的则表现隐晦,与学生性格、状态关联密切。通过学生家长会方式,由学校组织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进行典型心理案例分析和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可以有效帮助家长对学生居家行为、言论进行分析,进而开展心理研判,与教师深度讨论;其次,通过家长会以及其他联系方式,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学生心理问题,从心理适应对学生行为、语言和发展影响出发,介绍正确心理状态以及良好心理变化管控能力培养对学生发展行为影响,在思想上提高家长认识,从而与学校一起共同开展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指导;最后,学生适应变化是动态发展过程,教师应与学生家长树立起长期心理辅导、干预的准备,真正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进行干预和指导。

二、指导方法,搜集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情况

基于家校合作对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研究需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对学生心理适应变化已有长期教育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心理辅导干预体系,但学生家长缺乏学生心理干预方法和能力,需要学校给予积极指导[2]

教师指导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心理适应变化需要注重方式方法。首先,教师应围绕学生典型心理问题、心理案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家长观察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是否存在共性心理问题,易地搬迁后学生是否在家庭生活中出现明显变化,如搬迁前与家长沟通较多,搬迁后与家长沟通变得很少,甚至放学回家后将自己关在房间内不与外界接触。通过典型行为搜集,帮助学生家长认识到学生的心理适应发展情况以及典型心理,从而引导学生家长有意识解决;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家长搜集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情况,搜集语言、行为等问题,如部分学生学校生活不适应会发牢骚“某某老师是新老师,对我不是很好”、“某某新老师今天提问我了,我没有回答好很尴尬”、“某个同学我不喜欢”等,这些语言都说明学生在适应新教师、新同学方面出现交际心理问题;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家长合理沟通的方式,如沟通时注重语言语气,沟通过程中学会了解学生、学会倾听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强加给学生。

三、制定方案,合理干预学生心理适应变化

家校合作对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搜集信息和形成共识后,应积极合理干预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情况,通过共同开展辅导的方式逐步干预学生心理、逐步指导学生发展,最终助力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成长。

制定方案需要家校共同形成体系。首先,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围绕学生共性心理问题制定干预方案。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共性,既有搬迁后的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问题也有青春期学生自身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表现为学生集体出现某些心理趋势和行为趋势,通过共性心理问题干预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类似问题,助力学生心理适应性;其次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开展学生心理个性化辅导方案。部分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个性问题,如学生在家庭和学校行为表现呈两极化。针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方案设计,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支持,同时在帮扶过程中要做好个性化定制,确保学生心理问题和变化得到有效帮助;最后,学校应鼓励学生家长结合孩子实际,从学生、家庭教育角度出发自主探索学生心理适应变化辅导方案,通过融入地方文化、丰富学生实践等手段逐步探索符合学生个体成长的心理辅导方案,作为学生心理适应变化家庭辅导案例在学生家长群体中推广和应用。

四、定期总结,分析学生适应变化干预效果

基于家校合作对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进行心理适应变化调研需要定期总结,分析学生适应变化干预效果以及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新问题,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做好总结、归纳,也为后续学生干预、指导积累工作经验。

定期总结分析学生适应变化干预效果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首先,定期总结需要对学生心理适应变化情况进行摸底。定期总结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都需要观察学生心理变化情况,了解学生入学前、入学后的心理适应变化过程,从中分析学生心理是否出现新问题、新变化,从而调整和优化心理状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是一个变化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加强观察,及时总结、归纳,对个性问题、共性问题进行逐一汇总,掌握心理适应变化规律;其次,定期总结需要分析学生适应变化干预效果,及时了解学生问题。学生心理适应发展干预情况需要个案干预总结和共性心理干预总结。个案干预总结主要是对学生个性化问题进行了解、分析,积极开展研究;共性心理干预主要是对学生集体心理变化情况进行总结,了解现有心理辅导方案对学生的影响;最后,定期总结也是家校合作干预学生心理方法的总结,依据总结内容,学校与学生家长可以形成共识,逐步探索出符合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实际心理的干预方案。

总结:基于家校合作对易地搬迁青春期学生心理适应变化研究需要凝聚合力,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规律,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并定期汇总经验,逐步探索出符合学生心理适应变化的家校干预体系,服务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霞,王坤,尚元东.中学家校合作过程中父母参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3,32(01):100-108.

[2]朱嘉磊.家校社共合作  助力学生成长——浅谈互联网时代开展中学生情感教育及人格培养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07):49-50.

立项课题:黔南州2023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