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现代生活艺术融入传统剪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3

      将现代生活艺术融入传统剪纸

张列群

(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四川 都江堰 611830)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因为各种困惑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剪纸内容都用(绘画,手工等)另外的艺术形式取而代之。长此以往,如果再不赋予传统剪纸新的生命这门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只有将传统剪纸中的传承与现代艺术生活融合与时俱进,才能让传统的剪纸鲜活起来。

关键词:传承; 困惑 ;融合; 现代艺术;与时俱进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缕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课程美术教材中一年级至六年级都涉及有剪纸的课程内容。如一年级的《剪剪撕撕贴贴画画》,《多姿多彩的拉花》、二年级的《百变团花》,《吊饰》、三年级的《生命花树》,《有趣的生肖邮票》、四年级的《剪纸中的吉祥纹样》,《剪纸中的阴刻阳刻》,《巧用对称》、五年级《唱起来跳起来》,《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六年级的《图形的魔术组合》,《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家乡的艺术》,《剪纸中的古老记忆》,《彩球的设计》都有涉及到剪纸相关的内容,由此可见剪纸教学在小学美育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尽管如此,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因为各种困惑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剪纸内容都用(绘画,手工等)另外的艺术形式取而代之。长此以往,如果再不赋予传统剪纸新的生命这门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我尝试将传统剪纸中的传承与现代艺术生活融合与时俱进,让传统的剪纸鲜活起来。

我们的“困惑”

在我早期的教学中,当我遇到剪纸相关内容时我也曾直接跳过或者用其他的表现形式取而代之,到中期有些相对简单的内容有选上了,但也是蜻蜓点水式。原来我有诸多的困惑,这也是我们诸多美术老师的困惑。困惑(一)我们的美术教室在大学学习期间都没有学习过剪纸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而当今社会充斥着的各种先进文化给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社会上人们对于民间剪纸艺术普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对其传承与保护尚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因此剪纸艺术不仅对于学生来说遥远而陌生对于老师也生疏。困惑(二)许多老师认为剪纸的工具材料准备有困难,剪纸用的剪刀,刻刀学生带在身上存在安全问题。剪纸用的纸张通常是比较轻薄而色彩单一的纸张,操作起来容易损坏又不容易出效果。困惑(三)也是我们最大的困惑就是我们普遍认为剪纸的题材都是表现民间活动的,这对我们学生来说缺乏见闻,对于老师也缺乏体验,所以每逢遇到剪纸课,题材除了书本上的和网络上的就不知道要剪些什么?而且书上网上的内容即使经过改动做出来也总觉得少点什么? 困惑(四)总认为艺术节之类的美术活动如果做剪纸的话,第一不好早题材,第二做出来的作品缺乏时尚元素,缺乏时代美感。找到困惑我们的问题所在,我将剪纸作为学校及个人近期的教学特色,在传承与创新上大胆做了以下尝试。

一.剪纸表现题材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运用形象思维创作形象生动、意蕴健康的艺术作品、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类隋感,主要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反映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与不懈追求,成为人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对于社会集团与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善良价值。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校园真善美的人和事层出不穷,令人感动的场面历历在目。因此我将北小娃校外校内的生活小事作为剪纸表现题材,让剪纸既传承了传统剪纸善良的价值有让它更生活化,更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把家乡和学校有代表性的建筑作为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北小娃在景区当志愿者,讲解员的大方自信的场面,在学校餐厅光盘、在操场健体、在校门口为同学撑伞的感人画面都跃然于纸上,成为一幅幅既有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独特的虚实相间的特征,又有着活泼的特质现实主义特征的剪纸作品。而这些画面都来自于学生自己提供的生活照片和老师手机镜头下捕捉到的精彩瞬间。让学生成为艺术作品中主角,赋予了传统的剪纸艺术现代的生活气息。学生更愿意参与创作其中,更愿意去欣赏去感受身边正能量,学会甄别真善美。

 

图1为北小娃在景区当志愿者为游客讲解拍照的场面

   

图2为北小娃在学校餐厅的光盘行动    图3为北小娃上学时为同学撑伞的场面

二.将现代流行艺术融入剪纸艺术表现形式

每当我走进低年级走廊时总有一种明星般的感觉。总有一大群孩子跑过来将我团团围住,或拥抱、或唠嗑、或卖萌、或扮个鬼脸......我有手机留下一张张可爱的脸庞。并将这些照片打印出来,老师示范讲解用传统剪纸中的阳刻手法(线线相连)将五官线条加线连接做成剪纸头像,再让学生用学到的传统的剪纸方法(阳刻)将自己的照片做成剪纸头像。因为的照片变成剪纸艺术作品,孩子们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在展示形式上我融入现代流行的波普艺术。用色卡纸将波普艺术中明朗亮眼、炫丽夸张,强烈对比的色彩明艳拼接成底托。再将单纯红色剪出的头像贴上去成功地演绎这现代流行波普艺术的新时尚,传达着波普风的幽默和快乐!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剪纸的方法又融入了现代流行艺术的时尚,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正如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

       

图1为我们的笑脸集体展示      图2为3年级袁同学为自己剪刻的头像

三.赋予传统剪纸大师的灵魂与孩子的童趣

 “ 童趣化”的艺术作品中,幻想因素是产生其效果的主要因素。 挖掘生活中的童趣并应用在剪纸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富有童趣的作品通常涉及回忆、游戏、可爱等元素,为传统单一剪纸个体赋予了人文的情感。令整体形象更加活泼有趣,能够引起孩子们的爱好及情感上的共鸣。大师作品亦是如此,法国野兽派代表马蒂斯大师的艺术作品色彩单纯、强烈,追求一种天真原始的稚气。之前在我上二年级《百变团花》的时候,对于孩子们剪出来的一朵朵团花除了贴在白纸上形成单个作业,更高级一点的展示就是画或剪个大花瓶把团花贴上去形成瓶花。但最终也只是“花”。后来我尝试加小动物,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剪出来的花儿(团花)和小动物放在一起,想象它们会发生那些有趣的故事。然后在进行第二次创作。果然一幅幅充满童趣有故事小作品呈现在我眼前。虽然动物只有简单的外形,树木花草形象简单但却饱含着孩子们无限的想象与创意。原来简单传统的剪纸团花赋予它童趣过后摇身变成点燃回忆引人思考的小作品。在上一年级《剪剪撕撕贴贴贴画画》时,看到孩子无意间剪下的花花绿绿的不成形的形象时,我想到了马蒂斯先生的作品不就是以简洁、强烈的装饰构图 ,单纯、奔放的色彩表现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和无拘无束的动感吗?于是我先让孩子们将他们手中的色块和无拘无束的形象摆在一张较大的纸上,摆的时候注意颜色的对比,可以有遮挡关系,但不能把别人的全部遮挡完了。最后我进行微调,果然一幅具有马蒂斯大师风格的作品惊艳到了我。原来看似简单的撕,剪,贴体验课注入大师表表现的思想与表现形式也会让简单的体验手作变得有大师的灵魂,变出让人惊艳的艺术作品。

图1为二年级《百变团花》的部分作品展示效果

         图2为一年级的《剪剪撕撕贴贴画画》班级集体展示图

四.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剪纸现代时尚元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自媒体时代。不知不觉中微信、腾讯QQ、抖音......上面流行着这样一个词“网红打卡”。他、她、它成功吸引了我们的眼睛与脚步。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都有多处网红打卡之地。我想如果把这些网红打卡地搬到我们的剪纸作品里,我们的传统剪纸作品会不会也变成网红打卡点呢?于是心动不如行动我和剪纸社团的孩子们开始收集家乡和学校的网红打卡地图片和相关资料。将都江堰最新网红打卡地“自拍大熊猫”、学校最新网红打卡地三个开放式图书馆,“零三书社”、“楠木书斋”、“红塔书苑”用传统的剪纸手法和现代时尚的呈现形式让我们的剪纸走廊成为最新的校园网红打卡地。成功吸引了全校师生前来拍照打卡。甚至还有外界媒体和个人也来拍照打卡宣传。既宣传了我们学校开展美育教育,又为民族传统剪纸文化的传承做

了更好的宣传。

      

图1为“自拍熊猫”开灯是的效果        图2为“自拍熊猫”未开灯时的效果

              图3为学校三个图书馆的展示效

五.逆向思维巧用纸张让传统的剪纸焕然一新

我们要学习好剪纸,掌握剪纸的真谛,那么就应该从了解剪纸材料和熟悉剪纸工具开始。自古以来剪纸的材料就很丰富,从工具,纸张到手法都很多样化。光纸张就有单色纸、金箔纸、银箔纸、宣纸等10余种。然而在传统剪纸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红色与黑色两种单色纸。即使有色彩丰富的套色剪纸,也只是比较常规的传统色彩。因此我在剪纸创作中大胆尝试将手中常用的纸张仅有的色彩逆向运用。常规是将白纸托底,彩纸剪作品,而我大胆用白纸剪作品用彩纸托底得出了与众不同剪纸作品。我还用牛皮纸作为主要创作纸张套入一两种单色卡纸,既降低要套色难度,又使呈现出来的剪纸作品有一种大气优雅之美。真正体会了新课标里提到的“守正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图1为逆向运用纸张创作出来的作品      图2为牛皮纸为主的套色剪纸

中国剪纸的发展历史悠久,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面貌。它既是一种传统美术形式,也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之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艺术亦是世界艺术。中国剪纸传统艺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为了将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我除了扎实到位的上好将教材上涉及的剪纸内容外,我还开发创编《可爱的大熊猫》、《我的家乡-都江堰》等校本课程。成立了剪纸社团,每周开设两次剪纸课程,让学生把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用剪纸形式表达出来。剪出校园美、家乡美、生活美…….当然剪纸传统艺术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才能渊源流传,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与时俱进将现代流行艺术与时尚融入剪纸教学,让剪纸作品不失新鲜感。还创建永久的剪纸艺术长廊展示我们的作品,为学生营造剪纸氛围,让剪纸艺术围绕学生身边,让学生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我们的剪纸长廊成功的成为校园网红打卡之地。

             

两张图均为校园网红打卡地剪纸艺术长廊(是全校师生去餐厅的必经之路总长35米)

该图为我和学生一起上剪纸社团课的场景

参考文献:

[1]《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7页 第10页.王树村

[2]《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3]《现代艺术和现代主义》, 张坚,王晓文译. 1988年版,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