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体育素养与终身体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中职生体育素养与终身体育研究

蒋家莉

驻马店农业学校 463000

快递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关王庙乡驻马店农业学校,15093531453

    摘要: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中职生体育素养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职生体育素养及不同人群终身体育的现状,提出了终身体育中培养中职生体育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体育素养,终身体育,分析与讨论

  一、引言

  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应以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为指导,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进行中职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在终身体育中作用的研究。

  二、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素养的概念

  体育素养,实际上就是体育文化水平,至少应涵盖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兴趣和习惯等方面内容。

  (二)不同人群体育素养的现状

  请看下面几份调查:其一,一批很有权威的学校体育学者,对某直辖市一千多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各行各业的人员进行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自己是体育盲。他们离开学校后,不会自己锻炼身体,不能享受运动的乐趣,缺乏体育的基本知识,不会欣赏体育比赛。其二,对学生厌学体育的原因调查显示,主要的五个原因是:不会锻炼,未养成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差;懒于运动;学习体育目的不明确:学习体育能力差。其三,对淮安市坚持体育锻炼者在其小学和初中的体育经历调查显示,其基本特征是普遍对参加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伴随着体育活动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其次是对运动技术、技能及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大都在一般水平以上:得到父母、教师、同学对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支持和帮助。从以上三份调查中可以看出,只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成为一个终身体育锻炼者。

  (三)对终身体育的理解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随着当代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思想,至今已成为一种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都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终身受益。终身体育强调体育不是到儿童或青年期后就停止的,要继续一生,并且必须适应个人或社会的持久的要求。终身体育既不是以学校为主,也不是以家庭体育或社会体育为主,必须通过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学校体育阶段进行的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一个人从出生到二十五岁左右是人体的主要发育阶段,成年后稳定相当长时期,之后逐年衰老。一个人青年时期身体基础打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一生体质的好坏,也关系到民族体质的好坏。

  终身体育能力应包括独立锻炼能力、身体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四)中职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自动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人不仅要有现代思维的大脑,还要有应付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体质。据社会学家统计,体力和脑消耗的对比,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是9:1,在中等机械化情况下是6:4,在全盘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是1:9。这种体力与脑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倒置性转移引起体力消耗的急剧下降和营养水平的不断上升,而导致了许多现代文明病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唯一可选择的途径只能是培养出一个个具有良好的体育素质的人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要途径就是终身体育。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都为终身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素养的培养,学校体育教育确实占主导地位。

  因此,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才会使学生在学校期间造就健康的身体,毕业后继续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辈子的事,要想健康、愉快地工作生活一辈子,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

  (五)在终身体育中加强体育素养培养的对策

1、加强体育知识教学。

  要改变现行体育知识教学内容单调、脱离实际、缺乏时代气息的现状,体育知识教学除必须对身体锻炼的理论方法、手续,卫生保健知识,体育锻炼中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知识进行教授之外,还应增加一些能进一步提示体育规律的体育学、体育原理的内容。除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还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怎样做得更科学、更合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精心选择教材内容,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这样多的内容,是很难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的,因此,还应通过其它渠道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开设专题讲座、办宣传栏等,不仅可以补充课堂上的不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报杂志,观看电视教学片,有选择的欣赏体育比赛,还可以与其它部门协作,搞一些知识竞赛、体育征文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体育知识。实践证明,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2、树立以健身、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目标的终身体育观。

  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之外,还应将愉快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景教学等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在教学方面应尽量扩大选用教材的范围,使教学内容弹性化,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选用什么教材,都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为宗旨来组织安排学生的活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还可成立兴趣小组,素质较好的学生和相对较差的学生结对练习,由学生自己组织小型比赛等,来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组织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3、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树立全面的身体观。

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体育意识上所反映出来的对体育的认识、意向、兴趣等也各不相同。学生的体育意识不仅仅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于某个方面的具体意识也都有极大的制约力。由于媒体的宣传,实际经济条件的制约,体育作为文化娱乐手段的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明星体育、竞技娱乐受学生欢迎,使其产生欣赏重于参与的体育意识,而不能把自身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同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要把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起体育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为祖国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联的参与意识,同时体育也是增强体质、全面发展身心的个人需求。只有让学生把现实的参与和未来的生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结语

  体育素养在体育教学的众多目标中不是孤立的,应同其它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若干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独立的目标系统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和前提,终身体育则是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关于中职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研究[J]. 王红强.现代经济信息,2019(12)

[2]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课程规划[J]. 徐铭侃.体育教学,2019(06)

[3] 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J]. 许友明.当代体育科技,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