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机制下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校企协同机制下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研究

孙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沈阳 110122)

摘要:本文阐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背景,总结了需要实现的目标,并从校、企、平台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校企协同  高职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一、实施背景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师假期实践制度,支持在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

2022年10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重点提到要制定激励政策,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走“双师型”发展道路。

因此,形成完善的校企互兼互聘发展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1]

二、建设目标

校企协同机制下的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完成以下几个目标:

1、教师理论水平提高。

“双师型”教师需要熟悉专业的发展方向,清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掌握专业课程的核心理论,能制定所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善于思考,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调整。

2、教师实操能力提升。

“双师型”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和技术流程,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能够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2]

3、团队结构合理并运行稳定。

“双师型”教师团队需要具有梯队式结构,包含专业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等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组建。

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生产、教学、科研、培训、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通过开展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全面提升教师自身教科研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3]

4、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双师型”教师的理论教学需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具有出色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实践教学中,除了自身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外,还需要能够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实践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

5、具有自主提升能力。

“双师型”教师需要紧跟相关专业的生产、技术一线,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技巧。做到能力不断的自主提升,并能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关企业也需要将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模式给与教师相应的培训。

三、建设措施

校企合作自职业教育兴起以来一直是高度受重视、全力在推进的办学举措。各职业院校多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丰富了各种合作内容,创造了很多好的合作方式,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做得好的典范也不少。[4] 对于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协同不失为当下最主要的实现方式。

1、学校层面

校企合作机制是“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学校是开展校企合作的主动方,是本着人才培养需要而进行校企合作的。因此,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一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双师型”教师选拔与梯队搭建

理论上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都应该是“双师型”教师。但是从实际来看,这一设想显然不能实现,至少短期内无法实现。这就涉及到“双师型”教师身份转变的早和晚,层次高和低的问题。

从学校自身来说,需要对专业教师进行摸底和遴选。选择一部分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好、转变需求大的教师进行“双师型”培养。同时,要有意识地搭建和规划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能力较高、发展持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双师型”教师培养

学校需要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包括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教学实施与管理能力、评价与创新能力等多方位的指导与培养。培养过程可以分阶段进行:

一是能力储备阶段。该阶段教师队伍主要由具备初级职称的教师组成。主要满足教师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需求,达到分专业、分项目的专业基础实践操作能力储备要求。

二是能力传输阶段。该阶段教师队伍主要由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中级职称教师组成,主要满足该阶段教师的自我教学观念、教学理念的形成,思想态度的转变,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的需要,达到具备实践项目的管理能力,可以将实践能力转化为理论,传输给其他教师及学生,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是能力转化阶段。该阶段主要通过具备高级职称以上教师独特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累积,形成教师自身的特质和内发的动机,使其具备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能力、产教融合发展能力、专业群建设能力等。[5]

2、企业层面

以教师作为合作纽带,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体系,形成校企间的资源依赖关系,并通过顶层设计确保资源依赖关系的稳定。

1“双师型”教师企业培训

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及前瞻培训理念来支持职业教育,特别是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参训教师和企业员工一起研究工作流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积累相关案例为授课作技能储备。合作企业参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在为企业储备合适人才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助力。

2“双师型”教师企业认证

企业可以采取考核方式对教师进行认证。包括理论考试、信息查询、试讲、说课、实践考试等环节组成。考核周期不等,包括:课堂不定期随机抽检、年度考核等。只要通过认证,就能成为企业员工培训班或学校订单培养班、普通班的“双师型”教师。

3、实现平台

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着资源依赖关系,如果两者之间的资源依赖不平衡,权力就会变得不平等,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实现平台,平衡两者间资源依赖关系,寻求更好的发展。

比如宝马的售后英才教育项目。它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育。该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重视师资团队培养有关,构建行之有效的、服务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培养体系是其师资团队培养运作中形成的较为成熟而有效的经验。

由此可见,以项目合作的方式,校企协同搭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平台,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结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企业也要加大支持力度,为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
    总之,“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紧迫任务。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衣云龙. 校企互兼互聘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24(01):83-87

[2]莫洁玲.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02):189-192

[3]訾丽丽.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医药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4(03):4-7

[4]俞启定.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1):1-7

[5]朱玉香,林静,陈永贵.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模型构建及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23(1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