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设施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积极推进设施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生立梅

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人民政府

151107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在日本、美国等海外国家,设施农业的概念从一开始就被提出,且设施农业种类繁多,普及度较高。设施农业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高效生产优质农作物。设施农业可以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设施农业;农业生态环境

引言: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要。各国对农业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以塑料薄膜为主的塑料大棚占有很高的比例,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但目前设施农业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可生物降解地膜的比例。因此,下一步政府应加大可行性研究,开发新型设施农业,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源的存在。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农业可持续发展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和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有效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备受关注和赞誉。这一发展理念可以指明农业发展创新的路径和方向,确保农业既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会危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保证了两者的协调与平衡。

2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2.1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环保农业,建成了许多优秀的环保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建设农业生态保护游憩区、环保农产品认证体系、环保食品生产基地,既保护了农业用地的环境,又维护了农业生态平衡。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2.2农业生产水平快速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涌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目前覆盖我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也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3 特色农产品快速发展

我国气候条件多样,区域资源差异明显。因此,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这些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为消费者所熟知,销量和利润也逐年增加。专业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3.1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资源承受巨大压力。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是强化政策支持,特别是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补偿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导,规范补偿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监管。同时,政府要加大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投入,加大对农业土地侵蚀治理、水土保持、草原改良、生态林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投入,切实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生态补偿效率。政府要鼓励环保组织、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生态补偿,使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多元化。在加强政府补偿的同时,政府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补偿领域。同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修复技术标准和验收机制,确保生态补偿影响可衡量、可控制。三是注重区域差异和审慎政策,采取不同的生态补偿政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制定具体的补偿政策。例如,提高缺水地区水资源补偿标准,加大水利工程投资和建设,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要完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实施差别化生态补偿政策。

3.2 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互支持、相互影响。通过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一,需要明确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有效协调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确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第二,社会文化水平和科学素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如果能够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良好的科学意识,这将有助于解决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问题,更好地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保护植物资源。第三,使用农药、化肥时要讲究方法,掌握技巧,深刻认识农药、化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一方面,要使用农药、化肥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产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客观认识农药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

3.3引进高端农机装备并提供购置补贴

农业机械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从政策层面支持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农民提供农机购置补贴,通过抵押贷款、免证、免费年检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优惠,彻底减轻农民购置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负担。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包括农药喷洒无人机、智能病虫害监测仪等,进行一体化采购,为该地区农业机械化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农业机械装备质量控制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更好地把控农业机械装备质量,制定环保农业机械、智能农业机械相关标准。装备标准体系对农业机械装备进行科学检测,推出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的安全可靠性。

3.4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

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工具之一。只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自然生态相协调,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政府应适当调整科研经费投入,增强研发能力,适应创新科技教育体系,优化结构,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考虑农业科研创新问题,引导农业科研创新。加强和改善科研条件,充分利用科技资源整合优势,不断提高科研机构的综合能力和协同创新水平,促进科研成果应用,充分释放技术创新作用。

3.5 农业生态模型优化

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同时要考虑对资源和生态的双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生态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副产品或残留物可以被其他农产品加工链利用,从而实现有效的经济循环。

结束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农业可持续发展,两者共同促进农业繁荣和生态健康。通过科学管理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物多样性,还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保护水资源。我们要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1]王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农业科学研究,2020,41(2):56-61.

[2]张涛,李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6):45-51.

[3]陈红,马丽.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18,(3):34-39.

[4]张庭秀,柴禾蕾.提高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理念的应用[J].农业环境规划与设计,2019(10):9-10.

[5]努尔东江·麦麦提.在农业发展方面生态环境中若干问题探讨[J].2019(1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