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培智唱游与律动课堂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浅谈如何提高培智唱游与律动课堂的有效性

王宝银

廊坊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为一般性的教学内容,唱游与律动课构成了特教学校的义务教育部分,它们也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手段,对智力障碍的学生有着无法被其它科目所取代的影响。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深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去,塑造出坚韧且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他们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此外,它还能刺激孩子们的多种感官,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同时也能改善他们的身体运动能力和专注力,从而养成优良的行为模式,推动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实现平衡的发展。最后,这种方式也使得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感情色彩,进一步唤醒他们的同理心和审美感受,为他们将来平等地参加社会生活和全人发展的道路打下牢固的基础。

尽管如此,在特教学校内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残疾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音乐理解力各异,这使得他们在接受唱游与律动课程时展现出不同的反应。对于那些较轻度的智力障碍学生来说,他们能够独自且大致准确地吟唱简单曲目,同时伴随着一些基本的舞步;而患有孤独症或者严重智力障碍的学生可能会通过制造其他噪声或是摆弄手部等方式来遮蔽音乐的影响;过于活跃的学生通常具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但是当面临乏味无聊的音乐素材时,他们可能变得极度厌烦,倾向于采用夸大其词的方式展示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至于有运动功能障碍的学生,如脑瘫患者,因为缺乏身体的协调性和无法跟上常规的律动步伐,难以准确定位节拍,并且由于生理结构上的不足,他们往往无法正确的发音和唱歌等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优化特教学校的唱游与律动课程的教育效果呢?接下来我会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经历做一个简洁的阐述。

首先,老师需要建立起对持续学习的信念,并以此来提升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在这个日益进步的世界里,保持终生学习已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因为这意味着要像一条河流一样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而非仅仅满足于一桶水的容量。唯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充实,我们才能够实现超越。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不仅要在自己的领域内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熟悉一些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及音乐疗法相关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个性的多样化,同时运用适合他们心理需求的教育方式去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品格、塑造性格、增强技能。

其次,采用各种不同的教方法以提升学的求知热情。针对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理解知识点主要是依靠感知能力而不是理性思考,所以他们的最佳导师就是激情与环境氛围。因而在激起每个学生们的探索欲望上有着巨大的贡献价值。可以通过使用有趣的话语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让本来单调乏味的音律变得栩栩如生起来;创造出优美的旋律场景以便于孩子们更好的领悟并感受到声音的美妙之处,让他们能够在大声歌唱或翩翩舞蹈的过程中发挥其听觉敏感度及创意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高尚品质和人文素养;恰当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及其多元化的媒介资料工具使得学生们能更加直接且清晰明了的方式去了解音乐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努力方向!我们的目标就是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刺激到每一个孩子的主动探究精神进而增强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以下列出了一些具体实例供参考

例如,在每堂课的开始之前,我都会以对唱的形式与所有学生互动,大声呼唤他们的名字并尽力准确地回答他们。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愿意和老师交流,提高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更加喜欢上畅游与律动课程。再比如,在教学歌曲《拍手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身体的各部位,老师先唱出几个部位进行拍手,再让学生自己来找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拍唱练习,通过学生们的亲身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教授歌曲《小老鼠打电话》与音乐活动《寻找伙伴》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课程主题构建场景,使得原本抽象的音符知识、繁复的乐理理论以及乏味的技巧练习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活动、舞步等元素。借助模拟角色、参与互动、击掌游戏以及简单节奏动作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和表达欲望,促进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让他们更加深入理解歌词背后的含义。对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我们并不苛求作品的精致或完美程度,只希望孩子们能勇于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敢于展示自我,这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教会学生欣赏美好事物并且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第三,我们需要以一种正面的角度来评估并赞扬我们的孩子们,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确信自己的价值所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唱游与律动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唱游与律动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师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育人的精神,贯彻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改善的功能。评价应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使评价成为既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所以说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关心,理解他们的内在思想状态,发掘他们的独特优点然后立即采取行动予以褒奖或者鼓舞,而且这种奖励的方式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且措辞恰如其分,适当的时候给出一些额外的奖励以便激发这些孩子们们继续努力前进的能力!

鉴于智障学生的程度类型不一样且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所以针对他们的评价方式及关注焦点应因人而异。比如,对于有言语困难的学生,我们的观察重点应该是他们在韵律感和节拍上的反应;至于那些存在运动问题的学生,他们更适合被看作是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来展示其唱游才能的孩子。课前可以预备一些与课程主题相符的帽子或者标签,以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使用诸如"你的嗓音真的很棒!""这首歌曲演唱得非常精确!""你的舞蹈动作流畅优雅!"之类的具体描述取代"很好"、"还行"这类模糊不清的反馈,这样能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同时也能激励他们互相评价彼此的表现,毫不犹豫地给予对方表扬,并在音乐活动过程中实施学生自我评估、同伴评价,教师的认可、同学们间的互动以及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提升都能悄然增强孩子们的学习信心和成功感。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实施及国家对特殊教育的不断关注,现今的教育环境变得愈发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和策略也在不断更新,特殊教育学校的唱游与律动课也一样如此。 判断教学效果的关键不在于老师是否完成所有任务或是工作态度如何,而是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成果。若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或未能获得预期的成长,那么无论老师的付出有多大都是无益的教学。反之,即便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未实现预期目标,这也是一种无效或效率较低的教学。所以,唯有当学生确实学会并且做得好的时候,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教学;只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并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便是高效率的学习过程。基于此,我们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推动他们全面且平衡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培智教学中畅游与律动课程达到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畅游与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