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守护生命的警报器

/ 2

直肠癌的早期发现:守护生命的警报器

黄蓓  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占大肠癌总发病率的60%~70%,发病率高,在我国占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如果能尽早发现及治疗,将显著提升治愈的机率,并且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了解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守护生命与健康的基石。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福祉,对直肠癌的早期识别与预防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探索如何捕捉直肠癌的蛛丝马迹,为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直肠癌的病因

直肠癌是指癌细胞起源于直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直肠癌的病因。直肠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炎症性肠病、良性肿瘤恶变、免疫功能失常等。

1.遗传因素:家族史是直肠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直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4~10倍,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遗传因素在确定的遗传综合征如 FAP 及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2.饮食习惯: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天肉食的摄入量增加100克,大肠癌的发病概率就会增加12%至17%。这可能是因为致癌物质为脂溶性,可以溶解在脂肪中,因此从饮食中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此外,高脂肪饮食也会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这种物质对肠道黏膜具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长期刺激和损害可能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进而引发肠癌。纤维素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和软度,促进正常的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量,有利于排出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和坏死细胞等。纤维素可以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降低有害菌的数量,减少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保护肠道免受癌变的影响。长期缺乏纤维素摄入,会导致便秘、造成肠道蠕动减缓,从而增加患直肠癌的风险。

3.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在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而感染寄生虫后,引起肠道炎症,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慢性炎症刺激致癌变。

4.良性肿瘤恶变:直肠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等有恶变倾向的概念已得到普遍的公认。腺瘤演变为癌所需时间均为 10年左右。                  

5. 免疫功能失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患癌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如细胞免疫机能抑制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

6.其他:吸烟会导致体内产生自由基的增加,自由基可引起DNA损伤和突变,增加直肠癌的风险。长期酗酒,造成肠道内乙醛和乙酸水平不断上升。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也会对DNA产生氧化损伤,增加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 75%~85%,主要特点是癌肿由柱状细胞及黏液细胞构成的癌性腺管所组成。临床根据形成腺管的形态及分泌黏液的多少,将腺癌分为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等。

2.黏液腺癌:约占10%~20%,大部分由分泌黏液的癌细胞组成,以癌组织内有大量黏液为其特征,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3.未分化癌:此型分化程度最低,癌细胞较小,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常弥漫成片,易侵入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4.其他:包括少见的鳞癌或黑色素瘤等。为做到早感知,早预防直肠癌,以下5个症状绝不能放过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包括排便次数改变和大便性状改变,排便习惯的改变为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因为正常人的排便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如果规律突然间改变,就要考虑是否是肠道出了问题。排便习惯改变是由于病灶刺激肠道致肠功能紊乱所产生的排便习惯改变。主要表现为便意频繁,排便次数增多,有时欲排便而无粪便排出,或只排出少量血液或黏液,大便变形,常有槽沟或便形变细,有排便不尽感。2.便血: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常被患者忽视。很多人只是把大便带血当成普通的便秘或者痔疮出血。直肠癌便血往往血色鲜红或暗红,量不多,与粪便不相混。进展期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感加重,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尽感,粪便中有脓血黏液,伴恶臭味。如果经常性便血,而且颜色暗红,建议去医院做个肠镜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3.慢性肠梗阻:癌肿致肠管狹窄,肠腔阻塞所致,伴有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大便困难肠梗阻症状。

4.肛门疼痛及肛门失禁: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能会引起肛门失禁。

5.其他:直肠癌晚期,胂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出现相应的转移征象,如肝转移后可见肝大、腹水和黄疸;侵犯骶丛神经及骶前部时有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下腹部及下肢;侵犯前列腺、膀胱则见尿频、尿血、排尿不畅等泌尿道症状;女性患者当癌肿穿透阴道后壁则形成直肠阴道瘘。                                    

6.全身症状:因慢性失血、中毒及肠梗阻等因素,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征象。

直肠癌的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针对结直肠癌疾病高危人群,包括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等,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直肠癌疾病的早期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建议45岁以上人群,如果出现便血的情况,建议至医院行肛门指检或直肠镜检查,以排除直肠肛管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必要时建议行肠镜检查。对于50岁以上无便血的人群,也建议做肠镜筛查。建议可每年行粪便隐血试验;或每3年行多靶点粪便DNA检查;或每5年行乙状结肠镜的检查;或每10年行全结直肠镜检查。

2.调整饮食结构:直肠癌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结构存在着一定关联,为此,应该尽量调整以肉类与高蛋白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性食物的摄入,尤其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与蔬菜等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可增加杂粮在饮食中的结构比重。

3.预防肠道疾病恶变:应该积极预防肠道息肉、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发生恶变,针对肠道息肉需要尽早处理。例如,腺瘤性息肉属于真性肿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为此,需要在发现肠腺瘤后,尽早在良性腺瘤阶段做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治疗,然后做病理学检查。若未能够尽早治疗,则多数患者会发展成为肠癌。

4.其他: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增强体质,筑建一道健康防护墙,对于抵御疾病或者是癌细胞的侵袭,都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直肠癌在早期多无剧烈腹痛等明显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是以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及便血为主。为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需要对预警临床症状加以关注,包括早期便次增多、便秘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后,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避免影响到治疗时机。

常见的与直肠癌相关的检查。

1.直肠指检: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80%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指检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肿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肿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2.直肠镜检:直肠指检后应再做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可取少量肿块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3.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4.盆腔磁共振检查(MRI):了解肿瘤的部位,以及与周围邻近器官的关系,有助于术前临床准确的分期,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的策略,例如:先手术还是先放化疗。

5.腹盆腔CT:可了解肿瘤的部位、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直肠周围及腹盆腔其他部位有无转移。对直肠癌的分期很重要。

6.胸部CT或胸部X线检查:了解肺部、胸膜、纵隔淋巴结等有无转移。

结束语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了解直肠癌的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方面的医学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预防是最有效的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直肠癌起到了关键作用。每天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摄入,低脂高蛋白,多饮水,适量运动,远离烟酒,减少红肉、加工肉食品及腌制品的摄入,都能有效降低患上直肠癌的风险。

其次,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也是战胜直肠癌的关键。定期体检,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要重视直肠癌的筛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尽早发现肠道良性疾病或直肠癌的早期病变。早期发现直肠癌,治愈的机会更大,治疗也更加简单和有效。

总之,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的发现肠道良性疾病,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直肠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直肠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直肠癌对我们的威胁,而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预防和早发现直肠癌的行动中,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和美好的未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