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王粉菊 吴亚玲 白艳 李萍 余丽超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医院收入诊疗的15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跌倒、压疮、感染、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舒适度、功能恢复、出院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可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舒适度、功能恢复、健康教育等的护理满意度,并有减少医疗事故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趋势。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人性化护理

引言

骨科患者需要长时间在医院接受治疗,骨科护理对于护士专业化水平要求较高,由于患者身体受到的创伤较大,在治理过程中,出现感染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实际处理环节,应当加强护理风险的防控,借助必要的护理举措,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防范各类护理风险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风险应对,实现风险的针对性处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医院收入诊疗的15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25~63岁,平均43.17±11.83岁。观察组男44例,女31例;年龄22~61岁,平均42.85±11.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纳入标准:①病患均确诊为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髌骨骨折、踝部骨折等;②骨折移位程度和严重程度均为轻度或者中度;③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④临床病历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重度骨折、严重的合并症或其他疾病,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②已经接受其他手术干预;③严重的认知或心理障碍,如智力障碍、重度抑郁症等;④不能遵守研究要求,包括重要信息缺失、不能进行必要的随访、不能配合研究方案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以此为基础对研究组患者增加安全隐患分析和人性化护理。安全隐患包括:①一些护理人员只把完成护理任务作为唯一的工作,对患者及家属缺乏耐心,不能在细节上做到有效的护理,擅自减少护理程序;②大多数护理人员因为繁忙的工作而忽视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导致其只能看到患者表面情况,可能进行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耐心的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或者只是简单的作答,对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并不主动讲解,也是导致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③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保护不重视,在运转骨折患者时不注意更换体位,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二次受伤。对包扎或冰敷的患者药物更换不及时,交接班过程中只是对患者做简单的介绍。人性化护理:①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患者及家属加强交流。制定规范的护理流程,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问题耐心回答,交接班时详细讲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骨科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护理人员应该通过与其耐心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列举成功治愈的案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乐观面对疾病,并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保证其饮食更加科学规范。护理人员应该对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详细的讲解患者的病情、康复方案、疾病保健须知和行为需求等内容,使患者自身对疾病引起重视。叮嘱患者忌辛辣食物,病情稳定后再指导进行相关活动。指导患者家属应适当多陪伴和鼓励患者,也可使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③手术后对患者的身体指标严格监控,并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患者的不良反应,积极治疗;④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应该科学的划分病房区域的功能,为避免出现意外或烫伤事件,应把暖水瓶和电气远离患者,并限制电气功率,避免火灾隐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适宜的病房,并在走廊和卫生间安装防滑装置。

1.3观察指标

(1)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跌倒、压疮、感染、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满意度评分:使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满意度,量表涉及护理质量、患者舒适度、功能恢复、出院健康教育4个维度,各项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件(跌倒、压疮、感染、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护理质量、患者舒适度、功能恢复、出院健康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护理难度大,意外情况多,具有较高的护理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因此护理依从性较差。另外,患者免疫力较低等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安全隐患更高。本次研究查阅了与骨科安全隐患护理工作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护理经验,从而指导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安全隐患护理应重视预防,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骨科患者容易出现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疼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预防安全隐患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预后。作为骨科护士一定要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做好护理风险预防方案,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在护患关系敏感的当下,护士一定要做好患者的护理服务工作,在风险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做好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外,要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只有切实掌握患者的具体资料才能够实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且提高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骨科临床护理中经常出现安全隐患事件,所以应该通过对其原因合理的分析和归纳,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减少其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谢海莲,齐志敏,卢美仪,等.分层管理模式在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7):12-13.

[2]宋红伟.多发骨关节损伤合并骨盆骨折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1):81-82.

[3]雷云.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研究[J].健康必读,2020(31):170.

[4]李树萍,王华.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2):116-117.

[5]李金华.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6):158-159.

[6]张丹,王朵,桂萍.全程量化护理对骨科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0):167-170.

[7] 田京灵.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全科护理,2020,18(13):1632-1635.

[8] 王香玲,史冬翠.院前急救的安全隐患与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4):396.

[9] 王丽平.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2):206-207.

[10] 张丽,徐书艳.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防范对策[J].医药界,2020(8):1-2.

[11] 武莎.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8):41-42.

[12] 李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6):88,97.

[13] 达卓玛.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于骨科护理管理的综合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9):50,54.

[14] 李树萍,王华.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2):116-117.

[15] 骆喆.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7):240-241.

[16] 滕云.人性化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1):73-75.

[17] 王艳琴,张秀.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骨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23):191-192.